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民国报影:1937年元旦 鲁迅母亲如何过大寿

2020-10-10 21:55    

丰子恺漫画《过年》,刊载于《宇宙风》1937年1月1日“新年特大号”

丰子恺漫画“辞旧迎新”

1937年1月1日,《宇宙风》第三十二期印行,这一期杂志号称“新年特大号”。新年新气象,在排版设计方面也确有“新鲜”之处。譬如,杂志正文之前,并无什么老套的“新年寄语”与“主编致辞”之类,而径直以两幅丰子恺的漫画打了“头阵”。

丰子恺的漫画题为《除夜》与《过年》,一上一下,占据了杂志的第一页。但见《除夜》画中两个瘦削男子抬着标注有“1936”字样的一口棺材,缓步向前,身后有老幼诸人目送其离去。《过年》画中,则以标注有“阳历”字样的小轿车向标注着“1937”字样的牌坊前行,车后拖着链条,链条一头连着一辆中国传统的、但并没有马牵引的半架“马车”,车身上标注着“阴历”字样。

两幅画的寓意清楚明了,无非就是“辞旧迎新”之意;当然,画中用阳历拖着阴历走,洋车拉着马车走的“洋为中用”之涵义。毕竟,当时的南京政府取消传统的阴历新年(即春节),而强令要求民间统一只庆祝阳历新年的做法,在社会各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与非议种种。丰子恺及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此褒贬不一,见仁见智的看法,自然而然的也要在公共媒体中或多或少的流露出来罢。

与上海的“时尚风”新年画风不同,1937年的北平新年,洋溢着故都浓厚的“文艺风”。除了北平《世界日报》在1937年元旦头版宣布开征“存款营利等所得税”,对当时的公务员及工商业从业者不算是个好消息之外,别的版面内容几乎都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架势。各地举行团拜会及各地民众自发组织庆祝新年的消息此起彼伏;而北平本地的新年景况更有专访报道见报,逛厂甸、观画展、听京戏的报道皆在同版涌现。

鲁迅之母与其妻朱安,刊载于《北洋画报》第1470期,1937年

周作人周母八十大寿家宴

1937年新年元旦,《宇宙风》“新年特大号”上,特意开辟了一个“二十五年我的爱读书”专栏,周作人撰文向上海的读书人推荐了三本外文书,并附荐语称:“佳处不及列举,这里只能说,生物、两性以及医学史等书,读一点也很有趣味,有益处”。

可想而知,1937年新年来临之际,周作人应当还是在家中闲静读书,依然不会去闲逛街市凑热闹的罢。1936年底,他辞去了《世界日报》“明珠”副刊主编一职,甚至还在报上登了去职声明,不愿再接收大量投稿的骚扰了;在新的一年里,他是真心想安安静静的闭门读书了。可1937年新年元旦,自有其特别之处,他即便不在外边去凑热闹,苦雨斋中却不能不热闹一下了。

原来,1937年元旦,恰巧是周作人与鲁迅两兄弟的母亲鲁瑞(1858—1943)八十大寿的好日子。此刻,鲁迅刚去世两个多月,又逢老太太八十大寿,这一悲一喜之事,端的凑巧。这一次老母寿辰,周作人再怎么不喜欢热闹,也势必还是要摆几桌,办一下的。当天他请了钱玄同、胡适等友人赴宴。《钱玄同日记》中写道:

上午十一时,偕婠同至周宅。他们的老太太今日八十岁生日也(其实是阴十一月十九日,今日适为阴十一月十九日耳)。我们夫妇是上半天,两子是晚饭,下午二时顷同回家。

据此可知,1937年元旦当天,上午11时,钱玄同夫妇赴苦雨斋为周母祝寿,中午即在斋中用饭;而他们与两个儿子团聚吃新年晚餐。这样的安排,也算井井有条,周家与自家的新年家宴两不耽误。可胡适则是有点疲于应付了,他在日记中写道:

昨晚回家已是今早一点钟了。写了一点多钟的星期论文,才去睡。今早九点起来,继续写论文。中间出去到中基会团拜,到周作人家贺他老母八十生日,吃了寿酒,才回家继续写文字。本想赶七点寄出,竟赶不成。同傅孟真出去吃了晚饭,又回来写完此文,题为《新年的几个期望》,三千多字,足足写了七点半钟!

