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正文

到口的肉不吃!34万军队虎口脱险,是希特勒故意放走的?

2020-10-11 06:43    

前段时间,西方的一部二战题材电影《敦刻尔克》在中国大陆上映,这重新勾起了人们对于二战的记忆。

《敦刻尔克》是根据二战时期英法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史实拍摄的。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开启了疯狂模式,运用闪电战术,摧枯拉朽般横扫欧洲大陆,号称欧洲大陆第一强国的法国,更是在不到一个月之内便投降了。由英国人、法国人组成的40万联军更是被德军逼迫到小港敦刻尔克,大海是这40万大军仅有的退路。

德军的装甲部队、步兵和炮兵已经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强大的德军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这40万人“包了饺子”,一场大屠杀即将上演!

就在英法联军陷入恐慌之际,奇迹出现了,德国的装甲部队突然停止了进攻,而下达停止进攻命令的竟然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元首的命令下,杀得眼红的德军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一群待宰的羔羊安全撤退。英国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组织起了大规模的撤退“舰队”,游艇、渔船、客轮等能开的船都被集中到了英吉利海峡进行撤退行动。经过9天9夜的连续行动,约34万英法联军成功撤退到了英伦三岛,其余6万人则充当了阻击力量,多数被俘。4年后的诺曼底登陆,这群人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充当着盟军的精锐,参加了对德国的反攻。

数十年来,针对希特勒下达停止进攻的原因,大家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有观点认为,这是希特勒故意留给英法联军一条生路,是为了和英国媾和,但这并未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还有人相信,希特勒这样做是在展现光明正大的姿态,英国人会觉得“欠希特勒一个人情”,显然这样的理由站不住脚。

军事史学界的普遍看法则与上述两种观点不同,他们认为战场上敌我形势综错复杂,影响希特勒下达停止进攻的命令正是战场前线形势。

自从5月10日起,德军已经连续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作战,并且这些士兵是深入法国境内,此外德军如此神速的进展超乎意外,先头装甲部队已经和后勤部队脱节,围困敦刻尔克联军的德军部队已经出现了燃料和弹药的不足。在敦刻尔克地区,河流交横纵错,复杂的沼泽和沟渠地形完全不适合装甲部队的快速展开作战,一战时候这些地形条件就曾给德军带来过麻烦。在燃料和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围歼数十万联军,稍有不慎甚至会造成敌人的强势反扑,毕竟“狗急了也会跳墙”。

战争的硝烟早已远去,历史的车轮依旧前行。至于希特勒为何会放走34万英法联军,无论是经历过战争的人还是史学家,都没有统一一致的说法,而军事史学界的说法则是较为普遍且合适的说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