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千古之谜:“木牛流马”为何物?

2020-09-03 10:54    

向为史家乐道的木牛流马究竟是何模样?如果有谁想按图索骥,只照《三国演义》所列制造木牛流马法去复制,这同想制作永动机一样是徒劳的。《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描写孔明制作的木牛流马,“宛然如活者一般;上山下岭,各尽其便”。而且将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再扭过来,便又长驱大行,真是奇妙得很。

木牛流马是存在的实物,并非小说家杜撰,最早记载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及《后主传》等书:“(建兴)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如以木牛运。”“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十二年春,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但是,由于古代没有留下任何实物与图形,后人无法复制,不知其中机窍到底如何,加上《三国演义》的润色,更使它添上了神秘的色彩。多少年来,人们对木牛流马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有以下5 种说法:一、木牛流马是普通独轮推车。

《宋史》、《后山丛谭》和《稗史类编》都说:木制独轮小车,汉代称为鹿车,经诸葛亮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到了北宋,在沈括《梦溪笔谈》中开始出现了“独轮车”的名称。近人机械工程家刘仙洲也持此见。四川渠县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及同县燕家村东汉沈府君阙背面的独轮小车都再现“木牛流马”的模样。这种小车的形态和构造,因地制宜,略有不同,故各地所称“手推车”、“二把手”,“鸡公车”等,都是指这种独轮小车。

二、木牛流马是四轮车、独轮车。

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说:“(诸葛亮始造)木午,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民间谓之江州车子。”这在《诸葛亮集》、《资治通鉴》里也有些根据,范文澜明确提出这个观点。其确凿佐证是成都羊子山二号汉墓出土的“骈车”画像砖,其右下角有人推独轮小车的形象。“木牛流马”的称呼来历,因为独轮车不用牛马,一个人能推走,为不吃草的牛(木牛)、能流转的马(流马),这正如今人把拖拉机叫做“铁牛”、摩托车叫“电驴子”一样。但这两种解释也有欠妥之处:独轮车、四轮车机械原理十分简单,何劳“长于巧思”的诸葛亮亲自制作?而且独轮车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诸葛亮沿用了这种独轮车,还值得史书上大书一笔吗?

三、木牛流马是奇异的自动机械。

此说以《南齐书。祖冲之传》、《太平御览》、《辞源》等为代表,其主要内容是:三国时代,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己屡见不鲜。东汉时毕岚作翻车是利用齿轮转动来汲水的一种装备。三国时韩暨又制造水排,利用水力驱动水轮来灌水。魏国有个马钧,他重造出指南车,又能用水力发动,使木人击鼓吹萧,跳丸掷剑,春磨斗鸡,变巧百端。而诸葛亮只能制造独轮车,不是相形见绌吗?《南史。祖冲之传》:“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可知祖冲之是亲眼见过木牛流马的,又因木牛流马的启发,他便创造一种机械运行的工具,比木牛流马更胜一筹。

由此可知,木牛流马一定是利用齿轮原理来制作,否则祖冲之不会有兴趣拿它来作参考和对比。可惜的是此论缺乏确凿的论据和实形。

四、不明确指什么东西。

《三国志》、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和《辞海》只笼统地说“三国时诸葛亮所创制的运输器具”。

五、是一种具有特殊外形及特殊性能的独轮车。

近人陈从周、陆敬严查检文献根据,勘察川北广元一带现存古栈道的遗迹、宽度、坡度及承重等数据,提出新观点:木牛有前辕,引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还有人在后面推。有车轮架,车身长4 尺,宽近3 尺。流马不是四轮车,与木牛大致相同,但没有前辕,进行时不用人拉,仅靠推,车身狭长,车形似马。陈、陆的观点较为接近事实,但总觉有点欠缺。看来木牛流马究竟为何物结论为时尚早。有兴趣的人们,特别是研究中国文化史的专家、学者和四川的同志,不妨试一试,再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来。

[相关阅读]

根据史书记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确实制造过神奇的木牛流马。在那个科技欠发达时代能造出如此先进的交通工具,确实是个奇迹。

陈寿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记载:“(建兴)九年(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三国演义》则对木牛流马叙述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其第一百二十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中,描写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十分神奇的新的运输工具,名之为“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运输问题。这种工具比现在的还先进,不耗用能源,不会造成能源危机;不污染环境,非常之绿色环保。

木牛流马最远可追溯到春秋末期。据王充在《论衡》中记载:鲁国木匠名师鲁班就为其老母巧工制作过一台木车马,且“机关具备,一驱不还” 。或许诸葛亮就是受了鲁班的启发,才制出了木牛流马来。

那么,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样的机械呢?《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尽管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并且下文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下来,后人难以复制。

三国归晋之后,陈寿将诸葛亮的文章、兵书、奏折编辑成《诸葛亮集》,又称《诸葛氏集》。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多次引用《诸葛亮集》。所以,《诸葛亮集》中的这一段文字,应该是可靠的。

多年来,对木牛流马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刘照兴综合分析认为,以下三种说法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一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是普通独轮推车。

《宋史》和明代王圻所著的《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进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的称呼。

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卷七七五所引的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是最早记载“鹿车”的典籍。其曰:“鹿车,窄小裁容一鹿也。” 陆游的诗《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中也提到了“鹿车”:“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这种说法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在鹿车的基础上改进的,和后来的独轮车没有太大的差别。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四川的渠县出土有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还有燕家村东汉沈府君阙背面的独轮小车,大致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这两种独轮车都很独特,其车形似牛似马,具有独特的运输功能。木牛有前辕,引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而流马没有前辕,行进时不用拉,仅靠人推。

有论者认为,三国时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马作战。运粮运草主要靠人力,这样,普通独轮推车“木牛流马”便应运而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于“木牛流马”称呼,是因为独轮车不用牛马,一个人就能推着走,为不吃草的牛(木牛)、能流转的马(流马),这与今天称拖拉机为“铁牛”、摩托车为“电驴子”的道理一样,是一种比较形象的叫法。

大多数研究者、考古者都认为,所谓木牛流马并不是什么造物奇观,而是传说的神化和记载者的夸张与误会,其实就是普通独轮推车而已。

第二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是奇异的自动机械。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当地的老人曾这样描绘过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装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南齐书》、《太平御览》,还有现在的《词源》认为,三国之时,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已屡见不鲜,包括东汉毕岚所做的翻车,三国韩暨所做的水排,魏国马钧所做的指南车。

《南齐书·祖冲之传》记载说:祖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意思指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推论,三国时期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属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很有可能是令祖冲之感兴趣的、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否则祖冲之是不会有兴趣拿它来作参考和对比的。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祖冲之同样也未留下关于这个“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的只字片图。

第三种说法认为木牛流马是四轮车和独轮车。

宋代典籍《事物纪原》卷八认为:“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事物纪原》是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书,专记事物原始之属。凡10卷,共记1765事。此书“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飞走之类,无不考其所自来”,作者的考证功夫很深,所持之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而《中国通史简编》的作者、现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虽然它们的尺寸与古代的木牛流马不相同,但工作原理差不多:木牛的载重量比较大,行进缓慢,比较适宜在平缓的道路上运行;流马则是专门用于山区运输的工具。

上述几种观点,不一而足,究竟哪一种说法最符合木牛流马的原貌,仍待后人去深入研究。“木牛流马”如果真的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在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如果神奇的“木牛流马”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那么对我们目前的现代科学肯定是个挑战。历史上有无数个谜团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期待有一天能彻底搞清楚这个问题。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