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此人曾是日军翻译,战后无奈娶了日本女人,国人欠他一句感谢

2020-10-14 10:05    

这翻译这项工作,在咱们现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一个非常吃香的工作,很多年轻人都想好好学习一门外语然后做上高级翻译,走向人生巅峰,特别是在看到小“赵薇”张京走红之后,这个冷艳的大美女靠着给总理出色的翻译,一下子让翻译这项工作变得更潮起来,变成了一项热门工作。但是远在上世纪抗战时期,翻译这个工作很有可能不受到别人待见的,毕竟那个时候人民识字率都非常低,学习外语一般都被看做是别有企图。特别是你学会了个日语,那你基本上就可以被人判定为“卖国贼”、“汉奸”了。在中日战争的时候,非常多的翻译被定为汉奸,他们大多数人都是给日本人做事儿,咱们现在看电视剧,那个“胖翻译”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过这些翻译也并不是都是坏的,十恶不赦的,其中也是有不错的。比如咱们接下来要聊的这一位,抗战时期的翻译,虽然为日本人工作,但是他为咱们抗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可小觑。

这个人就是夏文运,1905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17年考入关东州公学堂南金书院高等科,1919年考入旅顺师范学堂,毕业成绩各科全优,于1925年赴日本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留学,1929年,夏文运从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又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1931年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正式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硕士之一。这么优秀的人才在1932年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大连,当时东三省被日军侵占,日本军队一下子就打听到了这样的一个英才,决定一定要挖到手,为日本军队效力,于是日军便开出了高价,让夏文运做日军参谋部的随身翻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做一个翻译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不仅仅要会说日语,而且你还要懂点外交的手段,这样才可以玩得转这个工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政治工作,比如日本人经常会叫翻译官去劝说中国方面投降。从1931年到1936年之间,中国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在这个时候日本虽然非常想中国可以乱成一团,自相残杀,但是他们也是有看好的对象的,而当时日本最看好的就是李宗仁。后来日本派出去游说李宗仁的是日本的参谋知鹰二,而夏文运是翻译。在这交谈之中,李宗仁对夏文运的印象非常好,觉得这个人非常正派,富有激情,所以李宗仁当时非常想不通,为什么如此正派的一个人要去为日本人干活?

所以在当天李宗仁就约了夏文运见面,李宗仁问:中国现在如此破败,不仅内斗而且外来还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你的家乡也是如此,被日本人给侵占了,你又是如此优秀的人才,为什么非要去给日本人干活,祖国危亡之际,你难道就这样沉得住气?夏文运被这样一问,给问醒了,声泪俱下地说:自己以后会拿出生命来报效祖国,祖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一定会鼎力相助,万死不辞。于是从那天之后,夏文运就成为了国明政府刺探日军绝密军事情报员。

而夏文运之后最为出色的一次情报就是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当时日军板垣第五师团逼近临沂。日军准备和他们另外的一个师团汇合之后再发起总攻。这样的局势对于我们来讲非常不利。而就是在如此关键的时候,夏文运发来了电报。电报只有五个字,但是信息量非常大。“北动南不动”,也就是这五个字揭示了日军的动向,李宗仁迅速调整战术,在台儿庄歼灭了日军一万多人,而台儿庄战役也成为了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规模的胜利,而这个功劳背后,夏文运的贡献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台儿庄战役之后,由于当时非常特殊的情况,根本没有人敢提到夏文运的贡献。直到抗战结束也没有人提到他。而夏文运当时还在假装为日本人做事,处于考虑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夏文运也只能在日本隐居,娶了日本老婆。但是就这样,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国籍。

而直到很多年之后,李宗仁回忆台儿庄战役的时候,才把夏文运给想起来了,为他正名。从那之后,夏文运才成为了真正意义的抗战英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