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清华大学研究员给北京大学新生“空心病”开“药方”

2018-04-08 22:43    

今天上午,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作为论坛的第一位演讲嘉宾,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庆首先“回答”了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遗留问题”——空心病。

去年,在第九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副教授提出一个现象——非常优秀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生活优渥、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想要。

徐凯文副教授的问题源于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他接触的北大一年级的新生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思;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这样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就是放弃自己。

徐凯文副教授表示,在过去三四年中,遇到了很多类似的个案,而且越来越多,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叫做“空心病”。

“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物质越来越丰富,为什么精神世界却越来越贫乏和苍白?”想必所有人都有类似的疑问。对此,何庆研究员认为,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归根结底是生活哲学的根本性问题。

何庆研究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空心病”产生的根源:

在微观层面:改革开放、独生子女政策与恢复高考制度,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独生子女政策成功地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数量;高考制度的恢复培养了大批知识人才。

然而,还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原动力不足、供求差异,包括物质供求差异和人才供求差异等开始显现;执行独生子女政策后出生的独生子女——80、90后,是在家长百般呵护和溺爱下成长起来的,于是有一些独生子女失去了生存的基本功能。

可怕的是,孩子们在失去了劳动能力的同时,失去的是各种生命的体验。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失去了劳动功能的同时,也失去了通过各种生命的体验建立人的丰富的情感世界的最佳建立期,从而阻断了个体生命力和生命抗挫力的产生。

而几十年来的高考均以分数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由于追分,致使考生们错过了通过履行社会生活中多种角色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建立亲情、友情、国情、民情等丰富的人的情感世界之最佳人生时段,如此造成个体孤独、寂寞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

近些年,由于各种思潮在社会生活的相互碰撞、影响和适应中凸显“父母无恩论”,我国出现了“宅男宅女和被社会学家称之为有可能成为影响未来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的‘啃老族’等群体。”

在宏观层面:不可回避的事实提示并告诫我们,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口中,有部分人口出现了劳动能力弱化问题,并有蔓延之势。在人口劳动能力弱化的同时,随之弱化了人口创新能力以致创造力和科技进步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人口劳动能力的弱化,在个体层面造成生命力的弱化,以致弱化了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承担多种角色赋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之功能。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如果有大量成员的劳动能力出现弱化,将极大地削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直至削弱国家软实力。

何庆研究员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创新建立“健康家庭管理文化”理论体系。

据称,“健康家庭管理文化”理论体系是“健康社会管理文化”理论体系的子系统,是致力于打造当代中国家庭最佳生存状态形成机制的人文研究。内容包括每一位家庭成员数十个唯物属性的培育一一社会化职业功能的培育,形成当代家庭管理思想与理性行为,用以整体提升家庭生活质量。

何庆研究员指出,家是家庭成员的情感归宿,是家庭成员的命运共同体。家不仅仅是生命延续之场所,而且是厚植生命之内涵的价值所在。家既然是家庭成员的命运共同体,就少不了家庭责任的担当——健康家庭管理文化的基础——健康人生管理文化的建立。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在学历的高低,而在于有没有责任的担当。为此,何庆研究员提出了家庭教育价值的三段式。

第一阶段:家庭教育的客观性一一向善教育。

向善教育是指家庭成员情感世界的建立之基础阶段,这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良性互动形成的客观性需求。通过培育子女的劳动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尝试承担责任,进行生命体验,以培育反哺能力的第一阶段,亦称向善教育阶段。这阶段致力于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当我们还年轻时,将我们的子女培养成为我们生命实践进程中可信赖的伙伴。最佳培育期:0至12岁。

第二阶段:家庭教育的健康性一一择善教育。

择善教育是指家庭成员情感世界建立的成长阶段,这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良性互动形成的健康性需求。通过培育子女勇于承担责任之功能,进行生命体验,以培育反哺能力的第二阶段,亦称择善教育阶段,以巩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当我们步入中年时,将我们的子女培养成为我们生命实践进程中可信赖的帮手。最佳培育期:13至15岁。

第三阶段:家庭教育的现实性一一至善教育。

至善教育是指家庭成员情感世界建立的稳固阶段,这是家庭成员之间情感良性互动形成的现实性需求。通过培育子女的社会化事业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勇于承担一生中无穷的责任和义务,进行生命体验,是培育子女反哺能力的第三阶段,亦称至善教育阶段,以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当我们步入老年时,将我们的子女培养成为我们生命实践进程中可信赖的依靠。最佳培育期:16至18岁。

何庆研究员特别强调,在家庭生活中厚植生命之内涵教育的三个价值运动系统,与孩子们的健康存在及安全息息相关。子女教育的客观性、健康性和现实性是尊重子女健康成长的规律、以产生极大的正能量来提升子女的生命力与生命抗挫力,从而抵御各种侵扰,是规避生命实践进程中各种风险的生命教育,是支撑子女做一位以责任彰显生命整个历程的、有责任优秀的中国人之生命教育。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