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精准扶贫“难”关何在? 如何跨越“难”关?

2020-10-10 23:31    

中央财经大学8名学生组成的“精准扶贫调研团”不但在调研中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日新月异、不落下一个困难群众的发展进程,也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考察中发现问题,并且试图寻找解决的方法。精准扶贫“难”关何在,如何跨越“难”关?正是调研团一直试图回答的问题。

记者:你们在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调研团:扶贫必然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但我们在多个村的采访中,都反映了共同的一点:个别贫困户过度依赖政府,有“等”“靠”“要”思想。

在扶贫的方法上,我们调研团发现,现有的扶贫方法仍旧有提高覆盖率的空间。以楠木桥村为例,参加村里合作社是存在资金门槛的,而有的贫困户无法凑足进门资金,失去了优惠政策的支持和扶助。

目前,在精准扶贫领域,推行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效,然而在确定产业后,也需要考虑产业持续盈利的问题。例如插柳村当前发展经济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依靠荷花种植,并以此带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但是荷花是季节性植物,因此还需找到更加稳定的路径。

此外,在采访调研中,还发现目前扶贫工作考核机制与村情结合度不够高的问题。由于村民文化知识程度不高、政策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增加了精准扶贫难度。

记者:在你们看来,应如何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

调研团: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认为:第一,不但要注重经济上脱贫,也要注重思想上“脱贫”,坚持对贫困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自食其力、劳有所得的观念落实在贫困村村民的心中,只有观念上“脱贫”,在后续工作中村民才能从被动脱贫转变成为主动脱贫。第二,农村金融的作用不容小觑。应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将农村金融和财政资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让扶贫政策普惠人民。第三,在进行产业扶贫的时候,可以考虑多种产业并举,实现贫困村的有效发展和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贫困村和企业进行引导,实现贫困村产业的立体化多元发展。第四,应该将考核机制评定全面化与多元化,真正树立以群众受益度、群众认可度、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科学考核方式,更好地促进工作队展开扶贫工作。

记者:在精准扶贫调研中,你们有没有发现好的值得推广的经验?

调研团:在邵阳市扶贫办的采访调研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值得推广的成功经验。第一,从宏观的层面制定政策争取企业、政府和老百姓的配合。第二,产业扶贫选择有爱心,有产品优势的企业。第三,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市场规律,通过技术手段抵御自然风险。第四,不仅要关注贫困人口,还要关注非贫困人口,解决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第五,引导贫困户自己也投入一些资金,牵扯到自己的利益就会激发他们一些潜在的动力。

记者:在精准扶贫中,你们也采访调研了相关企业,有什么收获吗?

调研团:作为产业扶贫中重要的一环,企业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但在采访步步高集团总裁陈志强时,调研团也发现了企业在参与产业扶贫中的“难”关。

目前,在全社会推动精准扶贫的现状下,仍旧有一些企业,因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中很难实现像现有市场一样的高利润和高回报,有时候因为与贫困村合办产业园区、种植基地很难在一两年内实现较大的盈利,就放弃投入产业扶贫,在承担社会责任时,没有很好地往前一步,勇于承担。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要肯定企业参与扶贫是政府扶贫的有益补充,应积极鼓励全行业企业投身到扶贫的工作中来。

其次,政府部门要善于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应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在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将现代化的生产思想引入目前较为粗放的贫困村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引导推动贫困户以土地或扶贫资金入股,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最后,应当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党支部建设,提升民营企业党员的凝聚力与积极性。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大,推动全民扶贫事业,应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号召力,加强民营企业内部党支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思想觉悟,使其从“被号召”加入扶贫事业,到“我愿意”自愿加入扶贫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在扶贫领域的积极性与参与程度。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02日第4版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