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保健 >正文

「深中名医」骨伤科专家彭力平:继承传统 锐意进取

2020-08-26 13:03    

彭力平,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1982-2000年工作于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2001-2010年工作于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骨伤科,2011年至今工作于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

中西结合 造福人类

中西医结合作为一种新的医学体系,最具活力和潜力。中西医结合的目的是中西医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提高疗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然而骨伤科的中西医结合还处于“凑合”阶段,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互相认识、互相尊重。在此基础上,中西医加强沟通和协作,互相借鉴,才能达到“配合”的阶段。当然,我们期望的“结合”,是一个取长补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相融的境地,是能够产生叠加效应的技术体系,是任重而道远的事业。为了总结和规范、推广骨伤科中西医结合的成果,彭力平主编出版了《现代中西医结合实用骨伤科手册》,已经两次再版,发行数万册。

骨科医师除了手术,还应该了解更多的非手术治疗知识,掌握更多的技术。即使是手术治疗,在围手术期也需要非手术方法的协调配合,才能提升疗效。为了阐发骨内科的理论与经验,彭力平与全国著名的骨内科专家孙材江教授一起,主编了国内第一部《实用骨内科学》,全书60万字,已经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继承传统 锐意进取

当前骨伤科学术领域的隐患是创新不够、特色不保、手段落后。应在继承骨伤科传统精髓的前提下,不断进取创新。在治疗膝痹病方面,彭力平主任从古今用药频率最高的牛膝入手,紧扣该病的病理关键--软骨的修复,提出牛膝强筋壮骨应能修复关节软骨的假设,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进行疗效(包括与西药的比较)、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再投入临床治疗,先局部透药,再组建复方(六味骨痹丸)口服,争取增效;在治疗胸腰椎骨折方面,从经典的垫疗法入手,进行垫枕弧度的形态研究,继而研制器械,用于临床治疗,随后进行快速与缓慢复位的比较,使古老的垫枕疗法得到了升华。注意总结新疗法,主编出版了《骨伤科疾病中医特色疗法》(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经验丰富 研发院内制剂为民造福

每周查房3次,门诊2次,参加疑难病例讨论,参加全院、院外会诊,参加疑难手术。诊疗病种主要是创伤、关节病损、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效果满意。年门诊量近五千人次,年治疗量近一千人次。对复杂骨折采用手法为主、手术为辅的治疗疗效良好。

彭力平主任开发的院内制剂“消瘀散”在本院和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用于软组织挫伤等患者封包治疗年约6万人次。院内制剂“牛膝醇提液”在新西兰第十三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发言,透药治疗骨关节炎等,年约1万人次,为广大患者造福。

注重专科建设 长期到社康为居民服务

作为学科带头人,彭力平注重专科建设,骨伤科已经是“省中医重点专科”、“市中医特色专科”,正申报国家重点专科。认真制定科室各期规划并监督执行。近5年来,科室增加了9名年轻医师(博士4人,硕士5人),医师总人数达到31名,其中正高11人,副高9人,组建了结构合理的梯队。

彭力平开发的知识创新项目5个。科室研发的院内制剂有5个,非手术疗法十余项,病房、门诊都有中医综合治疗室,其中门诊每天治疗约500人次。正在开展外敷用药的剂型改革,巴布剂等新剂型将全部取代封包治疗。

近5年各级师承带徒4人,招收研究生6人(毕业6人),开展了本科专业课教学。担任了国家、省、市各级的多个学会重要职务。

彭力平经常到国外访学,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言,每年到市内各医院进行专科评审、指导,还到广西、贵州及省内边远地区对口医院技术支援。经常通过报刊、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健康宣传,还长期到社康为居民服务(坐诊、讲座等),努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和能力。

运营人员: 魏宇波 MX00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