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文艺|冬 至

2020-09-28 06:23    

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尤其要从孩子做起,引导他们放下手机,远离网络游戏,走近圣贤,走进经典,走进自然,深入乡村和民俗。

文| 张忑侠

当雪花莹莹飘落,当街道商场伫立壮硕喜气的圣诞老人庆贺圣诞,招徕消费者尤其是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时,还有多少人记得冬至?记得这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节日!你可知道,这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已在这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长绵延了3000多年。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本是我国农历一非常重要的节气。它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一般都在公历12月21日或12月22日,最初源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就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位置,定为土中。这一史实,已被载入典籍,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活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一种节日。从宫廷到民间都十分重视,自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记载:“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目的是祈求消除国中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死亡。《史记·孝武本纪》说:“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后汉书》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还要挑选“能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冬至作为祭天祀祖日,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要向已故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称作“冬至郊天”。

可见,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据现代科学测定,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左河水诗“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写的就是冬至情景。所以俗语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日也是“数九”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有歌谣流传:“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而伴随冬至的祭祀活动,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节庆名吃。

北方人冬至吃馄饨:相传汉朝时,匈奴人骚扰北边,其部落首领浑氏和屯氏十分凶残。百姓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屯”音,称作“馄饨”。恨以食之,以求平息战乱,过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天,后来家家就在冬至日吃馄饨。

河南等地冬至吃饺子,这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留下的。他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恰逢天雪酷寒,见南阳白河两岸乡亲衣不蔽体、耳朵冻烂,就叫弟子在南阳东关搭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煮熟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再煮成“驱寒矫耳汤”给百姓吃,乡民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捏冻耳朵”吃,称“饺子”“扁食”,又传歌谣:“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

我国台湾至今还有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等象征福禄寿的动物,分层蒸熟来祭祖。并大摆宴席,开怀畅饮,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为“食祖”,以示不忘“根”。

冬至也是思念的节气,古人冬至就有全家团聚的习俗。唐代诗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诗云: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啊,年终岁末,数九寒天,本应游子归乡,远人回家。

如今,冬至习俗已传承3000多年,冬至美食也成为人们喜爱的特色小吃。高铁沟通大江南北,地暖输送长城内外,思念已不再遥远,关爱让冬天不冷。冬至自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尤其要从孩子做起,引导他们放下手机,远离网络游戏,走近圣贤,走进经典,走进自然,深入乡村和民俗。

让我们一起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让传统节日深入人心,让心灵回归,一起重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标签:文艺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