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工作再忙,绝不敷衍每一顿饭

2020-09-15 11:03    

借用一句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如何对待一日三餐,才真正看得出一个人过生活的力道。

可“吃”是多小的一件事啊,单从吃什么来定义某个人,是否片面了些呢?可你想,那些所谓能令人变得幸福的事情,金榜题名、升职加薪、婚姻幸福、儿孙满堂,等等等等,你看,哪一件,都不仅仅是靠自己就可全部实现的,都需要外在的机遇、他人的协助。看上去,倒只有做饭这件事,从挑选食材,洗菜切菜,烹饪摆盘,每一步,完完全全都可由自己决定。心情好,就格外美味,心情差,口感就略逊一筹,而这一切,决定权都在你自己。

记得台湾杂志《小日子》上刊登过一篇叶怡兰的文章《工作再忙,绝不敷衍当日的每一顿饭》,她说:食物,是每日生活里,最是轻易垂首能及、能得到的“小确幸”—小小而确定的幸福。稍微用点心,味蕾上得着些许甘美,常能换得数小时甚至一整天的愉悦,更能精力神气满满面对接下来的种种挑战。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此努力,为的不就是吃好过好活好,如此,何不从眼前这一顿开始?

没错,日常生活忙碌不堪,哪有时间、精力日日给自己做饭?路边的小食店、叫不完的外卖、丰富的方便食品,日渐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可他们真的是唯一选项吗?在叶怡兰那篇文章里,她提到很多自己做饭的方便法门:隔夜存放还能更好吃的炖菜或是咖喱,可以一次多做些,分装冷冻起来;趁闲暇熬一整锅高汤,分装后急冻,一次拿一袋出来煮蔬菜吃;米饭也一次多做些,分开冷冻,微波解冻后随意配些材料就能做成盖饭、泡饭、炒饭。

这些,很难吗?做不做饭,怎么吃,表面看是人对食物的态度,但我可以说怎么吃,就是怎么对待自己吗?

叶怡兰说到的咖喱我常做,真是方便的首选,冰箱里剩余的蔬菜,用咖喱煮好下米饭,热乎乎的,吃起来好幸福;前一天煮的汤,第二天早上用来煮剩下的米饭,或者下一碗面条,都是不错的早餐选择;另外,我还喜欢在冰箱里准备一包味噌酱,加各种食材煮一锅味噌汤,再炒个鸡蛋,也是能轻松拿下的早晚餐好提案。

晚上回到家,你也可以选择:炒个简单的香菇饭;用不多的食材混搭来个蛋包饭;随手掰些青菜只放油盐清炒,再配一碗米饭;准备一大锅卤水用小火烹制肉类,分类放冰箱,可以一连吃上好几天……皆是不需要太多时间便可获得饱腹感的方式。有空的时候,不妨都试一试。

前一段时间,家人因患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我在不大的病房守床四天,不免注意到这空间里的其他病人:18岁的高三学生,因为胃出血入院;20岁的年轻小伙十二指肠出血导致呕血入院。究其原因,大多是吃饭不规律、晚餐进食过多导致。吃饭这件不过尔尔的小事,也能酿成大事。

话说回来,你吃什么,怎么吃,终究定义不了你的全部人生。而生活,除却生死,又有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呢,不都是一件件小事的选择,累积起此时此刻的自己吗?

所以你是谁呢?是烹饪不止、大快朵颐的“好吃狗”,还是忙碌不堪、分秒必争的工作狂?当然,你还可选择自己是谁。是爱上自己、因小见大的生活者,或是脚步不止、活在别处的追梦人?有人对待一顿饭即可全心全意,更别提其他,有的人永远只看到某一件事,因此丢掉更大的美好,这件事,无对无错,只在选择。

文章 摘自《每个女孩都是生活家》

标签:敷衍 绝不 工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