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再也不用爸妈催促,让孩子自主练钢琴,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学习!

2020-10-09 15:36    

每天练习(乐器)的时间应该随着每个人的体力、精力而定。最重要的是身体不觉得疲劳,提倡身体放松,精神集中地演奏音乐。 ——20世纪著名钢琴家 克劳迪奥·阿劳

作者:Jane

家有琴童的家长,要么整天催催催,要么循环“河东狮吼”的血泪史模式。看到孩子被逼得极度痛苦的样子,又常常懊悔不已。钢琴简直不是一个乐器,而是一个“亲子烦恼催生器”。

为了督促女儿练琴,我也算使出了浑身解数:请她做我的钢琴老师;带她去听音乐会;一起收听古典音乐节目……然而,孩子依旧我行我素,而我时常还是常常忍不住吼她去练琴或者拿出自己嫌弃的“威胁式”教育方式——“你再不练琴,我就……”来掩饰我的无奈。

两个月前,几位宝妈搭伴带着三个孩子去听英国钢琴家Will老师带来的《钢琴解剖课》,其中两个孩子都在学钢琴,另一个从未学过。演奏一开始,孩子们都被Will老师的表演吸引了,不一会儿,两个琴童就开始有点不耐烦了,不断问我“什么时候结束?”“还剩多长时间啊?”“我想喝水,吃零食……”而另外一个宝宝则全情投入地观看了整场演出。

这场演出确实精彩,然而两个琴童的表现却让我陷入深思,为什么学过钢琴的孩子对钢琴表演的兴趣反倒不如没有学过的孩子?我们让孩子学琴到底为了什么?是学会几十首曲子在关键时刻炫技还是让孩子真正感知音乐之美?催促的确让孩子乖乖坐在了钢琴前,付出的代价却是孩子天生的专注力?!

激发孩子的自主学习力是教育者的使命。如何调动孩子的主动性?如何从不断催促转为孩子主动练琴?最难得的莫过于静下心来和孩子平等探讨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并坚决实施。两个月以来,借助如下分享的PDCA四步法,我从未再催促孩子一次,她练琴的主动性大大提升,还把钢琴课列为下学期要继续学习的首选。如下就是我的PDCA(Plan-Do-Check-Act)四步法,分享出来,期望带给更过琴童家长以启发:

1. Plan(P)做计划

选择双方都放松的时间段,备好彩笔和纸,和孩子一起探讨让彼此感到头疼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逐一画出来,建议由孩子执笔画,父母加上注释即可。然后和孩子探讨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尤其要鼓励孩子多发表意见,让孩子逐一将这些解决办法用画和写的方式记录下来,为每一项解决方案确立一个负责人。

如下是我和女儿列出的让我们头疼的问题:①我经常大声催促她去练琴;②她洗碗时连续摔碎好几个碗,我情绪大爆发;③每天上学前因为时间不够用,只能给她扎一个普通的马尾辫去上学。④我们担心她感冒,经常命令她在家穿厚厚的长裤。这些问题见下图。

考虑到优先级,她优先选了问题③,尽管和我焦虑的问题①不一致,但我充分尊重她的想法,和她一起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三个小方案,包括:睡前把第二天穿的衣服叠整齐;全家人都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早晨起床后优先洗脸刷牙。

轮到我了,我优先选了问题①,她也积极地参与到了改进方案的讨论中,她说要养成练琴的习惯,希望我停止近乎训斥的提醒和督促。至于如何养成习惯?由于她是个小馋猫,因此我建议每次吃东西之前都先练琴,她欣然答应,在下图中看到一堆她平常爱吃的东西就是这个原因。同时,她提出,如果能把第三本钢琴教材弹得很熟练,希望得到一份礼物,我也爽快答应。并且把这三个计划都画了下来。

2. Do(D)实践

制定完计划,双方都要严格实施。对于责任人是孩子的计划,切记不要提醒他去完成,否则就是把刚赋予孩子的责任又抢了回来。

问题③的方案都是她想出来的,执行力超级棒。而问题①钢琴这一项,定好计划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她都没有丝毫要练琴的动静,我心里突然着急起来,担心没有了我的提醒,她恐怕再也不碰钢琴了,但我还是强忍住自己的焦躁,我知道自己一旦开始再次提醒她,就意味着我又一次把刚刚给她的信赖和责任又夺了回来。

第四天晚上,她上完课回来,突然开始练起钢琴来,一坐就是将近一个小时,直到我们说服她该睡觉了,她才肯罢休。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提醒,她都会去主动练琴,有时是清晨上学前,有时是晚上回家后,大有“意犹未尽”之势。

3. Check(C)检查

PDCA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方法论,很多企业再实施过程中往往都做了很大的计划(Plan),很小的落实(Do),没有检查(Check),而后续行动(Act)早已演变成了放弃(Abandon),虎头蛇尾。为了不让我们的实践步入这个死循环,我及时和孩子进行了检查。两周以后,我们逐项核对实施情况,做得特别棒的地方及时肯定,并探讨可以进一步提升的行动方案。

4. Act(A)行动,再努力!

依然和做计划时一样,鼓励孩子多发表她的意见。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们会自觉实施他所参与制定的计划。

这一次,我们加入了新的方案:

① 每次她弹琴时,我尽量在身边陪伴她一会,并分享我我的试听感受。有时,我会描述一个场景,有时我会用一句话不同层级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我的感受。

② 记录每次听她练琴的感觉,比如第一次像切菜,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往外蹦,第二次像两岁小孩子唱歌,可以唱出一两个完整的句子,第三次则像小河流水一样流畅了。

③ 继续每天晚上的弹跳组合,她弹琴我跳舞或者我弹琴她跳舞,既开心又锻炼身体。

④ Angela(女儿的英文名)钢琴冬令营面向全家开始招生,每节课收费5元,我已经报名啦!

如今,我们的努力还在继续,清晨用音乐代替催促声叫醒孩子,睡前故事时间分享一些音乐家的趣事,比如小泽征尔识破了琴谱中的错误,委内瑞拉的天才指挥家杜达梅尔……

前苏联教育学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可以涤荡心灵,给受伤的人以慰藉,给自卑的人以信心,给失落的人以勇气!给平淡的生活带来愉悦,给年幼的孩子彩色的童年!

作为父母,在孩子的音乐教育方面,我们能给孩子最大的帮助,莫过于借助我们的智慧,帮助孩子感受音乐之美,感知生活之美,去探寻她热爱的、会让她不知疲倦地去投入、去成就的事情!祝愿我们在陪伴孩子学琴的路上,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