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5岁“书虫”养成记

2020-10-10 22:03    

来日方长,我愿意陪她慢慢成长,并且尽我所能,用真正对她有益的方式。

吃饭时,女儿K突然很委屈的望着我,“妈妈,你是不是又忘记帮我带书了?”

“哦,抱歉,确实忘了。”

她说的书是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桥梁书”红色版。那是一次网上搞活动在同事的推荐下、抱着储藏的心态买了放在办公室的。

偶尔带回家一本,她看的津津有味。我担心字数太多眼睛容易累,便刻意少带。

毕竟,她只有5岁啊!

说她是小书虫毫不夸张。

尤其四岁以后,除了睡前故事,她一天至少自己看四五本书。去游乐场,上兴趣班,但凡有书的地方,就有她停驻的身影;甚至外出旅行都从不耽误。

去年庐山,住在一家民宿旅馆。大人们休息时,她把店主人读小学的儿子留在屋里的书读了个遍,后来每次玩了回来都三一头钻进小屋看书。

回老家的绿皮火车,只有一班,要夜里十二点才到,折腾到家都是凌晨一点左右了,眼看着她困的一塌糊涂,一放上床立马清醒,非看几本不可。

“否则我是睡不着的。”

阅读已然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印象里,她能够自己看书,是三岁多的事。

一次,照常抱她在怀里读绘本,漏了一个字,她竟然开口纠正我,这让我很意外。后来时不时故意读错一个,而她总会纠正我。

于是我鼓励她读故事给我听,然后惊喜的发现:她已经认得绘本里90%的字了!

作为妈妈,内心自然无比欣慰,同时更加理解了一句话,“要足够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此处的“努力”是针对父母而非孩子。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刻意塑造、引导的某些行为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且“毫不费力。”

我决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不仅和我自己喜欢看书或阅读本身的种种好处有关,更和一个外界“刺激”有关。

这个刺激就是如今学校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和我们小时候不同,已经成为强制要求而非单纯个人兴趣。

常听同事讲起孩子小学里的情况,听了几次孩子完成阅读作业的“痛苦”过程之后,我暗自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在K身上。

我希望尽我所能做点什么,让“强制性任务”和她的个人兴趣爱好高度统一起来。

如果她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上了小学,我相信至少阅读,不会成为一种“负担”,更不是痛苦。良好阅读基础上的理解力、专注力的提升,也会让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时至今日,我没有统计过她认得多少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别人家的孩子多还是少,更不知道她对阅读的如痴如醉,基因遗传的作用有多大。

但她阅读时的专注,对各类图书的来者不拒,让我知道,在她阅读习惯的培养上,算得上功德圆满。借此记录、总结一下这些年我的体会和自认为比较好的做法。

1.坚持睡前“读”故事

注意,是“读”而非“讲”。从她一岁半左右,我就雷打不动的坚持读睡前故事。爬上床,抱她在怀里,手捧着一本书,或柔声细语或绘声绘色的读来,无论对她还是我,都是温馨甜蜜的亲子时光。

我有过尝试,对着绘本“讲”给她听,但发现效果并不好。边讲边组织语言,还得适合幼儿,比较考验妈妈功底。

更重要的是,她对喜欢的故事经常一个晚上要求重复讲三四遍,且连续几天重复同一本书,非得“照本宣科”,否则太崩溃。

前几天重温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到她的文章《识字并不难》,也提到了这个要点:要照着绘本一字一句的“读”故事而非“讲”故事。

2.塑造家庭阅读氛围

我从小也非常喜欢阅读,最“饥渴”的时候,爸爸的“驾驶天地”杂志也看的津津有味。但工作有娃后,基本不怎么读了,直到决定培养她的阅读习惯,才有意识的拾起了这个爱好。

她上幼儿园之前,家里的电视没有开过。在她面前,我们也从来不玩手机游戏等,家里除了玩具,就只有书。后来买了电视,她和同龄孩子一样爱看动画片,但对图书的兴趣不减。

家里的电视柜同时也是一个大大的书柜。除了玩具,满满的都是我和她爸爸的书。我们经常晚饭后,各捧各的书,睡前也是,有时她甚至跟着爸爸翻看工程方面的书或让我读散文。

3.适时强化

有时走在大街上、电梯里看到广告或什么文字会读出来,我会很夸张的赞叹,“这个字你都认得啊!”

