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双十一”背后的消费金融群像 | 清华金融评论速递

2020-09-22 17:49    

文/《清华金融评论》丁开艳

天猫交易额于2017年11月11日13时09分破去年全天交易纪录,苏宁易购7秒破亿,京东全球好物节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早7:46累计下单金额突破1000亿元……今年的“双十一”购物狂欢盛宴再度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同时高速发展、不断升级换代的消费市场也带动了深刻嵌入其中的金融服务的发展,进而催生了消费金融大时代的来临:除电商巨头外,传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都在迎合“风口”,掘金消费金融市场。不过,消费金融群像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巨大潜力的同时,也将背后的风险暴露,赢得消费金融市场的未来还需让行业尽快规范发展。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消费金融的“蓝海”

双十一的消费膨胀充分凸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消费升级的新态势,消费升级和服务型消费已经日益成为主导趋势。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我们要进一步做好消费拉动经济这篇大文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7日也强调过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消费连续三年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今年以来,消费增长态势比较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加突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两位数的增长与上半年和去年同期都持平;特别是9月份增长10.3%,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另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居民部门消费信贷余额为18.9 万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是一般贷款增速的1.6倍,且总体规模仍会呈现上升趋势。预计到2018年居民的纯商品消费信贷在信贷总额中的占比将超过30%。

互联网时代下的服务、消费和金融呈现新的特征:服务科技化、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消费市场规模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或突破两千亿元。

双十一的场景背后折射出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群像。消费市场的发展催生了消费金融的发展,通常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诸如消费贷款等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都可以被看成是消费金融。如,传统商业银行提供信用卡等消费类信贷,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等电商提供消费贷款,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信贷产品都是消费金融的一种形式。

电商的激战

今年是双十一第九个年头,电商激战热度不减。随着消费市场的升级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今年双十一期间电商巨头除了在销售过程中融入智慧物流、智慧零售等互联网因素适应新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金融服务。

早在双十一之前,各家电商平台就纷纷推出消费贷款业务,开启优惠金融服务进行促销预热。如,蚂蚁金服和网商银行推出了多收多贷、余利宝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早在10月19日,支付宝就宣布启动双十一“花呗”临时提额。蚂蚁花呗还推出帮一部分同学把双十一当天的账单换清,金额不等,最高是4999元。不仅如此,双十一期间蚂蚁金融还联合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等12家保险公司提供近50种消费保险。

京东金融为用户提供了卡支付、白条支付、小金库支付等多种支付选择,并支持刷脸支付与跨境购物。除此之外,唯品花、分期乐也都陆续推出了双十一大促专享额度。

支付系统也在双十一期间迎来大考。今年双十一,支付宝、财付通均接入网联平台,网联正式参与消费盛宴中的支付考验。

商业银行:优势与劣势

面临巨大的消费市场,有庞大客户基础的商业银行在积极抢占市场“蛋糕”,加速布局消费金融。

有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消费金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4%,远高于整体信贷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9.1%。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截至2015年底中国信用卡发卡量排名靠前三家银行合计发卡量就已经突破2.5亿张,其中工商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建设银行突破8000万张,招商银行接近7000万张。

对于商业银行参与消费金融的优势与劣势,中国建设银行上海数据分析中心业务经理黄丁聪曾为《清华金融评论》撰文表示,商业银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相比,拥有低廉的资金成本,在消费贷款、信用卡业务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的、成熟的风险管控体系,也经历过实际业务的检验,相对于互联网企业以及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的风控体系更为稳健。

然而,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也存在诸多劣势:缺乏场景的直接掌控能力,人员众多、机构臃肿的庞然大物银行消费贷款准入门槛高,以中低收入为代表的大量的长尾客户往往被商业银行所忽略等缺陷。

现金贷的争议

新兴创业公司迎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时代风口也在消费金融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创业企业的代表趣店从最初的赴美上市最大一单IPO,到最后的一度跌破发行价,其引燃各方对现金贷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了业界围绕现金贷业务模式的诸多质疑和争议。

趣店最初从一家依靠校园贷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出发,到转而主攻现金贷业务,其一度发展成中国估值最高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创业企业。尽管从2017年4月开始,趣店已经开始调整现金贷的利率,保证年息低于36%,但赴美上市一周却被业界口诛笔伐,业界质疑其招股说明书暴露的现金贷商业模式是在对中低收入人群放高利贷。

现金贷模式或一度引发监管关注。媒体报道,监管机构正考虑加强对现金贷公司的监管,现金贷的用户应该是借钱解燃眉之急的中低层收入人群,而非用于过度消费或者不良用途的中低层收入群体,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新规制定,将从多方面严控现金贷。

消费金融公司:市场与风险

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也成为消费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

自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2010年正式开始试点后包括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20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陆续出现,多数消费金融公司由银行控股或参股。

自试点后,消费金融公司就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消费金融公司都在抢占消费金融市场,掘金市场潜力,营业收入不断增长。2017年上半年看,中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25.73%;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2602.35%,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远超整个行业。捷信金融实现营业收入88.6亿元,同比增长100.9%。

不少消费金融公司还推出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比如,中银消费金融今年推出消费贷款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发行规模25亿元。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9月底,在交易所市场挂牌转让的消费金融ABS产品超过1900亿元。

不过,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将隐患暴露在外。今年,三家来自重庆、武汉和北京的消费金融巨头公司就连续被央行、银监局等机构罚款。2017年,央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发布处罚马上消费金融的公告,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收到来自湖北银监局的处罚决定,北京银监局也对北银消费金融900万元的处罚决定。

政策建议

金融行业的规范发展归根结底是风控能力的竞争,消费金融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风控和监管的保驾护航。

以现金贷为例,天创信用首席数据官赵千里指出,现代化、高效率的现金贷风控体系建立核心:数据、策略/模型和系统平台,当金融机构逐步由粗放式风控向精细化风控演进的时候,这三个核心要素是必须要具备的。

针对现金贷,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也表示,应从信息披露等市场化调节手段着手,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只要信息披露到位,对大多数借款人而言,都会对利率真正高的离谱的贷款产品说不;反过来,在信息披露到位的情况下,借款人的借款意愿依然强烈,便说明利率仍在市场供需的合理水平内,需要有一定的政策容忍空间。对于监管,2017年4月,由银监会会同14个部委成立的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网贷整治办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全面摸清现金贷风险底数。

(编自清华金融评论微信公众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