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当前我国水果出口行业面临的特征及困境

2018-04-08 21:27    

当前我国水果出口行业面临的特征及困境

根据FAO官方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第四大的水果出口国,但实事求是地分析,我国还不是水果生产强国,更谈不上是水果贸易强国。本文将重点探讨近几年中国水果出口行业的特征。

笔者研究发现,我国水果出口行业主要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出口增长放缓,出口率仍然较低。

2008年前的十年,我国水果出口增长迅速,平均年增速达到15%。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增速放缓,2013年仅增长2.4%,为十年来的次低。2017年上半年,我国水果出口13.5亿美元,同比下降6.8%,比近五年年均增速低15.5个百分点。我国虽然是水果生产大国,但是还远远称不上是水果生产强国,更谈不上水果贸易强国。我国水果出口增长乏力,既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出口面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关,也与国内生产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国内高中端水果市场消费趋于旺盛等因素密不可分。

鲜冷冻水果出口比重较高,加工产品出口比重较低。

我国鲜冷冻水果出口以苹果、柑桔、梨等温带水果为主,2013年出口35亿美元,占水果出口总额的55.4%,比2003年的36.6%提高了18.8个百分点;加工水果以苹果等果汁和柑桔等罐头为主,2013年出口10.1亿美元和6.9亿美元,分别占水果出口总额的16.1%和10.9%,低于2003年的20.4%和19.7%。

水果出口目的地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在金融危机之前,我国水果出口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德国和荷兰,特别是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国。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水果主要出口目的地变成了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三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表明,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近年来缓慢恢复,增速明显低于危机前水平。我国水果出口增速也从危机前的25.3%降至危机后的8.4%。其中,果汁出口因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受到的影响最大,出口额由2007年的13.3亿美元降至2013年的10.1亿美元。欧盟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果汁出口市场,但2013年我国仅对欧盟出口4774.2万美元,只占我国果汁出口总额的4.7%。

反观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三国。2016年1-9月,我国对泰国出口金额5.9亿美元,出口量32万吨;对越南出口金额5.6亿美元,出口量34.9万吨;对马来西亚出口金额2.8亿美元,出口量15.5万吨。出口额和出口量均增长强劲。

水果出口价格低位徘徊,高端市场面临困境

2015年,苹果出口量是83.3万吨,出口总额为10.3亿美元。不难算出,2015年苹果出口平均单价为3.7元/斤,2016年苹果出口平均单价为3.4元/斤。

根据国家食品土畜商会消息,2016年中国鲜苹果出口创记录首次突破130万吨,达到132.2万吨,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增长59%和14%。

苹果是我国出口额最大的水果产品,近年来生产成本逐年上涨,尤以物质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增长最为显著。2005-2011年全国苹果亩均成本中的物质投入与服务费用从559元上涨到1917元,增加了2.4倍,人工成本从605元上涨到1944元,增加了2.2倍。随着苹果生产成本的增加,苹果产地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千克苹果平均售价从1.54元上涨到4.46元,增加了1.9倍。再加上出口认证、运输等综合成本均上涨,出口鲜苹果和苹果汁的价格大幅上涨,我国苹果及其加工品的价格竞争力下降。

以2016年1-9月的数据为例,苹果出口额9.9亿美元,出口量87.1万吨;葡萄出口额4.9亿美元,出口量17.9万吨;柑桔出口额3.5亿美元,出口量23万吨。我们可以计算出这些水果的平均出口单价(以人民币为单位):苹果3.4元/斤、葡萄8.2元/斤、柑橘4.5元/斤。相比智利樱桃平均24.6元/斤的进口价,中国这几种主要的出口水果都属于低价水果。

苹果、葡萄和柑橘是我国水果出口的传统优势品项,苹果在数量和金额上都排在我国水果出口首位,现在这个优势可能会被市场低价吞噬。

写在最后的话:

价格是影响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基本因素,相同的产品或者相似的产品,在同一市场范围内,价格越低,竞争力越强。水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随着这几年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从成本纯收益率来看,我国水果成本纯收益率有下降的趋势,这也说明,我国水果在国际上的成本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中国水果进出口行业,将要迎来的恐怕是一个漫长的寒冬。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