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头条】股民注意: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披露

2020-09-22 12:38    

记者|孙莹、丁华艳

3000多家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昨天披露,住宿、餐饮业法律风险最高,金融、房地产违规高发。在法治经济下,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急需补齐法律短板。

上市公司整体法律风险指数有所改善

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突破3000家,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全球排名第二位。昨天披露的2016年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显示,对比上一年,测评的3032家上市公司整体法律风险指数有所改善,下降了5.08%。

测评涵盖了A股99%的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包括:违规事件、公司高管被追究责任人次、诉讼次数、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份数等。

住宿餐饮业法律风险最高

中国政法大学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课题组负责人史志伟指出,从行业来看,与“科技创新”和“消费升级”相关的宏观经济亮点行业,法律风险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而住宿和餐饮业法律风险最高。受高租金、高人力成本、高原料成本、低利润率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餐饮行业整体低迷。

史志伟:排名最后的、风险最高的就是住宿和餐饮行业,去年经济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再加上三公消费受限,再加上行业的特点,使得这个行业的风险非常大。

金融房地产违规高发

在测评的上市公司中,总计有176家公司出现了违规,而金融业违规139次,次数最高,比上市公司整体均值高出了近7倍。2016年先后有13家券商受到了证监会处罚,其中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等受到了高达2亿元的重罚。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去年8月欣泰电气在证监会的责令下退出A股,成为“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兴业证券作为主承销商,未审慎核查公开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史志伟说,

史志伟:金融业和住宿餐饮行业,都是外部诉讼增加比较集中的行业,跟这些行业打交道的时候,要注意法律风险。

新股快速扩容给未来几年埋下隐患

报告还显示,新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指数要优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不过,史志伟也警示:随着IPO提速,新股的快速扩容,可能给未来几年风险爆发埋下隐患。

史志伟:新股快速扩容,未来会面临解禁潮的风险,有的上市公司会清仓式减持,再过两三年,这种集中快速扩容上市公司的法律风险隐患,可能会有一个爆发潮。

专家:加强对上市公司制度性监管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认为:要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仍需加强对上市公司制度性监管。

刘纪鹏:从激情监管到制度监管,从运动式监管到法律制度的完善,股市的春天就能够到来。

央广短评:补齐企业竞争力短板,急需提升法律风险管理能力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中国企业向来比较关注财务风险,但对法律风险却缺乏重视,这成为企业竞争力短板。

就上市公司而言,眼面前的例子就有知名演员赵薇夫妇因信披违规被禁入五年;去年的ST亚太,一家公司就有28人次的高管责任问题,被证监会警告。因此,提升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能力,首先要从高管抓起,督促高管遵守法律法规和市场规范,补齐依法经营的短版。

其次,“只罚不疼”式的监管也有待改进。分析2016年的数据,不难发现,信息披露是违规的重灾区。信息披露作为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企业信用监管要求之一,直接关乎市场信心与投资价值,对于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提升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能力,不但需要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更需要对于违规信披的行为加强监管和处罚。去年以来的系列强监管举措,正在助力资本市场正本清源。只有补齐法律的短版,方能营造良好的市场法治环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