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引爆者》青年导演探索现实主义题材

2020-09-26 07:55    

作者:王凡

年末纵观中国电影市场,三个亮点成为产业热议话题。其一,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突破500亿元。其二,中国青年导演的崛起。其三,中国电影市场召唤现实主义题材。基于以上三点,电影《引爆者》在艺术创作和产业价值上均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1月20日下午6点57分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突破500亿元,观影人次达到14.48亿,同比增长19%。那么,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为何电影《引爆者》未能取得票房成功?截止此时,全国票房仅有5009万。美国票房仅为118,384美元(Box Office Mojo统计数据)。

据部分观众反应,预告片传达的信息让他们误解该片是警匪对峙,没有接收到该片的核心要义,即孤胆英雄与黑势力和公权力的对抗,从而实现个体存在感和自由价值的主题。

由此看出,宣传发行没有在放映之前与观众达成心理默契,未能在影片上映之前释放有效的引导性信息。等到用正片与观众在影院对话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部分观众。因为观众会“随意”解读影片,然后“随意”在各种媒介上表达自己的观后感。

这个时候,制作方已经失去了部分控制力。宣传发行不能失去映前阵地的控制力,这块阵地是个宝,占领和运用好这块阵地很有讲究,绝对不能出现“随意”。Marketing绝非是一部电影的后期制作环节,而是应该在前期介入,做全盘设计。预告片只是一小部分原因而已。笔者认为电影《引爆者》的整体品质实属上乘,是一部诚意之作,期盼影片能有更好的市场回收。

国内外都在高度关注中国青年导演崛起。在国外,一年一度的洛杉矶中美电影论坛和美国电影市场分别开设了专题单元来讨论中国青年电影人崛起现象以及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关系进入新阶段。笔者在今年的好莱坞论坛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不再电影审查制度等传统问题,而是如何能找到中国年轻电影创作人来合作、如何找到新型的国内发行推广渠道等有关新市场格局的问题。

在国内,由总局主办、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集结了近百位青年电影人,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提升内容品质来加强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从文化自信走到文化自豪。

作为青年导演常征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题材话语、类型风格和观众群体。正如他所言,“我希望在主流电影市场中获得我的观众、赢得我的电影份额......我想做出一部质感水准上比肩好莱坞及日韩的犯罪题材作品。”他在完成电影《引爆者》之前,曾执导了电影《笑里逃生》、电影《马文的战争》和电影《玩命时光》等。

在多年来市场化产业探索中,我们在关注类型化电影和商业化运作。对于现实题材电影传统在中国的传承问题重视不够。可喜的是最近不断出现具有良好口碑的现实题材影片,例如电影《冈仁波齐》,电影《二十二》和电影《嘉年华》等,掀起了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小高潮。

常征导演这次选择了煤矿爆破工的故事,讲述小人物被逼无奈挑战现状的题材。这类题材在中国并不多见。在电影《盲井》之后,大家开始关注这类题材,但是融资和商业化运作并不容易。常征导演在沉淀了6年之后,做成了这个题材,并且尽力在现实意义和商业性之间寻找着平衡。他的这个选择和胆识值得讚许和肯定。

现实主义题材天然属性里包含了深刻性、刺痛感和颠覆性。这些属性与商业电影的娱乐性和舒适性相冲突。电影《引爆者》作为中国该类型影片的代表作在现实性和商业性统一和创新上做出了一些尝试。

例如,赵旭东在雪夜里,独自饮酒放烟火的段落,一方面达成了浪漫主义的美学效果,一方面通过一种别样的方式来参透现实的残酷,让人物的内心外化,与观众达到纯粹的情感共鸣。

再例如,制作方采用了段奕宏和余男这两位通吃商业片观众和艺术片观众的实力演员,以期满足现实题材的严肃性探索和商业运作的娱乐性双重性诉求。

还如,导演大胆结合经典的动作片音乐与经典的琵琶民乐《十面埋伏》,充分体现了导演在动作惊险类型影片上的追求。

那么,如果票房是观众认可度的参考标准之一的话,为何电影《引爆者》没有获得应得的市场回应呢?

1.故事逻辑。爆破工人赵旭东在一次矿难中侥幸逃生,发现此次矿难是一则蓄意阴谋,则开始独自调查。观众不理解他为何一意孤行,不报警。其实影片对此是有交待的。因为500公斤炸药,徐警官当上了刑警队长,赵旭东却因此坐了三年牢,未能见到他母亲的最后一面。但是,这个私人恩怨导致他对公权力失去信心的背景交代并不够充分。如果能够在餐馆内外的两人对话场景之余,加一场闪回片段,交代清楚,当年到底是徐警官公正执法而大义灭亲,还是为追逐名利而出卖朋友。

2.徐警官出场的分镜头处理。如果不全是赵旭东的主观视点,而含有客观视点的话,这个处理表明这个警官不具备完全的可信力。观众会在之后的情节中本能地排斥他。但是当观众发现他并没有在后续情节中有任何违法行为或者品德问题时,观众会大力反弹回来质疑为何赵旭东一再拒绝他的帮助。

3.结尾处理。如果导演希望观众带着这个质疑一直到片尾的话,那么导演在片尾让赵旭东对徐警官喊出“你他妈就知道干我,他呢”这样一句看似是哥们间的宣泄的话来消解赵旭东所有的旧怨恨和后来独自面对黑势力的新创伤,这样做显然是一个败笔。现场观众的发笑说明这个处理破了之前积累的全片影调。

4.人物设置。赵旭东不断地被炸飞,被车撞,甚至在女友掉下悬崖失去孩子的情况下,他依然从医院逃离,不愿与警方合作,使得他在影片中的那句标志性台词:“我的命,我说了算!”逐渐变得单薄起。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电影,如果想让观众接受度更高,都要进行商业运作,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市场规律,尤其是现实题材电影,对故事内容和宣传推广要求更高。电影《引爆者》这样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电影和常征这样的青年导演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END-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