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致力让小学生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0-10-10 11:32    

“没有王健敏老师20多年满腔热情的奉献,就没有我们一小今天科教活动的生动局面”这是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校长和老师、家长们对科技辅导员王健敏老师的真实评价。

王健敏老师1988年7月毕业于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同年8月走上人民教师岗位,1995年起担任科技辅导员至今。22年来,他以坚定执着、不畏艰难的精神,践行科技教育理念,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夺得了奖励超千项,他以自己的辛劳,为一拨又一拨的少年学生播下了爱科学的种子,让他们在放飞科学的梦想中成长。

科幻绘画,他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幻想

科幻绘画是青少年科教活动最基础的入门课,成本低,参与率高,但要使学生在科幻绘画中享受快乐,产生兴趣,提升自信,科技辅导员的引导必不可少。王健敏老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从画身边的东西开始,把科幻绘画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有取之不尽的大大小小的题材。有一个名叫蔡伟晨的三年级学生,夏天做作业时常被蚊子叮咬,烧蚊香又受不了那种难闻的味道,按照王老师的启发,蔡伟晨结合自身的体验,画了一幅《捉蚊子的机器人》参赛,由于创意新颖,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该作品荣获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科幻绘画一等奖。王健敏老师通过指导学生科幻绘画创作,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科技创新和科学幻想的星空里,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

金稻田里飞出的航模团体冠军

时间推移到2001年,当年河池地区举行第四届青少年航模竞赛活动,为了迎接比赛,当时月工资不足600元的王健敏老师自掏腰包1200多元购买了6架航模飞机,组织15个四年级学生提前开始训练。在训练期间王健敏老师发现,由于学生不掌握航模飞机飞行要领,飞机在着陆时损坏现象很严重,如何减少损失,提高学生的飞行水平,成为摆在学校和王健敏老师面前的严峻课题。王健敏老师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初期训练造成航模飞机损坏除了学生不掌握航模飞机飞行要领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城区训练地面多为水泥硬化地面,机头碰到地面轻则变形,重则散架,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如何避免这种“硬碰硬”呢?王健敏老师想到城郊龙降村有一片数百亩的水稻区,映黄待收的水稻不正是天然的航模飞机训练场吗?王健敏老师灵机一动,带学生到郊区稻田训练去!此后,双休日、节假日在金色的稻田里又多了王健敏老师带领学生训练航飞的欢声笑语。选择在稻田训练,大大降低了航模飞机损坏的现象,学生的飞行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次比赛中,宜州第一小学荣获小学组团体冠军及个人一、二、三等奖,成为佳话。此后,王健敏老师坚持以稻田为训练基地,对学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多次参加“广西青少年航模竞赛”“广西航模青少年航模竞标赛”“中南五省青少年航模竞赛”等活动,获得电动遥控飞机、电动自由飞组第一名。2004年宜州区第一小学被广西教育厅命名为“模型示范学校”。

组装700元机器人PK4000元机器人

由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机器人项目是比较先进的带有“高精尖”科技含量和内容的项目,所以青少年学生都比较向往参与,但是由于机器人造价高,少的几百元,多的几千上万元,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项目,所以活动很难开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机器人项目活动,王健敏老师一方面争取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发动有条件的家长支持。同时,自己琢磨、钻研各类机器人的重新组装搭配,力图实现通过重新组装搭配整机价格降下来,性能提升起来,运用起来更精准,更高效,更便捷。他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一次,王健敏老师组织学生参加在柳州举行的“WTRA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公开赛暨中国赛区大赛”,为了节约开支,他安排学生家长先买200元普通机械遥控型的廉价机器人设备,为了提升这款机器人参加比赛的性能,他指导参赛学生及其家长联手对机器人进行改造,组装出搭配更合理,灵敏度更高的叉车机器人。在比赛中,宜州一小学生代表队用自己组装的机器人与外省几十台4000多元的电脑版机器人及上百台机械版机器人展开了激烈角逐。“我们装配的700元机器人战胜了对手原装名牌的4000元电子遥控型机器人,取得了第一名!”用王健敏老师指导装配的机器人的选手周国印在赛后兴奋地告诉大家,鼓舞了大家的士气。这次比赛宜州区一小代表队获得冠军1个、亚军1个、一等奖5个,周国印、蒋予阳、谢曜鸿、谢祥鑫4名同学还获得去英国参加国际比赛的资格。

深受农民伯伯欢迎的“无人植保机”

科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为了向小学生灌输这一理念,王健敏老师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促成科技活动向工农业生产领域延伸,经过多方面争取,宜州区一小得到友好单位赞助3万元,购买了一台“无人植保机”。 王健敏老师利用训练航模飞机的基础,开展对小学生操控“无人植保机”的训练,在学校运动场上空试飞试喷成功后,全校师生一片欢腾。在农业、农机部门技术人员的支持配合下,按照种植户的预约,王健敏老师组织航模飞机小学生操控能手先后来到现代农业(葡萄)核心示范区和“两高一优”水稻示范区,放飞“无人植保机”喷撒预防性的农药,为农业增产增收贡献一分力量。家住庆远镇东屏村戚家甫的一位农民伯伯高兴地说:“现在城里的孩子太能干了,10亩农田放在以前需要我们一家人来喷洒农药,累死累活一天才喷完,现在这几个孩子脚不粘泥、手不摸水的10多分钟就搞定,太神奇了,以后如果都能这样该多好啊!”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王健敏老师为了做好科技辅导员工作,他的日常工作量比普通课任老师的工作量多出好几倍,每当遇到有重大活动或重要赛事,为了做好组织协调和训练准备,双休日和节假日大部分时间都搭进去了,既耗时又花精力,工作压力很大。但是王健敏老师凭着对科技辅导员工作的热爱,凭着坚定执着的思想和顽强拼搏的作风,他挺了过来,并且取得了令人钦佩的好成绩。他累计组织了超万人次的小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有数以千计的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为学校获得广西中小学生发明创造示范单位、河池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宜州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多次(项),王健敏老师本人也连续20多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市、区)级优秀科技辅导员。

而让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看到的另一种景象是,爱参加学校和王健敏老师组织的科教活动的学生,特别是获奖的学生,大多数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动手动脑能力较强,思想活跃,身体素质好,近视眼发生率明显减少,充分展现了全面素质教育的成效。

青年教师石星童在王健敏老师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训练学生掌控机器人工作。2017年10月21日—22日,他配合王健敏老师带领10位同学参加广西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运动会气弓箭打靶、铁丝陀螺、螺旋桨反冲车竞速三个组别的比赛。气弓箭打靶比赛第一组韦淳誉、覃威鸣,第二组周国印、谢曜鸿,第三组谢翔鑫、覃鼎翔。经过激烈争夺,第一、第二组进入决赛,其中第一组在预赛中以广西第一名,江浩黇以广西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决赛。铁丝陀螺有吴冠呈、江浩黇、蒋雯羽三位同学参赛,全部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同学自动获得11月18日在广西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兴华国际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参赛资格。初战告捷,让石星童老师十分激动,对今后的科技辅导工作充满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现在宜州区一小130名教师中有38位自愿担任兼职科技辅导员,齐心协力共同组织学生开展科教活动。(何家平)

王健敏老师向同学们演示操作航模飞机(何家平 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