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国际 >正文

中国空军首次穿越对马海峡:进日本海战略意义为何这么大

2020-09-26 16:36    

韩国F-15K战斗机曾号称“东亚第一战机”称号,现在歼20服役后韩国明显不怎么这样讲了。

韩国联合通讯社12月18日发布消息宣称,5架中国军机今天一度飞入韩国“防空识别区”,并穿越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在中国海军之后,中国空军穿越对马海峡实际上等于宣示,中国空军将加强在日本海内的行动,日本海东侧是日本的腹地,是日本防御最薄弱的敌方,战略意义很大。此外,该媒体引述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的消息称,韩国时间10时10分左右(北京时间早上9点),5架中国军机从苏岩礁西南方进入韩国所谓“防空识别区”,韩国紧急出动空军F-15K战斗机战机进行伴飞和查证,据韩媒的报道,中国军机包括2架轰-6K轰炸机、2架歼-11B战机和1架图-154M/D战略电子侦察机。有意思的是,这是歼11B战斗机第一次对阵韩国的F-15K战机,中国于2013年11月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与美日反应激烈的态度不同,韩国在降低一个调门的姿态下,一方面不承认中方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情况下, 另一方面却小动作不断,特别是东海防空识别区宣布之后,韩国一再强调这是中方“单方面划设的”,并多次表示“遗憾”。

白色线为2013年的韩国防空识别区,红色线为扩大的韩国防空识别区,紫色为日本防空识别区。

韩方强调,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与韩国的防空识别区(대한민국공군의방공식별구역 ,KADIZ)有“部分重叠”,重叠区域宽20公里、长115公里。韩国尤其“不能认同”的是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涵盖了韩国拥有管辖权的苏岩礁”。2013年11月23日,中国国防部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国海空战略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当时预测中国不会设置防空识别区的美日韩几乎被震撼的“措手不及”,为了对抗中国的防空识别区,韩国一方面派遣战斗机进入我方防空识别区东北辖区。

另一方面又在同一年的12月15日宣布扩大防空识别区,新版防空识别不仅包含了我国苏岩礁,还直接向西南推进了200多公里,直接划进了东海西侧,比日本的防空识别区还要靠近中国100公里,其防空识别区的西侧边线距离中国上海海岸不足200公里,也就是说,我国战机一起飞,向东几分钟就到了韩国人的防空区域,韩国这种在周边大国面前的霸道心态,实在让人不可思议。新防空识别区不仅和中国防空识别有重叠区域,还和日本有大片重叠区域,韩国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霸占一个距离水面近五十米的水下暗礁——苏岩礁(最高处距离海面4至6米),而其真正目的是通过这个礁石来分割划取更多东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EEZ)和海底资源,通过这种霸占,韩国秉持“先下手为强”方针,以“实际管辖”为手段制造“韩国既成事实”的假象,就像他们对日本的独岛(竹岛)之争一样,我先占了再说,这就是韩国人的处事逻辑。

这方面韩国确实说到做到,2003年以来,韩国海洋开发机构就在我苏岩礁建立了所谓的“苏岩礁海洋科学基地”,这是一个在海底打桩支撑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一样的,而这个海上平台成为韩国霸占和分割更多专属经济区的一个借口。军事专家告诉记者,防空识别区是指一国基于防空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目的在于为军方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仍然属于国际空域,但划定防空识别区的一方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辨认对方战机的意图,从而确保本国领空安全。简单说,防空识别区就是为保护本国领空安全而在国际空域划设的一片管控、预警的区域。

相对于空域来说,海域在国际法上的划分是比较精细的,海洋可以划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公海,从领海基线向外扩展200海里,每个都界定的很清楚,但是全世界的空域的划分就非常简单,除了各国主权管辖下的领空外,就是国际空域,领空之外就是公空,防空识别区就是在领空和公空之间类似于毗连区这样一个缓冲区域,预警区域,但她还是属于国际空域,谁都可以飞行,而且现在的国际法中并不存在有关防空识别区制度的国际公约,也就是说防空识别区说到底还是一个国家单方面的行为,中国军机每年在东海北部地区飞行不下几百次,为什么偏偏这次韩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公布这么一则消息?非常值得揣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