慢慢的,阅读成为她的自觉行为,每次新书一到,自己立马安静下来翻阅一遍。再选最喜欢的留着睡前让我读。有时还会教奶奶认字,很有小老师范。

当她能够自己认字后,阅读时间明显延长了。之前基本都是睡前,现在白天她自己随时可以阅读,本身也很有成就感。

因她自己可以看,我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一个晚上连续读几个故事,睡前故事逐渐成为一种仪式。有时她会撒娇,“妈妈,你都好几晚没给我讲故事了!”

4.类型广泛接触

很多专门的儿童教育机构,针对0-8岁儿童就是以纸质图书为主要载体,从人格教育和智力开发两大方面着手,涉及英文、数学、科普、故事、音乐、美术、识字、阅读、益智等领域。

所有家里的书不能光有绘本故事,应广泛涉猎。K有时看爸爸的工程专业书,煞有介事,我们只任她去看。

有人也许会说,那宝宝们能看“懂”吗?其实,只要宝宝喜欢、着迷,对美好艺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就足够了。

不限定,不评价,只提供选择就好。

毋庸置疑,阅读的好处很多,个人觉得,除了绘本故事的精神愉悦、审美熏陶作用等,借助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可以做更多的拓展。

我称之为“愉悦性”之外的“功利性”或“附加值”。

1.语言学习

好的儿童绘本,图画无疑发挥着强大的功能。文字部分往往比较有趣,或诗歌化。专家指出,经常为宝宝读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语言,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母语。特别是对于2岁~5岁之间的宝宝,很有帮助。

2.生活习惯培养

两岁所的宝宝开始有秩序意识等,我买了注意清洁、安全等的生活习惯的书,想说的话都在书里了,生活中便很少说教。偶尔有不妥,会用书中的例子跟她说,更容易接受。

3.思维启发

研究证明,通过与宝宝分享绘本,可以促进多元化智能的开发。像我数理化不好,为避免她像我一样,便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和开发。

比如迷宫的书,记得她第一次有点排斥,觉得很难。我也不强求,随她自己选择。后来她却迷上了,主动要求买迷宫类的。

快五岁时在图书馆,她很喜欢一本翻翻书“认识地球”,-------一种立体书。我看了一下,还有“认识物理”、“认识天气”、“认识数学”等……事后便买了全套给她。通过阅读兴趣广泛辐射接触各门学科,是我的潜在期望。

4.情绪管理

幼儿对亲近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对他们来说,无论夸奖还是批评,分寸火候掌握不好都是种“评价”,一种干涉。针对他们的情绪或性格特点,借助绘本故事间接引导是个好办法。

比如K三四岁时特别爱担心。有时回家见楼门关了她立马紧张兮兮,“进不去了怎么办?”骑单车带她在家附近,她会担心,“妈妈,我们不会迷路吧?”……

我便买了“想办法”故事系列和宝宝情绪管理系列。通过故事让她明白,很多情绪是正常的,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与其担心不如积极想办法解决。

从丰富生动的故事中,他们学会积极、坦然地接纳自己,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感受亲情和友情的温暖……

5.识字

关于识字,一直不在我培养她阅读习惯的目标之内,但日积月累自然而然的她学会了识字,确实是意外之喜。

前段时间,跟风去考察了两家幼小衔接教育机构。他们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小学的拼音、识字、数学、英语等。尤其识字是个难题,在和很多家长沟通中,发现同龄中会识字的小朋友非常少。

了解了小学的大概要求后,根据她自身情况,我选择不报衔接班。因为给K定的巧虎正好提前了几个月,刚好是一年级的内容,她通过识字已经自然了解了小学的行为规范、拼音、数学等,何必被拘束在小教室呢?

当然,阅读的习惯、识不识字从漫长的一生来说,并不代表什么。

也有可能,她对文字的敏感,和我这外力关系不大。

对她来说,还存在诸如不够大胆、不爱主动表达等问题。下一个年龄阶段,我会遇到新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我愿意陪她慢慢成长,并且尽我所能,用真正对她有益的方式。

标签:书虫 养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