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壁上乾坤:直面北齐壁画之美

2020-10-14 04:06    

原标题:壁上乾坤:直面北齐壁画之美

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局部)

忻州北朝壁画墓场景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局部)

北齐娄睿墓壁画(局部)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局部)

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局部)

□文/李婷 乐梦融

北朝,我国已在木结构建筑中使用斜拱;金代,人们就喝上了冰镇酒;元代,刀削面在山西地区已颇为流行……近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壁画艺术原作展———“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在上海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遴选的北朝和宋金元这两个时期的12组89件墓葬壁画精品,堪称一幅幅鲜活的古代生活画卷,向人们呈现了礼仪、风俗、建筑、饮食、服饰、音乐等诸多方面历史文化信息。据悉,这些稀世珍品,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亮相——

据悉,此次展览展品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分为“天似穹庐”“人亦黄土”两部分,充分彰显了北朝与宋金元这两个时期山西地区民族融合的历史轨迹,以及民族文化碰击与交融的壮观场面。

复原栩栩如生画面

北朝壁画,填补美术史上的空白

山西壁画是一幕幕形象生动的古代生活与信仰画卷,是精湛高超的艺术作品,是极致的国之瑰宝。将一座北齐时期(约1400多年前)的军政长官古墓“乾坤挪移”,这就是“天似穹庐”单元的最大看点。壁画被分成30块卸下,搬迁到上海后重新拼接复原,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被专家们圆满完成——《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整体搬迁到了上海博物馆内,成为它在国内的首次公开亮相。

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在我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当时的绘画遗存极少,文献记载亦寡。本次展出的三组北朝时期的壁画,让人们见识了北朝绘画艺术“简易标美”的造型风范和“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

据悉,此次展出知名度最高的壁画《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壁画》堪称古代绘画艺术杰作。其墓室铭文可见其显赫来历,主人正是北齐宰相东安王娄睿。原作全部壁画现存71幅约200平方米,定格了主人鞍马游骑、军乐仪仗等生活画面,可见宫廷画师十分熟悉草原牧场的生活。作品线条流畅,人物气韵生动,骏马形神兼备,勾勒晕染极富艺术特色。以一幅“鞍马游骑图”为例,画家通过单层墨线勾画,平涂浓淡色彩和明暗映衬手法的运用,表现出马的健壮,尤其是马的眼神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观者变换位置,也能感觉到马的双眼炯炯有神,给人以“画龙不点睛,点则飞去”的感觉。经专家研究考证,该壁画很可能出自北齐“画圣”杨子华之手。绘画大师吴作人曾言:“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的发掘,使千百年徒凭籍志、臆见梗概的北齐绘画陡见天日”,足见其在我国美术史上有着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元代就吃“刀削面”

热闹生活场景 见证鲜活历史

“无论从文化史还是社会学的角度,这些壁画精品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介绍,除了关注其艺术性,壁画所描绘的内容也相当精彩。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为我们保留了宗教、礼仪、风俗、建筑、服饰、音乐、绘画等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一些鲜为人知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画卷。山西地区保存的二十二万五千余平方尺的古代壁画,堪称世界壁画艺术的宝库。尤其是北朝和宋金元两个重要时期,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进入,草原文化与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间不断发生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历经三百多年,朝代更迭频繁。这些时期的墓葬壁画,主人虽来自不同的民族,但是绘画主题大多为仪仗图、出行图、狩猎图等,表现了他们生前的赫赫战功和权威。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从艺术的角度佐证了当时各民族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塑造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

比如,此次展览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一件展品:《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长3.2米,高3.5米,既描绘了神话故事中的奇禽怪兽、龙鹤仙人等形象,也有骑马围猎的恢宏场景,还有武士仪仗出行之缩影,充分揭示了北朝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该壁画图中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建筑,屋顶正上方绘一火盆,左右两侧各绘一兽首鸟身的怪兽形象,这也是首次在同时期墓葬壁画中发现木结构建筑,充分展现了古晋阳北朝木结构建筑的风采。画面中建筑斜拱的出现,将我国古建筑中斜拱的运用历史又提早了几百年。而该墓气势恢宏的长卷式狩猎图,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墓葬壁画狩猎图。据悉,为了这件珍贵的展品,上海博物馆曾专门拆除南大门运送其进入展厅,这在该馆开馆21年来的展览史中尚属首次。

相比之下,此次展出的金元时期壁画作品的内容更为世俗化,所描绘的都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有夫妇对坐、备茶、杂剧表演、驮运、马厩等。以《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为例,东壁展现了“杂剧”演出场景:四人在表演,一人在旁伴奏,画面人物形象生动,诙谐有趣。西壁为“进奉图”,一个头戴软脚帽、身穿圆领长袍的男子在前面引路,两名小厮抬着酒坛,一个小厮手捧酒具。酒坛中间,清晰可见一块块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仲谋认为,由此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喝上了冰镇酒。而根据壁画“内宅”中男子髡发长辫的形象,表明墓主人可能为北方草原民族。《阳泉东村元墓壁画》描绘的生活场景也很是热闹,其中,一男童边做刀削面边欣赏伎乐表演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它证实:在元代,刀削面在山西地区已出现。

一半中国绘画史

留存苍垣黄壁上

提及中国画,出现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的要么是逸笔草草的疏山淡水,要么是水气淋漓的红花墨叶,殊不知,这只是中国画在宋元以后的面貌。中国绘画史的一半书写在绢素纸张之中,另一半则留存在苍垣黄壁之上。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那些极其辉煌的作品多数绘制在宫观寺院以及墓室洞窟的墙壁之上,且呈现出中国画出人意料的绚烂的、浓烈的、热切的、热情的一面。

中国古代壁画有三种形式,一是石窟壁画,莫高窟是最典型的例子;二是寺观壁画,最为著名的当属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满布三座大殿的960平方米元代壁画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也是世界绘画史上的罕见巨制;还有一种便是墓葬壁画。石窟和寺观壁画题材多为宗教故事画和经变画,而墓葬壁画则更多地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能看到很多当时社会中流行的生活方式,包括服饰、建筑、饮食、民俗,甚至体育项目。

“壁画经过了上千年岁月的洗礼,是一种脆弱易损的文物。虽然壁画经揭取保护处理后初步达到了稳定状态,但它们对环境变化依然非常敏感。”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透露,该馆藏有近万平方尺的墓葬壁画,但如此大规模外出展示还是首次,有些壁画在自己的展馆也舍不得拿出来展出。

比如,本次展出的“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是首次公开亮相。该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水泉梁村。山西博物院于2008年6月进行了考古发掘及壁画搬迁保护,这是国内复原较大型墓葬壁画结构的一大成功案例。壁画主要分布于甬道、墓顶与墓室。墓顶壁画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上层绘天象图,中层为四神图,下层是十二时图。墓壁的北壁为夫妇宴饮图,东壁为鞍马仪仗图,西壁为牛车出行图,南壁为门洞,左右两侧绘有鼓吹图。此次展览中,工作人员重新搭建复原了整座壁画墓。由于进入墓室的甬道较为狭窄,出于文保的考虑,设计了一条通透的玻璃通道,顶部隐藏LED灯带照明,以便呈现更好的观展效果,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走进墓葬内部参观,近距离欣赏这组气势恢弘的北朝壁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