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情感 >正文

保护孩子不受虐待,我是这样做的……

2018-04-10 14:53    

即使在自己状态最差的时候,

也保持着清醒冷静,

既不盲信,也不盲从,

而是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

从而给了儿子一个最好的起点,

成就了现在最好的他。

这几天被虐童事件刷屏了,每一条评论都戳心,尤其是当了妈的人,监控视频里的每一个细节,都足以义愤填膺。

我被问到很多次:怎样才能保护孩子远离无良的老师不被虐待?

相比指责和谩骂,我更支持这样的思考:不把孩子送进狼窝,才是每一个妈妈该做的。事后追责,无论惩罚多么严厉,都无以弥补孩子已经受到的伤害。

曾经,我的孩子也是一只弱小的兔子,该把他送进哪里,也是深深困扰我的难题。

但是,我做到了,不但让他远离了虐待,而且给他找到了比我更爱他的老师,让他人生的起点,浸润在爱中,从而成长为阳光健康、温和有爱的少年。

1

那一年,我很穷很穷,穷到生存都成问题,每天想的就是怎样活下去。但我依然在他满周岁的那一天,带着他离开了家乡,踏上未知的旅程。因为,我不希望他在怜悯和施舍中长大。

走出来的第一步,就是找工作,而工作的前提,就是安置好孩子,给他找一家能让我安心工作的托幼机构。

一岁的孩子,刚刚能蹒跚前行,自理能力几乎为零,哪家机构能收他?这是我听到的统一答案,其中包括好心的劝告。

但是,不去试怎么知道呢?不尽力怎么就轻言放弃呢?

那还是个没有网络的年代,我以扫街的方式敲开了一家又一家幼儿园的门,收到了无数冷漠的拒绝。在我决定再被拒绝就下跪哀求时,我敲开了一扇通往天堂的门。

迎接我的,是一张年轻的脸,脸上充盈着和善的笑容。她把我迎了进去,让我能在温暖的室内,和她平静交流。

那一刻,我深信,她是个内心有爱的人。

我把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然后,我把孩子交给了她。

现在想想,真应该感谢那些冷漠的拒绝,如果她们只看重园费而接收,我就把刚满一周的孩子送进了一个冰冷的世界。

2

一年后,我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因为一次机缘,我从县城到了省城,面临的第一件事,又是找托幼机构。

这个时候,我有了选择的机会,虽然孩子也才两岁,但被接收的机率大了很多。

在收集信息阶段,我了解到了很多名园,从资料上来看,闪着光环,充满了诱惑力。比如来头很大,市属、区属或教育局直管;比如有多少先进的硬件;比如有多少拿着高级职称的老师……

看到这些,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可是,当我走进去,短短地交流,我就失望而归。因为,接待我的,是一张张说着官方语言的脸,从她们的脸上,我没有看到爱。

一个人是否爱孩子,是全都写在脸上呈现在语言里的。即使内心有多焦躁,只要聊到孩子,目光就变得温柔,语言就变得平和,这样的人,才可以放心把孩子托付给她。

我的目标很明确,我不要孩子学会了多少特长,不要孩子能说几句英语,我只希望给他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于是,我改变了方向,把光鲜的托幼机构都拉入黑名单,转向藏在社区居民楼里的小机构。

3

我很幸运,只敲了一家的门,就为我的孩子找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

这是一个年近五十的女人,在见到她的第一刻,我觉得我看到了梦想中的妈妈:慈爱,柔和,说话轻言细语,每个字里都充盈着爱。

我们的交流很愉快,话题都围绕孩子,我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我的现状,包括单妈,包括经济基础差,包括工作忙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她给我说了很多孩子们的生活细节,带我看遍每一个角落。那是两位母亲的交流,整个过程,温暖得像冬天的太阳。

我们约定的是:全托,正常情况下周五接周一送,如果周末加班,提前告知,她会把儿子带回家。

每次周五去接,她都会给儿子洗好澡再交给我,说:你那么忙,就不要给孩子洗澡洗衣服了,把时间留出来多陪他玩吧。

那时候,我的状态很不好,经常发无名火,失控的时候特别暴躁,常常把儿子吓得躲在墙角哭泣。

若干年后,接触了心理学才知道,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妈妈妈情绪有多重要,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

不幸的是,在儿子最需要爱的时候,我是个内心坚硬冰冷的妈妈;

幸运的是,在儿子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为他寻找到一位内心有爱的老师,代替我给了他最温柔的爱。

儿子在这里呆了四年,从两岁长到了六岁,该入学了。

那一天,这位像妈妈一样的园长,给了我一张纸条,要我带着这张纸条去找旁边小学的校长办理入学手续。

事后我才知道,按照正常规定,我的孩子不能入学,因为未满六岁,更因为我们没有当地户口。

可是,就凭那张纸条,我的孩子顺利入学了,并在这所同样有爱的学样度过了六年愉快的小学时光。

4

昨天中午,我详细了解了虐童事件的始末,知道这是携程为解决双职工的带孩子问题而开设的内部亲子园,并且托管给了市妇联下属的一个专为儿童服务的民非组织。

一个是名企,一个是深受女人依赖的娘家,一个是有名的公益机构,来头不可谓不小,这样的亲子园,很多家长会削尖脑袋把孩子往里送。

可是,又有几个妈妈去和老师进入过深入交流?把一个孩子全权交托给陌生人,难道不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吗?

回头去看,我很庆幸,即使在自己状态最差的时候,也保持着清醒冷静,既不盲信,也不盲从,而是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从而给了儿子一个最好的起点,成就了现在最好的他。

也谨以此文,感谢生命中遇到的那些贵人,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带给了我和我的孩子太多的温暖和关爱。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