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清涧文旅融合助力脱贫

2020-09-27 10:46    

笔架山生态园

红枣系列产品

清石黄河大桥

太极湾圣境

黄土派画家来清涧写生

象鼻山

“沿黄路修好了,旅游景点也打造好了,来我们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在自己家门口就可以赚钱了!”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畔村的村民赵开荣高兴地说自己办起了农家乐,现在不用出去打工也可以赚到钱。近年来,清涧县立足生态、历史人文等要素,紧紧围绕“举红色旗、打文化牌、走生态路”和“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共建理念,积极促进旅游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并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A、打好“文旅联姻”组合拳

清涧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漫山遍野的红枣林、形态万千的自然风光、气象新奇的黄河景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沁园春·雪》的诞生地、著名作家路遥的故里……这些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正是清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支撑和灵魂,只有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给“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基因”,才能真正成就文化旅游产业。在打造旅游项目建设中,该县让“文旅联姻”,围绕历史人文、陕北民俗、红色革命、路遥文化等内容,在“接地气、聚人气”上做文章,不断丰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其文化品位。同时,通过道情、话剧等演艺活动来展示民俗文化、还原历史真实,通过书法、摄影等文艺比赛来讲述和记录历史风韵、特色美景,切实讲好“清涧故事”、传播“清涧声音”。此外,努力把北国风光景区等地打造为人才孵化基地、艺术展示基地、体验创作基地,推进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深度融合。

今年,该县结合清涧起义90周年,举办了第一届红枣文化旅游节。10月11日,清涧县太极圣境景区被授牌国家AAA旅游景区,这标志着太极湾成为清涧县首个3A级景区。

B、打造“全域旅游”产业链

清涧县以清辛路和沿黄路、242国道和205省道为“藤”,以沿线美丽乡村为“叶”,以各旅游景区景点为“瓜”,串点连线,形成立体的、多种体验模式的全域旅游线路,以全域旅游带动城乡发展,着力实现富民强县。

该县围绕“东线一日游”和“西线一日游”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已累计投资3亿多元。目前,高家洼塬藏雪楼主体工程内外装修已全部完工;诗词馆工程主体已完成,现正进行室内外装修工程;主题广场建筑物主体已完成,正在进行粉刷和处理顶部;路遥书苑室已竣工并顺利通过验收,于今年6月17日正式开馆接待游客;黄河太极湾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商业店铺、餐厅、公共卫生间的建设;王宿里民俗文化村项目的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厕所已基本完工,停车场、民俗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中;清涧县无定河曲流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陕北民歌博物馆和高杰村民俗文化实景园四个新建项目,正在办理各项前期手续。

为了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景点与交通干线连接线、全县旅游大环线的建设改造,清涧开辟了通往景点的旅游专线,使景点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先后贯通了黄河大桥、沿黄公路(清涧境内)、清辛二级公路、242县城过境公路等4个重大交通项目,旅游交通瓶颈得以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出行环境,促进了全县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了优先解决游客吃住需求,该县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完善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县城小吃一条街,在完善好“吃、住、行、游、购、娱”服务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商、养、学、闲、情、奇”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工作,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真正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舒适、游得畅快、购得满意、玩得尽兴。

接连几年,清涧县文化旅游产业在景点打造、底蕴挖掘上取得新成绩,连续获得“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等奖项。

C、振兴沿黄生态经济带

近年来,清涧县利用黄河沿线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特色农副产品,打造特色彰显的沿黄生态经济带,助力沿黄地区脱贫工作,促进区域全面振兴。

清涧县境内沿黄公路经该县石盘便民服务中心、高杰村、玉家河等镇,南与延安市延川县相连,全长89公里,于今年8月28日正式通车。沿黄公路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清涧群众的出行,同时,促进了产业发展,是一条产业路、旅游路,更是一条脱贫致富路。

该县玉家河镇北山里村过去环境闭塞,交通不便。如今,穿村而过的沿黄公路彻底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里60多岁的梁贺荣靠养牛为生,他切实体会到了沿黄公路带来的好处。梁贺荣激动地说:“现在路修好了,我买卖牛方便得很,牛饲料直接就可以送到家门口,以前下了雨道路泥泞,现在下雨天也不会行路难了!”玉家河镇贺家沟村村民白周荣说:“沿黄路通了后,现在经过我们这里的人有很多,以前烂在地里也没人要的东西,如今不需要出门就能换成钱,现在村里人通过向路人出售小杂粮、红枣、土鸡蛋等土特产,家家多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清涧县对沿黄经济带进行绿化走廊建设、文化旅游景点打造,改善了沿线4万多群众的居住出行环境,也给他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让沿黄经济带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带。

D、助力脱贫攻坚促致富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清涧很多景区周边的村民通过出售小杂粮、红枣、土鸡蛋以及开办农家乐等方式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该县高杰村镇高玉峰的小杂粮加工合作社里,专门雇用了周围一些贫困户,年近六旬的高月周自从合作社成立以来,他就在合作社打工,他说:“出远门打工离家远,人家还嫌年龄大看不上,现在这里的营生就是包装小杂粮,活不累,而且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清涧县文广局负责人说:“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了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也给全县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市场意识更浓了,产业发展模式变宽了,创业就业机会变多了,群众的文明素质提升了。”

今年,清涧县成立了乡村旅游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副县长韩秀晋任总指挥,由政府在景区门户区统一建设旅游商品超市,低价租赁给贫困户,从事石板画、枣木根雕、布堆画、剪纸、刺绣、秸秆编织品等工艺品和红枣、粉条、小杂粮等小包装特色食品的销售。还对贫困户进行民俗文化表演培训,在各景点进行大秧歌、陕北民歌、新老道情、陕北说书、踩高跷等传统民俗文化表演。同时,该县指定四名县级领导分别对袁家沟、高家洼、王家堡、王宿里、赵家畔等5个旅游村进行打造。此外,清涧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增收入、扩就业、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该县文广局负责人说,力争到2025年,清涧旅游将从旅游兴县迈向旅游富县,使旅游业成为清涧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