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房产 >正文

十年前,年轻人有一套房就能翻身

2020-09-23 00:41    

早在2007年,如果你能趁早买下一套房子,就很可能改变所处阶层。10年过去,情况变了吗?

■文|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海带

2002年一个夏天的晚上,一位师兄忧心忡忡地推开了我们宿舍的门,把我叫到走廊上,他赶在毕业之前到处漂游了一通,在身无分文之前回到学校,并在毕业来临之前找到我,希望再谈谈音乐和理想。

我当年很崇拜他,因为他弹得一手漂亮的吉他,那天我们坐在走廊上交谈至深夜,他兴起时就弹上几下,显得非常有追求。

今年春节在家乡遇到他,没成摇滚歌手,在做万恶的房地产,他已经在厦门买了一套房子,并开始密切关心台海局势——他怕自己的房子给炸了。

前段时间,《三联生活周刊》里有一篇苗炜的文章叫《有产者的忧虑》,里面说:“再平庸的人生,如果以10年为尺度去回顾,也都能显示出足够的戏剧感。

如果放大说,这10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产者的形成。”

其实哪用10年啊,新一代有产者的形成基本上不用宏大叙事到10年开外,两三年就够了。

直到现在,很多人才意识到几年前的广州原来那么可爱。几年前,很多人还在一起打游戏,突然有天一个人说:“昨天我那套房子赚了20万”,把其他人都吓了一跳,大家都没想他供了一套房子,于是大家都想供,结果发现供不起了。

2004年到2006年,基本上这3年时间就把很多人推到了有产者的队伍,而对于那些没能在这几年买房随即又错过股市的人来说,他们离有产者的距离一下子就远了很多。

很多人虽然是同事,但他们自己都很清楚,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未来都很不一样了。

几年前,很多人只要存半年的工资就能交掉一套住房的首期,而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他们要取得这个成绩,很可能要耗上他们30岁以前的所有时间。

总的来说,幸运儿的类型是大抵相似的,他们都选到了一个相对善意的年代,并且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了正确的选择。以我师兄为例,大学时他曾很严肃地说:“我的理想是去西藏呆着。”

那时他非常喜欢一支叫“锁链中的爱丽丝”的乐队,我以为他是想去西藏潜心思考——追求艺术固然没什么好说的,但我知道那支乐队的主唱自杀了。

所以还真是没什么好学习的——不过后来我知道了,他也就是说说而已,毕业后他就再也没弹过吉他,他修正了自己的目标,和其他玩音乐的人不一样,毕业5年了,他的兴趣超越了大学女生。

“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未来”,类似的话曾写满我们初中的毕业簿。不过现在看来,指望一个好时代也许更有把握。

一份美联储的“消费者财政调查”数据显示,婴儿潮那一代的美国人最有钱,自1989年以来,他们的家庭财富翻了一倍。

后来的年轻人运气就差了很多,20多岁至40多岁的居民创造的财富仅仅只能跟上通货膨胀的速率,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

考虑通货膨胀因素,35岁至50岁的居民拥有的平均财富自1989年以来有所下降。

如果将来中国出现类似的现象,我是觉得一点也不奇怪。好时光看来和昨天一样普通,而我们所经历的每一天基本上也大体相似。

但事实上,无论是时代的潜流还是个人的选择,都已在为每个人开辟一条全然陌生的道路,它们交错纠结,在每个寻常之日悄然推进,并在最终造就了不一样的命运。

这是一个紧张而富有戏剧性的年代,当然,戏剧性并不总是诗意的,在现在的中国城市,一份优裕的工作,一套房,一只孤注一掷的股票,都可能让你觉得明天更加光明。

而与此相对应的一次长期失业,一回重疾,一个不甚明智的投资,也可以迅速摧毁你——所以,虽说不上热爱,但你得抓紧它。

很多年前,有一本杂志曾经成功地将某一代人放到一个10年的时间段里,他们为生于1970-1979年的人创造了一个新的称呼:“70年代”,在此之后,又有了一个“80后”。

有趣的是,当时许多媒体在对比的这两代人的时候,基本上都用了一种挑衅的语气。

在他们看来,主流人群的更替如同过去一样具有时代感,一茬接管另一茬,也许也是因为那时杂志编辑全是“生于70年代”吧。

现在他们知道了,“80后”其实不存在,那是一群涣散而面目全非的人,当这个社会逐渐将其结构体系划分严整的时候,他们基本上是以小碎步的方式登场的,也许只是晚毕业那么两三年,他们能选择的队伍就不一样了。

本文写于2007年,作者时年25岁,没有买房。如今,他35岁,你猜他买房了吗?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