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肯尼迪遇刺秘档解疑: CIA究竟隐藏了什么?

2020-09-08 15:25    

1963 年 11 月 22 日12:30'30",一个美国记忆中难以抹消的悲剧性时刻,迪利广场枪声响起,约翰·肯尼迪当场身亡。子弹贯穿的不止是总统的身体,也在美国公众内心留下一个伤口,至今仍未愈合。对许多人而言,肯尼迪遇刺甚至是他们人生中所经历的最灰暗的公共事件。恰如小说家斯蒂芬·金所言,这起事件是“我们那代人的911”。

时隔多年,案件总算有了些许眉目。就在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公开人们期待已久的 2800 多份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有关的文件,但他在CIA和FBI以国家安全为名的游说下,推迟解密了这批文件中的一部分,进行180天的额外审查。

特朗普命令相关政府官员们,在明年 3 月 12 日之前回报是否要求继续保留这些文件中的信息,并在 4 月 26 日之前确定一个发布所有文件的新日期,除非有令人信服的继续保密的理由。

随后美国国家档案局于11月3日公开了第3波前总统肯尼迪遇刺案文件约676份,其中包括553份是CIA的机密记录。

这些文件是根据1992年通过的《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档案收集法案》,由国家档案馆在线发布,它代表了一座金矿,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历史学家和阴谋论者一直在寻觅蛛丝马迹,迫切地想要了解那天达拉斯的埃尔姆大街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批文件标志着档案发布进入尾声。但历史学家警告说,即使是最后一批文件也不能令怀疑者满意。星期四公布的文件可能需要数周、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彻底看完。

研究人士声称,99%的档案已经公开,余下的1%也仅仅是最不重要的1%,档案不太可能含有爆炸性新证据,以平息林林总总的阴谋论,其重要性在于更清楚地展示调查过程的方方面面。

不过近期释出的这三千多份档案还是披露了不少值得关注的细节,关于奥斯瓦尔德的墨西哥之行和他的复杂身份、英国报社接到的神秘电话以及FBI与CIA多年来试图掩盖的重要机密……这些信息拼凑出一副更为完整的图像, 帮助我们接近事实本身。

10月26日公布的档案

刺杀行动有人事先泄漏?

解密档案显示,有多人声称事先就听到肯尼迪将要遇刺的风声,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例如肯尼迪遇刺一周多以前,罗伯特 C. 罗尔斯在新奥尔良的酒吧的里听见有人赌100美金,肯尼迪活不过三个礼拜。而在11月23日,华盛顿州的亨利·古尔利给警方打电话,报告他三周前在旅馆里听见三个人说,如果肯尼迪去达拉斯的话,那他就不会活着离开。这其中一人就是官方认定的真凶奥斯瓦尔德,他们正前往古巴。

新解密档案中还包括联邦调查局调查员罗伯特·吉姆伯林提交给局长的调查备忘录,主要内容是对神秘的“西德预言家”的调查。

备忘录称,达拉斯地区法官于1964年3月18日收到一封神秘的明信片。明信片中,一名落款为“阿尔弗莱德·希勒”的人声称“尽管我没有提前说出来,但我曾预见到对你兄弟(指肯尼迪)的暗杀,我也清楚地知道达拉斯刺杀事件的准确背景”。调查发现,希勒是西德人,实际上有严重的心理和精神疾病,喜欢给别人写一些“不相干的信件”。西德警方的最终结论是,希勒关于肯尼迪刺杀案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另一份文件则真的让人怀疑是否确实有人提前知晓刺杀行动的内容。当年的联邦调查局副局长安格尔顿在写给局长胡佛的一份备忘录中称,美方曾接到过英国军情五处的报告,称位于英格兰剑桥郡的地方媒体《剑桥晚报》曾于1963年11月22日接到匿名电话。对方称应关注位于伦敦的美国大使馆,会有“大事情”发生。英情报部门测算,电话应该是在肯尼迪被刺杀之前25分钟打来的。

不过,目前没有任何确凿、公开的证据显示这通电话确实存在,当时负责接电话的记者姓名也没有留下记录,为何那位匿名人士会打电话给一家英国地方媒体的原因更是不得而知。

“(电话打来时)在办公室值班的报社工作人员应该都知道这件事,但我们的档案中没有任何(与此有关的)记录,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接了电话。”目前供职于《剑桥晚报》的安娜·萨瓦表示。

谁杀死了肯尼迪?

