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80多岁老院士的4条防癌建议,条条都是精髓!

2020-09-15 12:34    

近几年来,“癌症”这个词,已经从少人听闻,发展到“谈癌色变”的地步,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自己会患上癌症。其实,我国肿瘤内科学创始人之一,国际著名临床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先生早就对癌症的预防,提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建议。小圈圈就整理归纳了一下,看看大家能做到几条。

(图文无关)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病因。

很多的癌症都是不良习惯所诱发的,例如大家都知道的吸烟可能会导致肺癌,吃太烫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道癌。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病因往往是防癌最主要的一条,这包括避免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中,不吸烟不酗酒,清淡饮食多吃蔬果等。在这个方面,孙燕院士曾经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要吸烟和酗酒。2、定期进行系统的身体检查

孙燕院士曾在不同的采访中都表示,要对身体像汽车一样进行定期的检查。其实,我们都清楚癌症在早期的治愈率都是很高的,越早发现越好。孙燕院士提出的这条建议就是希望我们能每年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者早期癌症。

当然,小圈圈也清楚越是详细的身体检查,费用就越贵,这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承担的,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例如常吸烟的人可以进行肺癌筛查,41至45岁的女性可以进行乳腺癌筛查等等。

(图文无关)3、锻炼是给身体最好的防癌药

孙燕院士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锻炼比吃药更为有效而实惠,不提倡靠吃补药防癌。众所周知,锻炼身体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连中国工程院另一位院士钟南山先生,也是极其推崇运动,说“运动和吃饭一样,同样是体能需要,同等重要”。

一般来说,儿童青少年推荐每天完成6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成年人每周要完成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老年人和成年人标准一样。当然,小圈圈要提示一下,运动一定不可以勉强,过度运动也会成为负担。比较好的运动就是慢跑和游泳。

(图文无关)4、一年不生一回气

关于精神因素与癌症发生和复发的关系,早就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并且已经开始进行研究。在医学上,有一个“应激说”,长期“应激”以后,就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相应的患癌几率有所上升。这里的“应激”就是相当于经常处于生气、抑郁、惊恐、焦虑等情绪之中。

尽管近年癌症多发,但是小圈圈想说,只要注意好该注意的地方,做好该做的预防措施,癌症并非那么可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