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天猫双11成交额秒杀99%上市公司全年营收!如何抓住背后的投资机会?

2020-09-18 14:32    

“双十一”已经成了一个节日。你可以不过端午不过中秋不过情人节不过圣诞节,但你一定过了双十一。

大数据公司星途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产生包裹13.8亿个。也就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花了180块钱,平均每个人会收到一个包裹。

请问亲爱的读者,你买了吗?

双十一你贡献了多少?留言告诉小微,获得点赞最多的人将有机会获得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门票,一睹丁俊晖和奥沙列文等名将的雄姿!

数读双十一

首先,咱用数据来来看看天猫今年的战绩。

凌晨3分01秒,成交额就突破了100亿;

40分12秒,成交额突破500亿;

2小时15分18秒,成交额突破800亿;

9小时0分04秒,完成一个1000亿的小目标,去年用时不到19小时,今年只用了9个小时;

13小时09分49秒,成交额超越了2016年双11全天成交总额1207亿。

24小时0分0秒,成交额达到1682亿元。

为了更佳直观地看一下今年的数据,大家可以看下面的表格:

看历年天猫双11的成交额情况,2013年350亿,2014年571亿,2015年912亿,2016年1207亿,2017年1682亿元。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咱们天朝人民的购买力,我特地做了下面的图表:

1682亿,如果是一个房地产企业的全年销售额,可以排进中国房企前十。如果是一个房企半年销售额,可以排在第四位。不信,咱们来看看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

另外,咱们也可以说,天猫双11一天的成交额流水有望秒杀99%的A股上市公司一年的营收。

而如果按照中国14亿人口算,相当于双11这一天,每个人在天猫上花了120块钱左右。

全球消费者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笔,比去年增长41%。相当于在双11这一天,平均每个中国人在支付宝上完成超过1笔支付。

刚刚我们只说了天猫,别忘了京东啊。

京东全球好物节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24时累计下单金额达1271亿元。

同样,按照中国14亿人口算,相当于这段时间每个人在京东上花了90块钱。

当然啦,各种总结数据总结纷至沓来。咱也不知道哪个可信,参考看看就好。例如,大数据公司星途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双十一全网总销售额达2539.7亿元,产生包裹13.8亿个。也就相当于平均每个中国人花了180块钱,平均每个人一个包裹。

星图数据对20家B2C电商平台进行监测,在双十一销售额方面,天猫销售额占全网比例66.23%,京东占比21.41%,苏宁易购占比4.34%,亚马逊占比1.95%,唯品会占比3.43%,其他电商平台占比2.64%。各平台海外购销售额占比上,天猫为5.4%,京东为4.9%,苏宁易购为0.6%,亚马逊为7.3%,唯品会为3.7%。

通过下面我做的的饼图,你可以更直观地看到中国目前电商市场的格局:

另外,全网移动端销售占比91.2%。也就是说90%以上销售额是在手机端完成的。

从双十一女装消费看消费升级

我还观察到这样一个数据:在最近几年双十一女装预售排行中,前几年一直是一些互联网潮牌比如茵曼、韩都衣舍位居第一,但是后来被优衣库取代。

2015年优衣库首次超过淘品牌中的王者韩都衣舍,而后在2015-2016年连续坐稳双十一女装冠军。而淘品牌在TOP5的分布则由2013年的4家,减少到2016年的1家,2017年预售榜单上仍然只有韩都衣舍1家。

到了2017年,优衣库2分53秒突破亿元,再次创造纪录,成为服装品类最快破亿品牌。

优衣库,这个来自日本的品牌,2002年进入中国。截止今年 5 月底,优衣库在中国的 120 个城市里已经有 540 家店铺。2016 财年,优衣库海外销售额约为 6600 亿日元,保持增长趋势,而中国业务就占了整体的一半。

在北上广深有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有切身感觉,都市的普通白领阶级对于优衣库的青睐。

日本作家三浦展认为,优衣库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把服装从一种物质售卖转化为了一项基本服务,为用户提供剔除冗余设计、质量尚可的基本款,它勇敢地抛弃了服装作为一种身份标识的功能。

这和无印良品现在在都市人群中风靡开来的原因是一样的。

优衣库诞生于日本60年代,崛起于70、80年代,而无印良品也正好诞生于80年代。这两个品牌的崛起,与日本所处的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彼时日本正处于类似今天中国的阶段。在70年代的末期,日本经历了超过15年的超高速经济增长,回落到一个中速的GDP增长,从10%的增速下降到5%、6%的增速。

和中国类似,日本那时开始出现房价高涨、都市年轻人压力提升、人口老龄化显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观代际变异悄然发生。

也是在这时,优衣库、无印良品、大创生活馆风靡日本,在经济不温不火的大背景下逆势崛起,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品牌。

对标日本,可以更好的看清中国。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日本作家三浦展提出的”消费社会“论吧!

