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心里想着说不要,嘴上却总在说“好”

2020-09-27 18:13    

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根本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任何一个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三毛

01

“拒绝的话,不知道如何说出口。”

和好朋友佳佳一起吃饭的时候,她中途接了一个电话,语气温柔,时不时地回答“我知道”“是的”,最后客客气气地挂电话,用了二十分钟左右。

我不由得揶揄:“哪个追求者呀?”佳佳说:“什么追求者,卖保险的。”这下轮我奇怪了:“一个卖保险的你都能聊这么长时间?很多人不管是推销商品还是约课程试听,听到来意就直接挂电话啦!”

“人家做电话销售也不容易,一天估计要被别人挂好多个电话吧,不忍心……”

“问题是你也不需要这个保险啊,不买,为什么不在一分钟内甚至更短拒绝他呢?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还可以多打二十个电话,说不定就有一单成功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你是耽搁人家时间,而不是人家耽搁了你的时间。”

也许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论调,佳佳愣了一会,有些茫然地说:“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我不知道怎么拒绝……”

佳佳这种情况,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

职场的新人,对于资历老的人砸过来的额外工作,总是不敢说不;

不喜欢那个追求者,也不是想享受被追求的感觉,但不好意思拒绝;

那件商品并不是心仪的物件,但导购特别热情,最后还是花钱买了;

好朋友约周末出去嗨,最近累只想一个人静静,但考虑再三还是去了;

合作伙伴邀约你一个活动,你实在不好说不,但最后打电话说临时有事……

对朋友同事陌生人都说不出拒绝的话的人,面对自己父母在工作生活感情上的安排,更是无法抗议,比如佳佳,周末就得去相两场亲。

02

受不了别人的拒绝,才不敢拒绝别人

我们自出生到成为一个完熟的社会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孤独的存在。相互协作协调,才能构成生活的有机整体,发出请求、要求,给予他人协作配合帮助,都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

但并不是每个要求都能出现在彼此合适的背景,情理甚至是时间地点下,才有了拒绝。所以拒绝的发生和接受,就是硬币的正反面,都是随机发生的。

但很奇怪的是,就算是性命攸关刀架脖子上,有的人也可以选择说不;而有的人,就算处于关系的上方,但拒绝一个绝对不合情理的要求,都如鲠在喉,把“不”字硬生生吞下。

出于一种下意识的对自己形象维护,又或者对人际关系的损伤,不敢拒绝别人的人,往往产生的负面情绪,给自己造成了双重心理压力——对请求的抗拒,对自己的失望,可谓内伤惨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佳佳的心理活动,就准确地表露了“无法拒绝”是一种认知失调:害怕说“不”的人,是以自己为主观蓝本来看别人的心理投射:拒绝别人,未必就会伤害别人;本质上是自己内心受不了被别人拒绝,认为别人受不了拒绝,而不敢拒绝别人。

03

不敢拒绝的背后,很多是来自童年的原始创伤。

当孩子出现儿童叛逆期,也就是父母最头疼的时期,孩子会不停地用“不”来为自己争取一切的主动权的时候,像是就要和你对着干,其实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开始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会放手让孩子尝试,当“不要”“不许”“不行”“不可以”成为了高频出现的字眼,甚至是非常暴力的制止,那么在要求和有可能出现惩罚之间,“不”字成为了一个敏感的阀门,让人在服从和抗争之间焦虑不已。

个人的自我意识成长中,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认可和尊重,找补的心理和内心的不安全感会使人下意识产生“讨好他人”的举措,用于在社交中获取一定的地位,免除掉不被认可的焦虑。

但是,讨好他人通常就意味着压抑自我、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这与个人独立精神,界限感又发生冲突。为了不想失去他人的好评和好感,这种矛盾就变成了越来越重的负担,也让别人逐渐对入侵你的个人界限逐渐扩大。

到最后,许多人只有用生性善良的说法,来安抚内在那个受伤的自己。

04

有技巧的拒绝,会让你轻松很多

当然,在这个讲究团队精神的协作社会中,一味拒绝或者不拒绝都不会让社交变得更好,因为接受和拒绝的警戒线通常是动态调整的。对于不习惯拒绝的人,可以用下面一些社交技巧来逐渐过渡,慢慢达到平衡的状态。

●)合适的场合拒绝

尽量避免公开场合,在私下的场合,没有第三者在场,或者是电话中,确定自己不愿意不需要的事情,可以迅速拒绝,不要试图解释太多,会让对方误会你还留有余地,浪费彼此的时间精力。

●)态度温和,先肯定再拒绝

被拒绝自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温和的态度会降低对方被否定的感觉,也能减轻自己的愧疚感,比如佳佳直接说一句:“感谢你的提醒来电,但我确实不需要,祝你好运。”来结束这种消耗彼此时间的对话。

●)贬低自己,以退为进

如果不愿意直接否定对方,那么可以使用适当贬低自己来平衡对方落空的期望,毕竟是对事不对人。不能直接说“我帮不了这个事”可以说成“我在这事上实在是不擅长”。

●)借力他人他事拒绝

借用的时候同时表达歉意,让对方知难而退,比如“我XX不允许……所以实在特别抱歉”或者“我知道你需要,但是XX有交代……”让别人明白你不是单方能够做主,再纠缠也没有作用。

●)用留白术给双方余地

听完对方的请求就马上拒绝,这种杀伤力太强,特别是在比较重大的请求的时候,在安静认真倾听对方的要求后,用短暂沉默的时间留白,足够让对方知道你的为难,有时候对方自己就直接取消请求了。

又或者把拒绝延迟,不要当场给答案,说“让我回去好好想想”或者是“再电话联系”,降低对方的期望值,但不能拖延,让对方等太久,弄得双方不愉快。

拒绝的实质,建立在了对自己能力的明晰和尊重上,也是自己与他人之间舒适界限的常规动作,舒适的社会关系,从这里根植。

- END -

蔡尖尖 | 初心客厅专栏作者,多家公号专栏作者,尖尖而立,保持独立思考。 内容版权均归初心客厅所有。

标签:想着 心里 不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