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成为一名佛系宝妈,修行就差这一步

2020-10-09 23:20    

第一次看到“佛系宝妈”的定义,真是又好笑又感慨,佛系宝妈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在处理宝宝日常状况时不悲不喜、沉着冷静、淡然处之。即使被宝宝虐上千百遍,也能微笑着说一句:你高兴就好。都说养育孩子是自我修炼的过程,大概“修成正果”就是成为佛系宝妈吧

冬天,关于孩子的睡眠问题,妈妈们操心得可能会更多一点。最常见的问题比如,孩子爱踢被子、盖多了一身汗盖少了又担心着凉、宝宝睡得不踏实……最近后台经常会收到妈妈们这方面的咨询。

如果你有一个爱睡觉的“天使宝宝”,那是非常幸福的,而有些宝宝在睡觉方面的表现实在不敢恭维,这就需要我们大人做些什么,来帮助他睡得好一些。

一、房间的温度与湿度

我们平时看天气预报得知的温度,是指在空气流通的户外、不受太阳直射的地方的空气温度。我平时看天气预报,更注重的是看第二天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比今天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变化了几度。

当天和第二天差距在3℃以内的,体感差别不是很大,结合风力等信息,出门注意戴上帽子围巾就基本能抵挡,但如果气温骤变(比如,上海的深秋,有时气温会在一夜之间降低10℃),那么去户外必须得加1件以上冬季衣服来保暖了。

要开始聊“冬天给宝宝穿多少衣服、睡觉时盖怎样的被子”这个的话题,有一个前提——先要了解我们身处的室内的温度,如果更细心一点,还可以关注自家室内的湿度。所以我认为,宝宝的睡觉房间,最好放一个温度湿度计。

北方有供暖的城市,集体供暖的室内温度标准为18℃±2℃,这是根据人体生理需求而确定的。室内温度为18℃时,无明显冷感;如果室温有20℃,只穿秋衣秋裤也不觉得冷。(而像这几天,上海气温骤降,我家卧室温度为16℃,在家不穿毛衣还是很明显感到冷的。)

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室内温度16℃为合格温度,18℃为标准室温。

冬天用取暖设备让宝宝的房间温度维持在18~22℃(睡觉时升温到20~24℃),是既令人舒服又相对节省能源的做法。在取暖的同时,室内温度容易变得干燥,湿度较低会使宝宝的鼻腔黏膜变干,进而呼吸道(比如咽喉部)也容易感觉不舒服。

45-60%的湿度,对于人体是比较舒服的,我们可以使用加湿器,或者在每个取暖设备附近放一盆水,来增加空气的湿度。

不要误认为给孩子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房间环境,就是在娇生惯养着孩子,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居家环境里,而抵抗力变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平时注重给孩子均衡的饮食,以及让孩子有科学的运动量,孩子的抵抗力不会因为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而变差。

二、床、睡袋、被子毯子

我知道很多妈妈因为半夜里要给孩子喂奶和换纸尿裤,或者担心孩子蹬被子会着凉,所以和孩子睡同一张床。这样做会令孩子的窒息风险增高,而且一部分孩子将来从这样的习惯,改变成和妈妈分床睡(分房睡)需要更多的适应期。

有一个则中的办法,把婴儿床和妈妈的床相邻放置,如果宝宝处于需要大人频繁起夜照顾的阶段,则可以放下挨着大床一边的小床栏杆,如果夜奶仅有1次,整晚需要换1次纸尿裤,那就可以升起两个床之间的小床栏杆,让孩子有个相对独立的睡眠空间。

小床栏杆之间的空隙,一般足够让妈妈的手臂通过,所以半夜里想要轻拍宝宝身体帮助宝宝接觉,或者摸一摸被子有没有被蹬掉,隔着小床的栏杆也是可以做到的。

睡小床的另一个好处是,被子即使被宝宝蹬了,也会被四周的栏杆框定在小范围内,所以被子就不那么容易彻底离开宝宝的身体,宝宝也不容易着凉。

睡袋,我认为是孩子睡觉不可缺少的,在宝宝的贴身衣裤以外,宝宝的保暖措施由睡袋和被子各作用50%。经常观察宝宝睡着后的状态,每个妈妈都可以琢磨出哪种穿盖方式最适合自己的宝宝。比如:

在室内温度达标(18℃)的情况下,新生儿可以穿包裹住手臂的睡袋,有利于防止孩子的惊跳反射弄醒自己,在睡袋外面再盖一层春秋被即可;

稍大会经常翻身的孩子,可以不用再包裹,穿普通睡袋,释放出双臂和手,再盖一层被子;

如果室温有20℃,可以在贴身衣服外穿一个无袖的薄款睡袋,再盖一条薄毯。

PS1. 如果孩子翻身频繁,可以把被子盖到和咯吱窝齐高,露出手臂压在被子边缘,这样被子相对不易被宝宝蹬掉;

PS2. 大多数孩子在睡着后的约一小时内会出汗,所以建议睡前给孩子垫上吸汗巾,出汗高峰时间过后,抽去吸汗巾,让宝宝背部干爽。

三、睡前程序

睡前要做的事,可不只是喝饱奶哦,其实临睡前喝饱奶适合新生儿阶段,这个习惯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反而带来睡梦中憋尿难受到醒过来的结果,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慢慢把宝宝睡前喝那顿奶的时间提前,如果能在睡前半小时或更提前一些喝,那么入睡前排掉几次尿,睡觉就会更踏实。

好的睡前习惯需要大人坚持才能被培养出来,包括但不限于:

√ 固定时间、固定程序;

√ 洗澡、刷牙(清洁口腔)、换睡衣或睡袋;

√ 妈妈语调轻柔,灯光调暗一些;

√ “能自己入睡→能在床上被晃一阵子入睡→在大人轻拍下睡→被抱着入睡→抱起来轻摇着入睡”,在这个次序中,能在某种措施下入睡,就不必给予后面那种安抚方式。

四、光线与声音

光线和声音对睡眠的影响,我想大家自己一定都身有体会,黑暗和安静有利于我们进入深度睡眠,也有利于延长睡眠时间。

在黑暗中睡眠,人体会分泌褪黑素、多巴胺等激素,促进神经系统及身体发育。而且,睡眠时的黑暗环境,使眼球和睫状肌可以完全放松,获得充分的休息,对孩子的视力发育有利。

宝宝睡着后,能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固然最好,但是我们不必刻意蹑手蹑脚的,一般来说宝宝对于离他身体远的声音,即便有点响,也不会特别敏感,比如春节时屋外远处的鞭炮声并不能吵醒孩子,但是对于离开他近距离的声音,他就会比较敏感了。

所以孩子睡着了,你在房间正常走动,或拿东西发出声响,只要不是靠近他的小床边上发出突兀的响声,都不是那么容易吵醒他。

今天聊的这些,希望能给为宝宝睡不好而烦恼的妈妈们提供一些参考做法,也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成为爱睡觉的“天使宝宝”。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