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千万别这样给宝宝喂饭,严重可能致命!

2020-10-09 21:12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上海一位奶奶,因为孙子不爱吃米饭,所以,每次都将饭嚼碎了再喂给宝宝。

儿媳抗议多次无效,反而引起各种家庭纷争。

然而不久之后,这个年仅7个月的宝宝感染口腔中的病毒,全身出红疹和水疱,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很多育儿专家都会告诫父母,千万不要对宝宝嘴对嘴喂饭。

可是,在很多老一辈人心里,嘴对嘴喂饭宝宝更易消化,而且自己以前就是这么带娃的,什么事都没有,就现代人矫情!

不管有多大纷争,麻麻们,这个原则不可妥协!

嚼食喂养,有可能危害宝宝生命健康。

成人口腔中有成千上万种细菌,因为成人的抵抗力比较强,所以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于抵抗力弱的宝宝来说,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病菌会随着唾液进入食物,孩子吃下带着病毒的食物就会被感染,出现腹痛、腹泄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也有些宝宝可能当时没有出现感染的症状,却随着时间的积累,在长大后爆发。

之前就爆出新闻说21岁的小伙子,因为小时候奶奶喜欢嘴对嘴喂食,感染幽门螺杆菌,经过20年的发展熬成了胃癌。

1.嚼食喂养危害大

嚼食喂养不只是会感染病菌,这种喂饭方式还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其他危害:

(1)导致宝宝食欲下降

被咀嚼过的食物,往往香味和部分营养成分会大打折扣。宝宝食之无味,将直接影响到他的食欲。

(2)影响孩子消化系统

宝宝直接吞入家长咀嚼过的食物,消化液分泌的过程就会被抑制。

长此以往,会使营养物质难以吸收,并且加重了宝宝的胃肠负担,容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3)有碍口腔功能发展

辅食从泥状食品向固体食品过渡,对于转奶期的宝宝来说十分重要。

辅食的添加能够使口腔的各种功能得到锻炼,不仅保证了营养物质的摄入,对牙齿的萌出、下颌骨的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意义也很大。

如果咀嚼过的食物过于细软,宝宝就无法发展口腔功能。

(4)导致牙齿发育不良

嚼食喂养会使宝宝失去咀嚼兴趣和力气,不经常咬东西,牙床就无法在外界刺激下长好。

家长长时间代宝宝咀嚼,宝宝的咬合能力得不到发展,很容易导致牙齿发育不良,还会影响宝宝脸型的变化。

(5)影响今后的发音

长时间吃被咀嚼过的柔软食物,会造成孩子长时间口腔不运动,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音。

因此,在宝宝学习吃饭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多给孩子自己动口的机会。

2.练习吃饭的好时机

宝宝练习自己吃饭,下面这两个时期爸爸妈妈不要错过。

(1)萌芽期:10个月左右

总想自己动手吃东西,喜欢摆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饭时都喜欢来抢夺家长手中的餐具…这些都是宝宝对餐具感兴趣的表现。

10个月左右的宝宝就会开始产生这样的兴趣,这正是训练宝宝自己进餐的好时机。食物的自主选择和自己进餐,对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和自立很有帮助。

(2)黄金期:12~18个月

孩子满周岁后,就可以引导孩子自食其力地吃饭了。

其中12~18个月之间的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迅速,如果这个阶段爸爸妈妈给予以适当的引导,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在宝宝练习独自进食的过程中,食物也有一个从细到粗逐渐过渡的过程。对于较硬、难以进食的食物,应该弄碎或者研磨过后给宝宝食用。

此外,爸爸妈妈还要多注意食物和餐具的卫生,避免宝宝感染病菌。

3.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爸爸妈妈不仅要注重培养宝宝独立进食的能力,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宝宝的健康成长也十分重要。

在宝宝练习自己吃饭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以:

固定宝宝吃饭的时间;

固定宝宝吃饭时的位置,尤其是要有适合儿童高度的固定餐座;

在饭前不要给宝宝吃零食,否则容易影响食欲;

营造良好就餐环境,保持吃饭过程中宝宝心情愉快;

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尤其是宝宝对一些食品表示抗拒时,爸爸妈妈要做个好榜样。

民以食为天。

吃饭是宝宝的大事。采取正确的喂养方式,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既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宝宝自主能力的锻炼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