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思考经济、消费和人的关系时,把日本当代消费变迁历史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消费社会(1912-1941)从日俄战争到二战,东京、大阪中产阶级兴起,在“脱亚入欧”的大时代之下,日本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西洋化的消费浪潮,消费主体偏向时尚文化。

第二消费社会(1945-1974)二战结束到石油危机爆发,工作和消费成为二战后日本人的两大身份认同。此时的日本社会消费群体以为标准的四口之家为主,奉行的是“消费即美德”、“越大越好”、追随美国潮流的消费观念,私人住宅和私家车是当时最主流消费商品。

第三消费社会(1975-2004)经济泡沫泛起到破灭,日本人的消费观念转向“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品牌化”,呈现出对欧洲潮流的亦步亦趋,单身人群为这一时期的消费主力,过度消费的特点十分明显,比如家庭的每个房间都有一台电视、一部空调。

第四消费社会(2005-2034)全球经济危机和大地震爆发,社会老龄化加剧、不婚族继续膨胀,整个日本社会的主流消费观念再次发生裂变,转向“朴素化、休闲化、本土化、日本审美”,对消费品也从大量独自占有转向分享、租赁。

在崛起于第四消费社会的众多品牌中,无印良品值得中重点关注。无印良品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第三消费社会,又成为日本从第三消费社会向第四消费社会进化的代表品牌。无印良品,简而言之就是摈弃多余的logo,追求简单实用的商品本质。它作为环保、简约、具有日本特征和第四消费社会的象征风靡日本。

身处第三消费社会的1980年代,日本处于高速经济增长期后的安定增长期,陷入能源危机。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已趋饱和,对奢侈品有一定免疫力,倾向更理性的消费。无印良品反潮流,追求朴素与简洁,看似淡化“品牌”,实则强调品质,顺应潮流。因此,在第四消费社会,无印良品以火箭般的速度扩张,并迅速在全球风靡开来。

中国的第四消费社会正在到来

中国目前正处于第三消费社会向第四消费社会过渡的阶段。除了优衣库和无印良品这类日系品牌在中国风靡之外,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宜家,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大城市新一代年轻人的欢迎。宜家充分满足了都市白领阶层对于家居、生活品质的审美和消费需求。

除了这类外来品牌,本土的也有类似品牌的崛起。比如模仿无印良品的“凡客成品”和“名创优品”,后者在3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开了1800家店。

而网络版无印良品的“网易严选”,在上线后半年内用户数量增加至3000万,每月流水在6000万左右。今年年初,网易创始人丁磊在财报会议上宣布,2017年网易严选的目标是实现70亿元的流水。而网易严选的主打口号是“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从无印良品到宜家,再到网易严选,都是消费升级背景下顺势崛起的品牌。

消费升级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不再单纯低价而是追求品质;二是观念的升级,价格不再是唯一考量,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而是直达本质:消费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如果仅仅将消费升级理解为“价格升级”,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在第四消费时代,人们对于奢侈品将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有钱,但是奢侈品品牌关门潮却愈演愈烈:

Zegna 2016年在华关店15家。

Prada 2016年关店4家(包括Miu Miu),两年在中国关了16家店。

Burberry 2016年已关5家,2017继续。

LV两年关了5家店。

所以,消费升级更多是观念的升级,而非价格的升级。

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的观念会出现六大转变:

从价格敏感到品质敏感

从追求稀缺到追求体验

从财富区隔到能力区隔

从注重实用到追求精神

从价格敏感到品质敏感

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5》显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成为全球中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手里有余钱的人多了,自然会选择更优质的产品。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发生是时代的必然。

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中国人虽然没有到达房产自由财物自由的阶段,但绝对到了菜市场自由的阶段。”

其实不仅是卖菜,对于都市中产阶层来说,在各个消费领域,都已经相对自由了。而这,正是新一轮商业机会的土壤。

比如,都市租房品牌“自如”,虽然客单价比市场上同类产品高,但其通过优质的装修、服务来提升产品性价比,迅速在都市人群中打开市场。它的口号就是“创造品质生活”。

再比如,今年火爆的“喜茶”,因为其个性化的设计,而让“茶”这一中国本土产品在星巴克等品牌火遍中国的情况下突围出来,受到都市年轻人群的喜爱。

在消费升级时代,消费趋于理性、个人化,消费者不再那么好忽悠了,他们一眼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什么是坏的产品。如果找到他们的痛点,将是巨大的投资机会。这是创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来源:华夏创投圈(有删改)

5.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