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报京侗绣:技艺传承兴产业 针线活下“绣”小康

2018-04-08 19:19    

文/杨 鹏 吴贤和 杨 嵘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任诗音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镇远县报京乡的报京侗寨是一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侗寨,这里古老的传统手工绣品堪称报京侗寨一绝,2006年报京侗绣被评为镇远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被评为黔东南州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报京侗绣除了技艺的传承外,还筑出了侗族人民的小康梦。

侗族文化在针线间传承

在镇远报京侗绣的县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邰木香眼里,民族文化需要祖祖辈辈的沉淀与传承。

在邰木香的记忆里,外婆、母亲都是刺绣能手,她从小便耳濡目染,或许是天生的巧手,邰木香从小在刺绣一事上就显出了过人的天赋,九岁开始学习侗绣,十二岁便能独立绣出作品。如今,她已从母亲的手里接下了传承报京侗绣这门民族技艺的接力棒。

而让她更加坚定刺绣能够改变生活的是:1986年,一位来镇远游玩的外国人用60元人民币,从她手中购买了一幅刺绣。

侗家童帽

“那个年代60元钱可值钱了,当时高兴得不得了。”至今回忆起邰木香依旧笑容满面。从那以后,邰木香更加坚定了坚持刺绣的信念。

“我们的刺绣可跟外头绣花不一样,每一幅刺绣都有着不同的寓意。”邰木香说,“比如绣这朵大红花,我妈给我说寓意是花开富贵,希望生活大富大贵,红红火火……”

说话间邰木香从衣柜里拿了一件颇有些年代的绣品说,这是她结婚时穿的嫁衣,这件嫁衣更是外婆绣给母亲的。“将来要传给儿媳,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邰木香笑着说。

而最让邰木香高兴的是,常年在外务工的侄媳年初回家后将会跟着她学习刺绣。

“以前刺绣主要是为了装饰,现在主要是为了技艺的传承。下一步,我就准备把它传给侄媳了。”邰木香高兴地说道。

刺绣产业绣出锦绣美景

在邰木香看来,报京侗绣的传承不仅仅是老人们坚持给年轻一辈绣衣服穿,更应该打出自己民族的名片,全面弘扬侗绣的历史文化,让外界了解侗绣的价值。

“民族文化要传承好,最关键还是要做成产业,形成效益,让群众增收。”邰木香补充道。

正是秉承这一初衷,邰木香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在2014年7月用自己多年务工所得的10万余元积蓄成立了报京余珍民族工艺品风情园。

邰木香(左一)在风情园内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成立风情园就是要为珍贵的民族文化和技艺提供一个地方,把传统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邰木香坚定地说。

如今,邰木香的风情园在当地长期聘用了56名绣娘,涉及有10名贫困户成员,朱兰计便是其中一名。

“农忙的时候,利用下雨天和晚上的时间来绣,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等到冬天来了,天天绣,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呢。”朱兰计高兴地说。

民族文化的传承除了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政府的有力引导和支持也十分关键。

在邰木香的创业初期,报京乡党委政府主动为其提供了创业场地,帮助协调项目申报,并予以资金扶持。同时,主动对接浙江杭州的挂帮扶单位和贵州民族大学对报京侗绣的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扶持,并帮助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报京侗绣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和市场。

如今,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邰木香还在她的作坊里办起了侗绣培训班。

“我们一年办一期,每期50人左右,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训了200多人。”邰木香高兴地说。

技术培训只是第一步,邰木香还会向受训合格的绣娘提供订单式的合同,将作品交由绣娘来绣或者直接收购她们绣好的成品,由此来带动周边农妇通过刺绣实现家庭增收。通过这种模式,邰木香的刺绣作坊2016年实现了60余万元的收入。

“这些年政府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和非遗传承人越来越重视,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我对报京侗绣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了。”邰木香脸上的笑容流露出了心中的喜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