李·哈维·奥斯瓦尔德

1. 奥斯瓦尔德的墨西哥之行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批档案,在暗杀行动之前一个多月,1963年9月28日,奥斯瓦尔德(他被认为是一名极左分子,亲近苏联和古巴)曾出现在苏联驻墨西哥大使馆,要求领事科斯季科夫(一名克格勃官员)帮助他取得访问古巴和苏联所需的签证。10月1日,奥斯瓦尔德打电话给苏联大使馆的警卫,询问办理进度,他蹩脚的俄语被负责监听电话的CIA探员识别了出来,并做了录音。10月18日,古巴使馆在苏方的建议下批准了奥斯瓦尔德的签证申请,但他并未立即成行,而是掉头返回了常住地达拉斯。11月11日,奥斯瓦尔德最后一次致函科斯季科夫宣称,待不久后他抵达哈瓦那之后,将与苏联外交人员作进一步交谈。

解密的文件中写道:“这很不寻常,一个克格勃探员在执行这样敏感的行动时,却与苏联大使馆有这么明显的联络”,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可能是因为个人的粗心大意”。

这不免令人联想到,肯尼迪研究员埃多斯在1981年的猜测:打匿名电话者很可能是英国籍苏联特工奥斯本,而枪击肯尼迪的其实是另一名苏联特工,他以奥斯瓦尔德的名义参与了刺杀肯尼迪,并且在得手后便被杰克·鲁比灭口,而真正的奥斯瓦尔德则一直都躲藏在俄罗斯。

林登·约翰逊

2. 约翰逊难脱其嫌?

一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指认在肯尼迪遇刺后接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可能曾经是秘密组织3K党成员。

这份文件指,一个持有白人至上理念的团体"记录了约翰逊总统在得克萨斯正式担任3K党成员的证据,这发生在约翰逊从政早期"。

但文件中没有提供任何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份标注为“绝密”文件则提到,中情局线人发现苏联高层在得知刺杀案后又惊又怕,认为失去领袖可能导致美国“一些不负责任的将军向苏联发射导弹”。此外,苏联高层也认为这是一起有组织的犯罪,目的可能是“政变”,矛头直指接替了肯尼迪职责的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出于担忧,苏联随即宣布进入“国家警戒”状态。

3. 不清白的中央情报局

档案还揭露了在1975年总统委员会上前CIA负责人理查德·赫尔姆斯的一份证言。在讨论过越南问题后,委员会律师大卫·柏林将视线转向了CIA是否参与了肯尼迪刺杀。

“现在,我最后的调查内容关系到对CIA的指控,他们可能以某种密谋方式参与到了对肯尼迪总统的刺杀当中。在沃伦委员会期间,你曾任计划的副主任,这是否正确?” 柏林发问。

在赫尔姆斯做出肯定回答后,柏林继续说:“是否有任何与暗杀肯尼迪总统相关的信息以任何方式表明,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某种意义上是CIA的特工……”

至此,档案突然中断。

文件还解密了哪些内容?

埃德加·胡佛

1.失职的FBI

备忘录显示,早在奥斯瓦尔德刺杀肯尼迪前,联邦调查局就根据“来自古巴的信源”盯上了他。但令人惊讶的是,从1963年8月开始,联邦调查局的备忘录就显示他们追丢了奥斯瓦尔德,直到10月也没有结果。

另外,胡佛备忘录记录下了一个对奥斯瓦尔德的恐吓。胡佛说:“昨晚,我们达拉斯办公室接到了一通电话,是一个男人打来的,他用冷静的声音说他是组织刺杀奥斯瓦尔德的一员。”文件显示,联邦调查局事先通知了达拉斯警方有人已对枪手奥斯瓦尔德发出死亡威胁,但达拉斯警方未能保护好他。在奥斯瓦尔德死后,胡佛表示:“我们在医院安排了一名探员希望可以听到他死前的忏悔,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即便如此,奥斯瓦尔德仍然在押送途中蹊跷地被枪杀。“你可以认为这是联邦调查局的失职,”《华盛顿邮报》就此评论称。

