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视 >正文

《亲爱的客栈》成最耐看慢综艺,后期制作功不可没?解密这支王牌后期团队

2020-10-03 14:36    

看电视《亲爱的客栈》成为今年第四季度慢综艺中的佼佼者,后期制作团队BKW功不可没,他们用自己的电影制作工艺和专业度不断定义着行业的标准和方法。揭秘BKW后期制作方法论。

四季度,慢综艺是这个行业绕不开的话题,随着三档同类型民宿类慢综艺的先后开播,将这一话题再度推向了风口浪尖。

《亲爱的客栈》率先开播,也率先收官,一定程度上定义着此类节目的样貌和走向。事实上,三档节目各不相同,从选题到选人、从内核到气质都不尽相同,但目前来看,《亲爱的客栈》从收视率、市场占有率、节目内容到精神风格上都毫无疑问收获了最广泛的好评和喜爱。

人们再次被湖南卫视团队对此类节目的把控力所惊叹,但事实上背后的后期制作团队对节目的定位和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用“王牌”来加持,足以说明这家王牌后期团队的实力。

众所周知,对于偏观察类的慢综艺来说,后期制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要更关键,从偏生活流的海量素材中梳理出线索、定义出风格、讲出吸引耐看的故事,是后期制作要做的工作,但好与坏就得见真本事了。

BKW便是这档节目背后的制作公司,尽管一向低调,但这支团队却被行业广为熟知、称赞。他们操刀制作过的综艺项目叫得响的更是不少,从《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开始就以力挽狂澜的姿态而走红于业界,到《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全员加速中》《王牌对王牌》《非凡搭档》《极速前进》以及到如今的《亲爱的客栈》。

BKW是真人秀后期制作最早的入局者,也是各一线卫视的御用团队,他们用自己的电影制作工艺和专业度不断定义着行业的标准和方法。

走心和耐看是《亲爱的客栈》带给观众的一个重要观感,尽管从节目属性上来讲,本身并没有多少戏剧冲突的爆发和矛盾的设置,但很多时候观众并不会觉得无聊,反而在温和的情境和细碎的日常中感受到了力量,一种情感和源自内心深处的共振。

事实上,每个后期制作团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方法论,因此每一档节目也都或多或少地带着属于这个后期团队的风格和质感,《亲爱的客栈》之于BKW来说也是如此,在这档节目中,这支后期也将自己在这个时期里对真人秀、对慢综艺、对人物关系、对社会生活的理解置入了节目当中,让这档节目以浓浓的BKW的标签而继续收割着观众。

那么BKW到底使用了哪些高级的玩儿法,让节目呈现出如今的样貌和质感呢?这背后的一系列方法论,值得探究和思考。

没有内涵的真实情感是空虚的

BKW总经理徐冰介绍:“同样是一瓶加糖、加碳酸的饮料,但可口可乐为什么能受到年轻人追捧?可乐味现在谁都能仿制,但里面的精神价值是无法替代的。人的情感也一样,如果人物关系空虚、或油腻,就会畸形,变成怪胎。相信没人愿意花时间坐在电视机面前去忍受一个怪胎式的真实情感。”

在缺乏强烈戏剧冲突和矛盾设置的情况下,《亲爱的客栈》为何依旧能够给人一种“耐看”的观感?或许与其所走的情感路线不无关系,十二期节目始终行进在既定的情感主轴之上,最终引领大家开启精神层面的探究。

情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情感表达必有其精神的内涵和动机,在适当情境下触发,不矫揉、不做作、不生硬、不片段地将情感从客栈的日常中提炼出来,这正是BKW在这档节目上所采用的底线,善于用剪辑讲故事是BKW这支团队的特质,但这档节目中同样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从节目紧扣的精神主题入手,找到了“本”和“源”,情感的归集便有了路径,一个个日常的图景便追随情感有了各自的“归宿”。

基于正常人情感逻辑的内容构建

“用创作者的判断和手,把内容还原成熟悉的情感逻辑,或正常人的情感逻辑。讲人话,说人事,就不会散。”徐冰说。

节目在选人上首先完成了对整个主题和内容的规定性,选取结婚十年的刘涛、王珂夫妇,超长恋爱期的阚清子、纪凌尘情侣和感情尚无着落的陈翔作为特征人群的代表,辅以易烊千玺、杨紫等见习店员和多组入住客人,多视角展现了大家对“爱”这个主题的认识和体悟。

徐冰说:按照现有素材构建内容简单,难的是围绕“爱”这种宏大而概念化的主题凭空构建。BKW在这档节目中做到了,在主题下之下捋清了各自的情感逻辑。

例如:节目一开始就展现了回甘夫妇(刘涛、王珂)在开启客栈的20天“慢生活”之前,本来拥有的结婚十年却每年只有相见15天的窘境,共处20天对这对夫妻来说可遇不可求的“很丧”的开端,那么这20天里这对夫妻找到他们增进感情的方式,自然就成为了观众的看点,也成了节目要揭开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这个核心,他们日常的扫地做饭、迎来送往便有了支撑,内容构建便有了其内在的逻辑。

单期节目主题化

陈可辛的电影《亲爱的》有强烈的事件主线,而这部《亲爱的·客栈》起初只是大量的日常琐碎。没有激烈的游戏挑战,没有编剧的剧情介入,基于日常生活的慢综艺将情感与人生缓缓道来。但因记录的是琐碎日常,难免造成重复零散的观感。对于仅有三组固定嘉宾的《亲爱的客栈》,如何每期都作出新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剪辑的做法是将“爱”这个大主题做一个体系的拆解,每一期聚焦“爱”的一个层面,用情节、时间来推动诠释。

