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小学生海外游学,不要想着能学到啥东西,安全才重要

2020-10-10 22:24    

低龄游学:安全比学习更重要

文/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教员、资深新闻评论员)

目前,暑期的海外游学市场,不仅有高中生和初中生参与,还有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参与,就像海外留学一样,也出现了低龄出外的景观。根据《法制日报》最新报道,有旅游网站的数据监测显示,小学生参加海外游学的出游人次占比为11%,学龄前儿童出游人次占比为6%。这些海外游学项目在北上广一线越来越受追捧。

如果数据可靠,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引起社会和媒体关注很正常。

海外游学受到欢迎,在经济层面上讲,意味着部分国人的支付能力越来越强劲,这些海外游学项目大多价格不菲,又不是家庭必须消费项目,也不是学校要求项目,余力不够,应该不会参加。在理念层面上讲,说明家长的教育视野日益宽广,开放意识有所增强,世界那么大,愿意让孩子去看看,特别是家长不陪同只让孩子跟团参加的,心理承受能力也需要强大,不仅有相思之苦,还有安全之忧。

当然,整体而言,海外游学,不管是年龄大还是年龄小的参加,都是比较单纯的市场经济行为,家长有需求,社会有提供,买方愿意接受接受价格和服务,卖方愿意提供服务并遵守法律法规,即使价格有些高,即使服务不够好,只要买卖双方都没意见,第三方似乎没有置喙的权力。

不过,作为一名家长,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是绷不住想说,对于低龄学生来讲,海外游学时,安全比学习更重要。毕竟,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除了语言之外,在其他方面都不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海外游学的“游”比“学”更符合孩子的天性。所以,家长的目标最好不是在“学”上,开阔下眼界,多些人生体验,就足够了。

有家长陪同的游学,除了领队的讲解,还有家长的辅助讲解,估计“学”的效果会好些。没有家长陪同只有孩子参加的团队,不只是“学”的效果更不好把握,甚至“游”的效果也不好把握,其实更关注的应该是孩子的安全。实际操作中,也不是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案例。毕竟,小学生年龄段以下的孩子,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都有欠缺。

除此之外,海外游学的火热实践中,还有一些要规范的方面,比如个别教师鼓动学生参加、甚至从组织公司里拿回扣,这明显不合适,海外游学属于家庭和学生自选活动,学校和老师的态度应该是提醒他们注意安全,而不是积极参与其中;也有一些家长平衡的方面,比如有些家长说是被迫参与,因为其他孩子参与,怕暑假结束,孩子到班里交流时没面子,其实,没必要勉强自己,也没必要勉强孩子,恰恰相反,这个时候是给孩子说明社会复杂性的时候,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生存现实,家长的压力也不是不一样的。

《2016年国际游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报告预测,10年后,中国国际游学将成万亿元级市场。我没有专业知识来评判这些数字的可靠程度,但可以目测和体验到的是,确实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出钱让孩子到外面看看,虽然经济增长和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低龄海外游学会是一个长期现象。一方面,监管部门对市场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规范的地方,应该尽快有结果,让这个市场尽早成熟起来,让价格没有畸形,让服务能够到位,避免出现恶性事故。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也要有适应,不必勉为其难,也没必要攀比。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