菲德尔·卡斯特罗

2.CIA曾密谋暗杀他国领导人

根据一份盖有“绝密”字眼的1975年报告披露,中情局曾计划暗杀印尼首任总统苏加诺、刚果首任总理卢蒙巴等他国领袖。其中,中情局暗杀苏加诺的谋划已进行到“确认了某种可以用来执行目标的物件”,但暗杀计划“从未完善到具备可行性”。报告也称,在刚果总理卢蒙巴遇害身亡前,“有证据显示一些中情局特工和职员讨论过一个暗杀卢蒙巴的计划。”

同一文件也指出,中情局多次试图暗杀前古巴领袖卡斯特罗,其中“第二阶段”的计划就包括了下毒和枪击。已解密的1964年FBI备忘录也描述了一次会议,古巴流亡者甚至试图为古巴国父菲德尔·卡斯特罗,其弟劳尔·卡斯特罗,以及切·格瓦拉三个人的脑袋标价。备忘录中写道:“感觉花15万美元赏金外加5000美元费用来要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命有点太高了。”随后一次会议,他们设定了更适中的金额:10万美元悬赏菲德尔,2万美元悬赏劳尔,2万美元悬赏切·格瓦拉。

许多档案的重点围绕着反卡斯特罗的活动,FBI也曾试图劝阻或者扼杀这些计划。一份1959年的档案预言了一个反抗卡斯特罗,但从未发生过的暴动:“古巴的环境日益恶劣,一场反革命将从古巴内部爆发,而无需来自外界的武装入侵……强大的利益集团,如银行家,糖业机构等,都极为恼怒。”

3. 马丁·路德·金的私人秘史

据CNN报道,3日公布的肯尼迪刺杀案的文件有676份,而其中还包括了20份有关马丁·路德·金被刺死亡的文件。 肯尼迪和金的被刺案中,仍有很多谜团待解。被指刺杀肯尼迪的嫌犯奥斯瓦尔德文件中,美国秘密警察试图让金的行动与共产主义者联系起来以便于定罪的内容被详细记录。另外,金领导的“南部基督教信徒会议”组织,存在资金来历不正当的问题也得到反映。再有,金被广泛流传的好色及生活作风混乱等问题,也有所记述,不过,这些内容被标注为属于推测。

另外, FBI还在文件中分析称,196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是否应该授予金,是个值得推敲的问题。 有关金的这些文件完成于1968年3月12日,即金被刺身亡后不久,由时任FBI局长胡佛督导进行。他要求FBI工作人员时刻监视金的行动。不过,这个历史并非机密,胡佛本人早在1960年代末就承认了实施过监视和跟踪。 当然,胡佛承认这些举动后,遭到民众强烈质疑,终于迫使美国政府进行了相关改革,缩小了FBI的行政权力。 目前,这些文件由美国国立图书馆人员组成的特别小组进行审核,按照部分公开和全部公开进行了分类,特朗普则要求全部公开。 分析人士指出,金的被害事件相关资料,放入肯尼迪档案的经过至今不明,而且被指定为机密的理由也令人难以理解,这些仍然属于认识空白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厘清。

今天,谁还在乎真相?

2013年一项调查显示:至今仍有约六成美国人认为这场刺杀是有人在背后阴谋策划的,并且刺杀并不是奥斯瓦尔德的孤立行动,而是涉及多个政府组织,并获得多位政府高层天衣无缝的“配合”。

时至今日,美国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出版物累计已经超过了4万种,却没有任何一种能取信于大多数人。当对于这起谜案没完没了的炒作成为生财之道后,任何新信息的加入,都不过是给这锅浓汤添进了新佐料。政治家们借此相互攻讦,指责对方与肯尼迪之死有染,以谋求更高的个人地位和权力;商人关心的则是自己能从这段悬疑重重的历史中榨取出多少价值——它早已成为各类电影、书籍、纪录片的绝佳噱头;这已经是一门千万美元级的生意了。

我们如今身处在一个后真相时代,这似乎使得肯尼迪案的真相愈加复杂难解:人们更容易被自身的情绪和偏见影响,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版本的“事实”,真相几何却无人问津,而伴随着阴谋论的不绝如缕,消解是共识和真相本身的重要性。从这层意义上说,也许肯尼迪遇刺案真相大白的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原标题:秘档陆续释出 肯尼迪遇刺案柳暗花明?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