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浙江:技能衢州 产业工匠新摇篮

2020-10-10 21:58    

衢州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源头,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至今已有1800多年建城史,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是连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国家级氟化工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衢州是浙江省的生态屏障,不仅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青山绿水,更有敬重人才成就人才的青山绿水。近年来,衢州市立足本地人力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优势,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工匠新摇篮,为衢州建设"大花园"、迈向"衢时代"提供坚实的技能支撑。人才的集聚,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

技能人才是制造业企业的"顶梁柱"。近年来,浙江衢州市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工作的大盘子,以建设"技能衢州"为目标,提出大培训、大竞赛、大评价、大平台、大激励"五大行动计划",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学校依托、社会助推"四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新机制,使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衢州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打散培训职能

完善"百花齐放"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随着企业对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仅靠政府独立培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生产需求。近年来,衢州市充分发挥本地职业培训资源优势,通过多方努力和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以企业行业为主体,高职院校、技师学院为龙头,中职、技工学校为基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为补充,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互相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为建设"技能衢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为了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发挥现有各类高技能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从2014年开始,衢州市建立新型学徒制,在全省率先开展"千名技师带高徒"活动,组织动员本地技师、高级技师,与技能相对较低的职工结成师徒对子,先后有3791对师徒签订结对协议,开展传承技艺、带徒育人。通过操作培训、技能传授、岗位实践、言传身教、解疑答惑、技术攻关等多种形式,帮助所带徒弟有效提高岗位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先后培养高技能人才2400多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除抓好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落实、师资保障外,衢州市建立了多层次的高技能人才研修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对口技师学院、高职院校进行研修,开展技能交流,推动技术创新。每年选送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金蓝领"赴德国、意大利、新加坡、美国等地,学习最新的行业工艺、操作方法等先进技术技能和职业教育理念。

在培养产业工匠的同时,衢州市还积极围绕生活服务类技能人才做文章,着力培养金牌月嫂、常山阿姨等高薪"草根"。依托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开办了"衢州农民学院""衢州女子学院"等一批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获得了"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巾帼家政培训示范基地"等国家级殊荣;打造了"衢州月嫂"等一批享誉市场的高薪"草根"培训品牌,"金牌月嫂"平均月工资高达1.2万元;还编制了"衢州月嫂""常山阿姨""开化气糕师"等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标准。

打开合作通道

创建"资源共享"平台

红五环集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衢州的老牌机械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空气压缩机械、矿山采掘设备制造。近几年面临着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革新的冲击,公司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采取"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等手段,助力企业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这项重任就落在了徐建雄和他所领办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上。工作室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衢州技师学院展开深入合作,充分利用院校先进的科研和培养力量,积极融入企业的研发,承担了公司多项项目的开发,为公司在技术提升、成本节约、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近几年,衢州市通过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才、设备、资金资源,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依托、技能人才为核心的完整培养体系,培养出一大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优秀,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家、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2家、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7家、浙江省引进高技能人才资助单位2家,衢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5家、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10家、衢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8家,一大批平台为培养产业工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如何让这些平台发挥最大的效用?衢州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优质资源科学配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一方面,各职业院校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模块式培训课程和计划,聘请企业的技能大师作为技能培训的实操教师,与本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先后开设了"浙开班""红五环班""劳克斯班""科元班""衢医班"等多个订单培养班,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2100多人,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本地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打通企业与高校的高技能人才交流通道,先后下派100多位高校教师进企业,通过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合作,为企业攻坚克难、创收增益。

打通晋升渠道

改革"评价认定"方式

" 从来没有想过初中毕业,没啥文化,只会与木头为伴的手艺人也能得到国家的认可。"从事传统手工木工行业30余年的杨向东师傅看到"新鲜出炉"的技师证书,乐得合不拢嘴。在衢州,像杨向东这样的"老师傅"有很多,他们是技能小工种直接认定政策的受惠对象。

长期以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认定都面临着培养周期长、晋升条件高、认定难度大等困境,一些长期工作在一线、身怀一技之长的"老师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丧失了薪酬提加、津贴补助、职位晋升的机会,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针对这一情况,衢州市从2013年开始出台小工种直接认定办法,为他们打通了资格认定的渠道,先后在手工木工、造纸、工艺品雕刻、陶瓷制作、中式糕点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行业,评选出61名拥有绝招绝活、业绩突出、贡献较大的生产一线技能劳动者,直接授予技师等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为切实解决技能人才评价与生产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企业(行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衢州市还出台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直接认定办法,加快完善了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不断深化企业(行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和直接认定工作。在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框架基础上,由企业或行业协会结合生产服务实际,对本企业(行业)职工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完成工作任务和技术攻关的能力状况进行自主考核鉴定。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81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自主评价工作制度,9480人通过自主评价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技能人才评价逐步由政府主导单一考评向企业行业多元化评价转变,特别是新兴产业和专业性强的技能评价,企业和行业的自主评价已起到了主要作用。

