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中国 >正文

在恐袭多发地,当她朋友圈被新修订文职人员条例刷屏

2020-09-23 23:13    

原标题:在恐袭多发地,当她朋友圈被新修订文职人员条例刷屏

“改与不改,听党安排;转与不转,干劲不减。”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济南总医院维和医疗队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军队赢得国际口碑。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改与不改,听党安排;转与不转,干劲不减。”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济南总医院维和医疗队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军队赢得国际口碑。

军旗,因我们更鲜艳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汪学潮  通讯员  张  斌

近期,联合国马里任务区发生多起针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恐怖袭击。11月9日,多戈战斗营两名士兵遇袭受重伤,中国赴马里维和医疗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身为手术室护士,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济南总医院泌尿外科主管护师宋少艳负责手术准备和相关护理工作,急救整整持续了近一晚上,虽然十分疲惫,但看到伤员艰难地竖起大拇指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时,她感到特别欣慰。

第二天一觉醒来,已近当地时间中午(国内晚上)。打开微信,朋友圈早已被新修订的文职人员条例刷屏。这次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将军队人员分为军官、士官、义务兵、文职人员四类,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推进文职干部、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职工制度向统一的文职人员制度并轨。这意味着现有“文职干部”队伍将逐步退出现役军人序列。参加维和医疗队的绝大多数战友都是“文职干部”,虽然大家对进退去留很关注,但都相信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对强军兴军意义重大。

宋少艳说,“我觉得当务之急要把眼前的每项工作高标准完成好。毕竟,走出国门就代表国家,穿着军装就代表中国军队。”

11年前,宋少艳成为中国首批赴苏丹(瓦乌)维和医疗队员,那时当地百姓和外军对中国军队不像现在这么敬仰,但维和队员仍然竭尽全力为联合国维和部队及当地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今年,当宋少艳再次申请出国维和来到马里时,明显感受到与11年前出国维和大不一样,当地百姓和别国维和官兵对中国军队非常尊重。宋少艳深知,这尊重的背后是国家的强大,以及一批批维和军人靠“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良好形象和热情精准的服务保障,一点一滴积攒起的国际口碑。

宋少艳是医疗队为数不多的二次维和队员,出发前她便对自己提出两条要求:首先是把维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队员,其次是遇到突发情况和紧急救护任务必须冲在最前面。马里是国际维和最危险的地方之一,针对维和部队的恐怖袭击时常发生。

今年维和医疗队到达任务区不久,维和步兵营遭到汽车炸弹袭击,5名伤员血肉模糊,这种场面对维和队员心理冲击很大。护理小组积极配合医生抢救,进行补血补液、静脉推注。伤员脱险后,医护人员已筋疲力尽,但看到伤员情绪不稳,他们尽量陪在伤员身边、握着伤员的手传递安全感。看到伤员感激的眼神,他们心里暖暖的。

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进入新时代,要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就是为了推动强军兴军。宋少艳和他的战友们表示,不管将来是脱下军装回到地方,还是依据部队需要转改文职人员,自己都会一如既往高标准完成好维和医疗救护任务,让军旗因我们更鲜艳。 1 234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