如讲述刘涛、王珂的情感故事的《亲爱的·我们重新出发》、《亲爱的·对不起》、《亲爱的·十年》;讲述陈翔分手事件的《亲爱的·你不孤单》;讲述阚清子、纪凌晨求婚的《亲爱的·要等多久》;讲述客栈经营的《亲爱的·请多指教》、《亲爱的·一对一》、《亲爱的·轮岗继续》;讲述佩佩姐到来的《亲爱的·好久不见》。

通过12期的娓娓道来,观众与节目就“爱”的主题,在各个层面有了心灵的交契与情感的碰撞,营造出一个关于“爱”的完整氛围。

动画承担叙事,开始脱离肤浅

BKW后期制作总监戴鑫介绍:“《亲爱的客栈》中的动画脱离并超越了常规综艺动画插图式的简单描绘制作,而是拿出动画片制作的诚意来赋予动画重要的叙事性功用,动辄几十秒的逐帧动画也开辟了综艺动画的先河。”

少而精的动画运用,承载起节目更多的情绪和意义,这点在第二期《亲爱的客栈》中就显露了端倪,长达45秒的动画“易烊千玺画羊”用梦幻的画面、俏皮的音乐勾勒了这位翩翩少年性格上的认真和内向。此处精准的动画运用,也表明了BKW对于客户关黏度的主动考虑和关切。

不出所料,此动画一出便迅速抢占热搜,引爆了话题场。此后,第三期“陈翔落水”、第七期“王珂独白”、第十期“王珂刘涛婚纱照”等动画更成为了当期节目的情绪最高点,或是对终极答案的诠释。好的动画运用不是画蛇添足,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种更意蕴丰富的表达,这正是BKW在动画运用上的方法论。

大胆引入电影化的叙事结构

打破叙事时空、创新叙事结构

“无所谓大胆不大胆。作为一个职业剪辑,只要拿着素材,就意味着必然要讲故事,不讲故事剪辑就失业了,看直播就好。怎么打破、怎么解构?都是靠小时候写作文打下的基础,有了基础才能驾驭故事。就如同一件事,天天看一篇同类型的作文,会不会抓狂?”戴鑫说。

细心的观众在节目观看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些“奇怪”的时间顺序产生质疑,“王珂刘涛的结婚十周年为何讲了3期?”“上期老纪说下期剪头发怎么还没剪?”“清子衣服怎么瞬间变了?”等问题出现在弹幕,这种打破时间顺序进行内容建构的方式在很多真人秀节目中并不多见。

而BKW在这档节目中恰恰大胆地启用了这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和剪辑手法,以主题去建构内容,而不做简单地流水线式的记录。实际上,这种非线性叙事结构和剪辑手法在上世纪90年代被电影导演们广泛偏爱,代表影片数不胜数。而这种叙事方式并不是BKW的首次尝试,早在另一档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中,就运用了类似的剪辑手法。

《亲爱的客栈》第九期和第十期的大胆编排,其实是为当期主题的表达完整性和情节整合的合理性服务的。素材分散在连续4天的拍摄中,全靠剪辑将素材归类整理到两期的主题下,再进行有机勾连,如果按照时间轴进行线性叙述,就破坏了观众对单期情感议题的完整思考,也弱化了情感表达的深度。

脑洞大开的特效让节目“笑”果凸显

后期制作往往会被打上“脑洞爱好者”的标签,如今在业界拥有最好口碑的BKW也非常善于特效的运用,但这种有如开脑洞的创意特效在节目中的运用跟动画一样,贵精不贵多。

高级的特效从来都是在需要提高娱乐效果的节点,会发现特效的出没,它们没有早来一步,也没有晚来一步,正好踩住情节或情绪的点,让人会心一笑。作为一档“慢下来”去细品生活,静下来去体悟情感的节目,温馨平淡的主氛围下,点缀几个“笑”果,才会让节目更显质感。

恰到好处的配乐独立出来也是主角

说到《亲爱的客栈》使用的配乐,单独汇编成册的话足可以出一本“格调音乐大全”。弹幕大军时不时的“求配乐”,说明这些镜头与音符的黏合发挥了它的神奇效用。

那些自带情绪的音乐游走在节目的每一个“字里行间”,与视觉共同完成着一次次情感的表达。无论是清晨草木醒来的舒缓民谣,还是划开平静湖面的交响,亦或是入夜围炉夜话的田园诗歌,它们或清新婉转、或激昂奋进、或深情悱恻像一位高手,将情感演绎得恰到好处。

可以看到,正是在如此不断的探索和打破当中,让一档看似柔和的慢综艺也具备了极强的叙事张力和情感力量,而这种力量很多时候比所谓的冲突和热闹更强大,因为它往往能够直指人心。

而BKW出品的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能够带上属于自身的气质和烙印,与整个团队对于此类节目的理解以及讲故事的方法和能力不可分割,也让他们成为行业内广受追捧的一支团队,也成为年底各大颁奖典礼上的常客。而他们对于真人秀制作的理解和探索还在继续。

深度行业透视、独到客观评论、新鲜内幕资讯

广电行业、文娱产业资深媒体人运营打理

看电视,就是要做有品格、有思想、有见识的内容行业自媒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