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农闲时节演戏忙 戏韵悠扬淌乡间

2020-09-27 08:45    

舞台虽小,演出精彩。

认真上妆。

12月15日晚上6点至10点,渝水区罗坊镇黄花堎村祠堂就灯火通明,歌声飞扬,弹奏的、拉二胡的、演戏的、看表演的济济一堂,热闹非凡。是什么事,让这个寂静的小山村如此热闹呢?原来,村里请来了群艺采茶戏剧团的演员在那里唱大戏呢。

农民剧团,农民演员。

“太精彩了,很多年没看过这种戏,真希望每天晚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戏。”村民胡贡廷告诉记者。20多名演员中,有7名演员是本村爱好戏剧的村民,熟人相见,分外开心。

一边候场一边听戏。

20多年前,黄花堎村就成立了业余剧团,延续至今,他们依然保持着农忙耕种、农闲演出的生活方式。如今虽然会唱的人少了,但村民对采茶戏的热情,依然不减。

台上演的动情,台下看的认真。

演出的剧目也丰富多样,有“家财万贯”“黄金宝带”“莲花庵”等。演员们还可以根据村民们的喜好,改编老剧本,增加新的内容,满足需求。比如,在“家财万贯”的戏剧中,有村民认为结尾主人公的嫂嫂由于秉性狡诈狠毒要被雷劈死,太过悲剧。于是演员们立即对戏剧进行改编,把结尾改成主人公和嫂嫂通过亲人讲和、促膝长谈,最终冰释前嫌、重修于好,一家人和和睦睦。精彩纷呈的演出让村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也吸引了邻村老少前来观看。小小的戏场被挤得水泄不通,不时传出村民热烈的掌声和喜悦的笑声。

在家的村民都来了,甚是热闹。

村里的一位老者说,村民们非常喜欢看戏,每年12月份至来年开春,黄花堎村都会请来艺术剧团的演员演戏,既给农闲的日子增添了娱乐色彩,丰富了大家的生活,又传承了传统的民间文化。

戏中滋味,各有不同。

据悉,自2013年11月我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全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资金投入,通过成立公共文化示范村、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和扶持民间剧团成长等方式,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不仅活跃了群众文化,还培养了一批基层文艺骨干,给老百姓增添了无限欢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