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饮食 >正文

老年人应防疾病找上门

2020-09-03 12:59    

关注

今日立冬,天气会越来越冷。随着气温的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变缓,加上运动减少,抵抗疾病的能力也会降低。尤其是老年人,容易诱发各种疾病。专家提醒,季节更换,天气变冷,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预防疾病找上门。

气温下降

病毒更易传播

有人认为,天冷、下雪会把空气中的病菌冻死,这样不就不容易生病了。对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孙秀娜说,研究发现,流感病毒在绝对湿度低的条件下,最易存活和传播,冷空气并不会直接冻死病毒。冬季空气湿度低,如在流感高发的一二月份,病毒存活时间会更长,能有效传播。此外,当气温下降时,呼吸道黏膜会受到刺激,防御能力会下降,反而更容易给病毒可乘之机,引发上呼吸道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而冷空气的侵入,也容易使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等。所以,一些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在这时病情反复甚至加重。孙秀娜提醒,气温下降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但要避免忽冷忽热,体质弱的人最好减少出门。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多喝白开水,保持呼吸道处于湿润状态。要少吸烟少喝酒,保证作息规律。原本就患有哮喘、慢阻肺的老年人,即使病情有所好转,也不要在这时随便减药,可以等到气候比较温和时再减量。

天冷血管更“脆弱”

调查显示,每年换季、气温变化时,医院里脑出血、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明显增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重症科副主任孙晓培说,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当外界寒冷时,会刺激血管壁收缩,使血液流通减缓,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脑出血、脑梗塞发病的风险。而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天气变冷后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因此,专家建议,天冷一定要及时添加衣服,尤其是中老年人,尽量避免长时间的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用药,保持血压平稳,同时要多喝水,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消化道遇冷会引发出血

“一到冬天,慢性胃病、慢性胃肠炎复发的患者就多了起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段志军解释,当胃部受到寒冷刺激时,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失调,导致胃酸增多,同时也容易造成胃肠道黏膜收缩,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营养功能下降,使黏膜的防御功能减退,这些都容易导致溃疡病的形成与复发,甚至引发消化性溃疡出血等消化道出血问题。此外,冬天人们的活动减少,使胃肠蠕动力减慢,再加上喝水也较少,肠道里的水分不足,就会导致便秘者增多。还有人会出现腹胀、打嗝、反酸等上消化道动力异常等症状。段志军提醒,慢性胃肠疾病的老病号要格外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加衣物,防止腹部受凉。同时要坚持服药,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戒酒戒烟。必要的话可以适当采取预防性治疗,比如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颈肩腰腿痛老毛病又要犯

天气越来越冷,很多常年累积的颈肩腰腿痛患者老毛病又犯了。据专家介绍,颈肩腰腿痛患者一般天气暖和时都没什么大碍,可天气变冷,人体的血管突然收缩,血液流通不便,代谢水平差,就会加重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对此专家提醒,要去正规医院的疼痛科或康复科就诊,有病就医不要强忍着,天气变化注意保暖,注意劳动强度适度和劳动保护。避免损伤,减轻身体负荷,应根据自身的年龄、体质、工作特点,合理安排运动。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千万别带病锻炼,由于颈肩腰腿痛很多是退行性病变,因此应以治疗和休养为主,尤其是及时治疗是康复关键。

同时,专家提醒,季节更换、天气变冷,老年人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尽量避免到喧闹、嘈杂、室温过高的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合理膳食,多饮水、低盐饮食,荤素搭配。适当体育锻炼,根据身体状况坚持一定的户外活动及室内运动,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运动量适中。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控制危险因素,尤其控制烟酒、油腻食品。坚持按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服降血脂、降血压、降糖等药物。注意防寒保暖和通风。室温在18℃~20℃,不宜过高,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定时开窗通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