打造黄金联赛

营造"崇技尚能"氛围

周超,24岁,在大部分同龄人刚刚走出校园的围墙踏入社会之际,这位年轻的"90后"小伙子已经成为浙江科力车辆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工艺部副部长,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谈到自己迅速成长的经历,年轻的技能大师腼腆地说:"2014年我获得了衢州市职业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组的第一名,被评为衢州市首席技师,从那个时候开始得到了公司的重用和支持。"

在衢州,和周超一样,通过技能大赛舞台脱颖而出的各行各业人才还有很多。从2013年开始,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技能大赛,对获得各工种前3名的选手核发技师等级证书,其中对获得大赛第1名的选手,直接评定为衢州市"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并一次性奖励1万元,让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通过大赛脱颖而出。

高手对决,人才竞出,经过5年的连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衢州市技能人才选拔培养的一大品牌,办成了一年一度的"黄金联赛",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赛不断吸取经验,改进办赛方式,参照世赛的标准制定比赛流程,先后尝试了理论测试无纸化、取消理论测试、开放现场观摩、网络直播比赛等多种创新举措,每次的创新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反响非常热烈。五年来,全市技能大赛共开展了39个工种的竞赛,8000多名选手直接参加了预赛,通过层层选拔共有234人次先后获奖。

在市级黄金联赛的影响下,衢州市掀起了各部门、各行业、各用人单位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的热潮,形成了以全市技能大赛为龙头,行业性、地区性竞赛为骨干,各用人单位竞赛为主体的"三位一体"技能竞赛大格局,在全社会形成了学技术、练技能、钻业务的浓厚氛围。五年来,全市共开展了461个工种(次)的技能竞赛,2万多人次参与,选拔产生了277名技师和1619名高级工。技能大赛打破了传统人才晋升的方式,不拘一格择人才,成为衢州市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能支持。

打破利益枷锁

彰显"名利双收"效应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政策激励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最有效的催化剂。衢州市发挥政策导向和杠杆作用,于2012年、2016年先后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人才新政28条",针对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了含金量很高的政策,为技能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对经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取得高级技师、技师的,分别给予每人每年6000元、4000元的人才津贴。对企事业单位技能人才获省级及以上技能奖项的,给予一次性1:1配套奖励。对引进的紧缺急需高级技师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5万元。对特别优秀的高级技师可以直接晋升为特级技师,相关待遇参照教授级高工执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19人次高技能人才享受了1953.6万人才津贴和奖励。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立足技工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技能人才推荐评优同样是一项激励。衢州市每三年评选一批"衢州市拔尖人才",从全市技能人才中优先推荐,给予每人一次性3万元奖励。每年评选20名首席技师,给予每人1万元的奖励,已评选产生"衢州市首席技师"110名,成了该市各行各业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省各类竞赛和评优选拔,目前共推荐培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省钱江技能大奖获得者3人、浙江省首席技师11人。

今年,衢州市还以"传承匠心"为主题,打造"衢州百工",在全市范围内寻访一批保持初心、钻研技艺、创新超越的高技能人才和传统手工艺人才,通过衢州新闻网"我最喜爱的衢州百工"投票活动,累计投票403万多张,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在全市技能人才工作开展"百优十佳工匠"推选活动,聚焦制造业和企业一线职工,重点围绕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主导行业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经典产业,推选100名优秀工匠,并从中评选10名"十佳工匠",授予"衢州工匠"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人一次性5000元奖励。通过进一步挖掘具有衢州特色的传统技艺,选树一批技术创新和岗位成才的技能人才典型和榜样,大力营造了传承优秀技艺、致敬"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这一系列激励政策极大地鼓舞了技能人才自我提升的积极性,每年可为市内外制造业输送1万多名高技能人才,目前全市共有技能人才3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9.26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六年内净增长4倍,技师人数也从2011年的3722人增加到2017年的13242人,增长率达到28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4%,成了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国际一流的顺酐装置全景。

十九大代表、巨化集团有限公司电化厂车间工艺员吴坚现场巡检设备。

2017年衢州市职业技能大赛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比赛现场。

红五环集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徐建雄(右三)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技术攻关。

"衢州金牌月嫂"已经成为知名品牌,每年经技能培训向外输送7000多名从业人员在全国各地从事家政服务。

风景优美的衢州西区新城。

(本版图文由衢州市委组织部、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