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宋代蹴鞠规矩多 拜师要敬二郎神

2020-09-03 14:53    

在商业发达的北宋,各种行会都已出现,蹴鞠也不例外,民间已经有了组织叫做圆社,也叫齐云社,相当于足球俱乐部,并有了一套完备的人才培养、选拔、比赛机制。高俅这些高手,少不了是经过圆社“青训”的。

圆社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人头,《蹴鞠谱》中就经常宣传“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万种风流事,圆社总为先”。圆社不仅是蹴鞠艺人的组织,普通爱好者也可以加入,因此人气很旺,当时把孩子往圆社送的家长很多,《蹴鞠谱》里的《蹴鞠须知》,开篇就说,“凡子弟蹴鞠,乃是人中高贵,闹里夺尊”,这是当时公认最高雅的课外学习班了。

圆社的第二个任务是组织竞赛,评定蹴鞠艺人的技术等级。对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来说,通过圆社的评级考试取得“校尉”称号,是扬名立万的必由之路。圆社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定级大赛,叫做“山岳正赛”,赛前会提前发通知,先交报名费,叫做“香金”,比赛采用二人白打对踢,对阵名单提前一天由圆社负责人定好,不能更改。比赛局数要先商量好,三局、五局、十局都可以,分出输赢后,“赢者得名旗下山,输者无旗下山”,名旗相当于证书。

圆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宣传蹴鞠的价值,保护艺人的利益。当时,皇帝就是蹴鞠最好的形象代言人,所以圆社人创作的不少广告诗词都把皇帝拉出来抬身价,“宋祖昔日皆曾习,占断风流第一家”,“风流富贵真难比,曾遇宣呼到御前”;此外,蹴鞠能健身消食,培养社交礼仪,“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礼仪加”,也是宣传重点。

因为圆社的存在,宋代蹴鞠有很多规矩,其中,无论是拜师、评级比赛还是欢迎外籍球员,都得先拜祖师爷。拜的谁呢?清源妙道真君,俗称二郎神。

清源妙道真君最初出现于北宋,宋真宗赵恒封赤城王赵昱为清源妙道真君。而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清源妙道真君是杨戬。但无论赵昱还是杨戬,古代都没有他们会踢球的文字记录,所以有研究者推测,可能是二郎神的千变万化跟踢球神技有一比,所以将其推作祖师爷。

清源妙道真君的第三种说法,是“西川灌口神”,本是指修建都江堰的蜀守李冰,后来衍化为李冰的次子,俗称灌口二郎。文献记载,后来五代十国前蜀后主王衍“雅好蹴鞠”,技术高超,常常把自己打扮成灌口神的模样,还创作《甘州曲》自比神仙。后世认为,二郎神演变为蹴鞠神,可能跟王衍有一定关系。

除了尊奉祖师爷,圆社对拜师也很重视。如果一个人没请过老师,不懂得场上规矩,背地里会被骂作“野圆”、“鬼圆”或“无爹鬼”,也没有资格参加山岳正赛,不入主流。想跟老师学球,要“备酒礼,办筵席礼物,赠与师父”,礼物可以是衣服、鞋袜,也可以直接给银钞。在当时,加入圆社学球是很费钱的事,“圆社中要无你钱我钱”,大大方方,“做子弟非财不行”。

圆社对球场礼仪的规定也细致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踢完球散场,子弟一定要请师辈饮酒。在场上踢球要谦让,如果看到旁边有观众,应该拿起球请他下场同玩。一帮人相约踢球,要同来同散,不许先走,“火发不救”,家里失火了都不行。当然这有点夸张,真要走,拿出些钱来送给场上的老人,给众人打声招呼“诸位自在慢踢”,也能走。

因为当时蹴鞠表演常有音乐伴奏,圆社还有一个有趣的规定,如果场边有良家女子观看,伴唱的人就得注意歌词,不能太粗俗,用今天的话讲不能有黄段子,场上人员也不能把球踢向观众故意调戏,惹是生非。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