《怀仁堂元旦聆剧纪》,北平《世界日报》1937年元旦系列报道之一

胡适《新年的几个期望》

1937年1月3日,天津《大公报》的“星期论文”栏目,刊发了胡适在新年元旦当天“足足写了七点半钟”的那篇文章。

与往常寄望新年在文化、文学、教育领域如何革新如何进步之类不同,这一年胡适的几个期望,与国家前途及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他的这几个期望,归结起来,就是要求当局直面当时已经无可避免的抗战之全面爆发,就是要求当局切实反省并扭转“九一八”事变之后的国家前途,就是要求当局必须担负收复华北失地的历史责任。文章开篇即语:

民国二十五年是我们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可是无一次不是逢凶化吉,灾难都成了锻炼我们这个民族的炉火,经过一次锻炼,国家好像更统一了,民族也更团结了。

文章末尾则称:

我们期望政府今年能做到整个华北的疆土的收复和主权的重建。华北肃清之后,国家的统一可算是百分之八十完成了。我们然后可以培养国力,观察国际变化,徐图第二步的统一计划。这三个期望都不是奢望,都是很平易的期望。我们很恳切的期待他们的实现。

胡适的新年期望,他自认为不是奢望;可整个1937年,时局的走向与发展确实都没能实现他的这些期望,使他颇为失望。事实上,1937年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七七事变”在胡适写下新年期望之后七个月即爆发,南京政府不但没能收复东三省及华北失地,反倒连故都北平也失落敌手了。1937年的中国,整个国家都灾难深重。

当然,胡适与北平民众一样,都是普通人,都不是未卜先知的圣人。1937年元旦,无论是坐在米粮库4号的洋楼中写新年期望,还是在八道湾11号的四合院里张罗家宴,抑或是逛厂甸凑热闹的各色人等,皆不过是当年坐待1937年新年到来的芸芸众生之一员罢了。

1937年元旦,北平的老百姓还多增了一种喜迎新年的“玩法”,那就是可以收听广播电台里特别安排的京剧名角演唱的经典名剧。

《世界日报》在新年的前三天都预告了当日广播的剧目及具体时间。北平广播电台从上午八点三十分至下午十二点,不间断的播放各种“国乐”,这其中包括有杨小楼、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刘砚亭、程砚秋、俞振飞等名角儿的经典剧目,还有正在演出的实况录音——在怀仁堂举办的名角荟萃的庆贺新年演剧会。那会儿,如果觉得听广播还不过瘾,就直接奔怀仁堂去现场听戏,这更是新年一大乐事了。

杨小楼、谭鑫培剧照

怀仁堂老中青名角儿齐登场

怀仁堂——没错,是中南海的那个怀仁堂。80年前,那里是中南海内主要建筑之一,位于丰泽园东北,原为仪銮殿旧址。仪銮殿于清光绪时建成,慈禧太后迁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见大臣与处理政务。入民国后,袁世凯将此地改名为怀仁堂,并在此接见外宾、接受元旦朝贺。北洋政府结束后,怀仁堂不再是政治中心,因而长期闲置,成为当时北平市政府举办集体婚礼的场所。这不,1937年的新年演剧会,也搁在此地举行。《世界日报》不失时机,对这一盛事进行了跟踪报道。报道中这样写道:

二十六年元旦,也就是怀仁堂演剧的第一天,剧目是毛世来、江世玉的《辛安驿》,李世芳、于世文的《探母回令》,叶盛章的《安天会》,杨小楼、尚小云、马连良等的《甘露寺》《回荆州》,观众大约有一千七百余人。戏台上面有纸花做成的“恭贺新禧”匾,戏台幔帐上面为“庆祝元旦”四字,座位前面是绿绒椅,后面是木椅子。十二时半,客人陆续地来到,到了下午一时,怀仁堂中的座位差不多就满了。热闹、欢悦,充满了一堂。

元旦当天的怀仁堂压轴大戏更是精彩绝伦。且看:

最后的一出是《甘露寺》《回荆州》。尚小云饰孙尚香,杨小楼饰赵云,马连良饰乔玄,程继先饰周瑜,郝寿臣饰张飞,刘连荣饰孙权,李多奎饰吴国太,王凤卿饰刘备,称得起是“珠联璧合”。不过,在杨小楼上来时,人们已经散去一部了,《回荆州》“拆锦囊”的一场才上。可是戏虽少,精彩却倍多,彩声比任何人都得的多,这个六十岁老人扮上年青力壮的赵云,一点也不觉得老。可以同杨媲美的还有一位老伶,就是程继先,他也是将近六十岁了,然而他还唱小生,正如同杨小楼一样,精神饱满,作戏老到。

爱听戏的观众都知晓,《甘露寺》《回荆州》连演,中间还隔着一出《美人计》,合在一块儿称“龙凤呈祥”,故事源自《三国演义》,是很著名的一场“大戏”。这场“珠联璧合”的压轴大戏,可谓将当时北平剧坛的老中青三代名角儿汇聚一堂了。且老名角儿们担纲唱武生与小生,中青年名角儿各扮生旦穿插和谐,整出戏精湛夺目,令观者终生难忘。事实上,此次演剧一年之后,即次年(1938)年初,杨小楼即告病逝;这场怀仁堂中的“龙凤呈祥”,可能就是杨小楼的“绝唱”罢。遥想当年的北平民众,那眼福与眼缘,真真是让人羡慕忌妒恨啊。

供图/肖伊绯

原标题:你可知道,那一年的这一天——旧报中的1937年新年元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