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动漫 >正文

中国动画片只适合小孩看?如果还认为是,那无疑就是一枚蠢蛋!

2020-10-09 19:10    

欢迎收看最新一期的拾部次元,这期节目同样是拾部君精选的问答栏目。废话就不多扯了,毕竟本篇文章的正文可是有点儿长的,我们马上进入主题吧:问题

想来,这应该也是许许多多“不爱看”动漫的人,曾经不少于一次发出过的诘问吧?

下面拾部君就好好的给你们解答这个问题。解答

你好,在拾部君看来,中国的动画片在前些年确实是存在“低龄幼稚”这样的表现的,但若果今天还用这样的标签来代表中国动画片的话,那拾部君会认为,这只是你的偏见和无知罢了。

下面拾部君给你简要的梳理一下,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1.在上个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动画片曾经迎来过一次黄金的发展岁月。

同时期产出了诸如《魔方大厦》、《黑猫警长》、《邋遢大王》这些即使在今天回看都仍然耐人寻味的高质量动画。

这样的黄金时代是与当时的国产动漫市场的运营背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当时的动画制作并纯粹依赖于市场用户的需求,都是经由上级拨款,交由各大动画制作方来按指标完成制作的。加之艺术创作人在先前的岁月也受到了难以想象的创作压制,于是乎,当他们得到这样机会的时候,就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自己的动画作品上了。

看看我们故事大王“郑渊洁”大师的《魔方大厦》这部作品,说是改变自自己的连环漫画,实则内容却是大相径庭的。

而这也导致原本制作完成的26集动画(魔方共有26格,每一格一集),后来却因为剧情中饱藏了对社会现实的极剧讽刺,被迫裁剪至了10集。也正因为这件事情,《魔方大厦》是否拥有结尾这一讨论,已经成为了网民们口中的“曼德拉效应”传说了。

不管如何,那个时代无疑是国产动画的黄金岁月。2.迈入千禧年开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可能到15年前后吧),中国动画的侧重都在“低龄化群体”。

一来是市场经济开始蓬勃发展了,动画制作的要务也从指标式指导,转变成了市场式指导了。

看看在1中陈述的动画结局,辛辣讽刺的虽然耐人寻味,但却是会遭封到被封杀的结果啊。现在创作自己要自己掏腰包了,制作方又怎么会冒这个风险呢?加之,上一辈的大人,有多少是看动画的?即使是《魔方大厦》这样的杰作,看过的大人也是寥寥无几吧。

基于这个现象,拾部君经常会对身边的朋友道出这样的一个看法:上世纪90年代的动画确实灿烂,可惜根本就没有市场(小孩不敢看,大人不爱看),好听一点,这就是艺术的展现,难听一点,这就是艺术家的无度挥霍,是一点都不接地气的。

所以说,在千禧年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低幼的国产动漫市场侧重,其实是一种很贴合现实人群需求的改变来的,这并不是坏事。

可以说,也正因为这十多年的低幼侧重,使得国产动漫市场得以培育出一大班优秀的动画制作人出来,使得他们在如今社会舆论权利逐步放开,曾经的小孩也逐步成为社会主力消费群体的当下,创作出许许多多的优异且卖座的作品。

3.近几年,国产动漫市场正在百花齐放。

看看《一人之下》,看看《狐狸小红娘》,看看《大圣归来》,看看《大护法》,再看看剧情有点龌蹉,但画面也不得不让人叹服的《大鱼海棠》。这些动画都印证着国产动画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趋势。

若果面对拥有如此之多优质作品的国产动漫市场,依旧呼喊着“低幼”这一标签,这还不算是偏见,那还算是什么呢?

记得,“低幼”是如今国产动漫市场的某一细分类目,而不是全部!

关注【拾部次元】,回复“动漫”,获取最新漫评文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