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清朝享国268年,产生了114位状元,南方远多于北方

2020-10-13 23:50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这一制度起始于隋朝,经过唐朝的完善,在北宋时期基本成熟,古代学子都寄希望于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读书人甚多,但最后能走上仕途的只占少数,有人甚至参加了一辈子科考,最后连个举人都靠不少,大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架势,不过对于家境贫寒的人来说,这起码是一条看得见的道路。

到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制度已经完全成熟,形成了乡试、会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在这三级考试之前,还有一个入门级别的资格考试,也就是所谓的“童试”,通过这个考试的人被称为“童生”,他们此后便可以进入府州县学读书,毕业之后就是秀才,也就可以有机会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

有些读者可能对清朝的三级考试制度不太了解,笔者在此就多说几句。

乡试是在各省举行,但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每三年举行一次,只有取得秀才身份的人才能参加,考中了就是举人,也就有做官的资格了,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组织,考试地点在京城,一般在乡试后第二年的三月举行,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同样是在京城举行,由皇帝或者钦差主持,一般是在会试同年四月举行,考中者称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到第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如果有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了第一名,就被称为“连中三元”,中国古代自从有了科举考试,“三元及第”之人仅17位,明清两朝各有两位,分别是黄观与商辂、钱檠与陈继昌。

通过这样简单的一个介绍,以后看古装影视剧时,如果再发现有秀才进京赶考的桥段,我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吐槽,因为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发生,秀才只能参加乡试,乡试的地点是在各省省城,如果非要说进京赶考,起码得给他一个举人的身份,如果已经中了举人,也不可能太穷酸,举人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进京赶考肯定会得到资助。

上文我们说到,乡试三年一次,会试是在乡试后一年,殿试则是在乡试同一年,也就是说殿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确,正常情况下是这样,但清朝有很多次例外,比如加科、恩科,或新帝登基等等,总之情况比较复杂,清朝一共考了112科(即组织了112次殿试),产生了114状元(顺治九年和顺治十二年满榜和汉榜分开)。

清朝114位状元,按照各省人数由多到少的分布情况是:江苏49人,浙江20人,安徽9人,山东6人,广西4人,直隶、江西、湖北、福建、广东各3人,湖南、贵州各2人,顺天、河南、陕西、四川、八旗蒙古各1人,而奉天、山西、甘肃、云南无状元。统计后我们会发现,南方状元数量远远多于北方,仅江苏、浙江两省,状元人数就占到了60以上。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清朝,宋朝就已经出现,而且愈加明显,明代状元分布的前5个省全是南方,其中浙江20人、江西18人、江苏17人、福建10人,明朝初期,因为科举考试一事,朱元璋还制造一起冤案,当时殿试之后,上榜的几乎没有北方人,朱元璋怀疑考试存在作弊,于是把榜上的学子都处理了,又为北方学子举行了一场考试,发榜后北方学子才有少数上榜,史称“南北榜案”。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有其根本原因,就是农业与经济的发展情况,从宋朝开始,政治中心和农业中心向南方转移,加之北方战乱不断,相比之下,南方成了粮食高产区,也就是所谓的“富庶之地”,当时北方地区连肚子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思读书,而南方则渐渐形成了以读书为荣的传统,虽然明清时期政治中心再次北迁,但南方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