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李肇星:“坛下”小故事

2020-10-14 14:29    

文 |李肇星

人生无常。离开外交一线后,我出国的机会更多了,主要是应邀参加各种各样的论坛。我在“坛上”论的大多是老生常谈,别人论的也不乏套话。我愿听、愿学、能记住的倒是“坛下”的对话。以下是一小部分例子。

与美国老友的共鸣

我先后在美国工作过六年,到过全美五十个州,同我争论过、成为好朋友的美国同行很多。

2013年9月,我在美正式活动后去见一位前美国大官,大家都年过七十,难得相聚一次,话说不完。我说,你有的接班人好像以为日本最恨中国或朝鲜,其实日本不会忘记1945年8月广岛和长崎的事情。美国人为了本国利益也不要在钓鱼岛问题上偏袒日本右翼,我的年轻同事、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说得诚恳:“希望美国朋友别搬日本这块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的老朋友握住我的手严肃回应:“李,请放心,正像中国人不会忘记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开始发生的事情一样,我们美国人也不会忘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那件事,尽管我们眼下有眼下的考虑……”我们两个老头儿相拥大笑。

爱国者人恒敬之

2013年6月,我去马来西亚参加一个论坛,途径新加坡,正巧听到一位美国高官在另一论坛上影射中国是南海问题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又说对南沙群岛及毗邻海域是中国领土的说法“不持立场”。在场的个别中国人,可能因为没听懂他的美式英文,给他鼓掌,几位中国记者很生气。想不到2014年6月还是那个高官,还在那个地方,变本加厉了,点名批评中国。幸好,我们解放军一位中将当即用普通话点着他的名严正反驳他。有的亚洲记者则讽刺美国至今未加入《国际海洋法公约》,却拿这个条约说事儿,可笑。

这事发生时,几位韩国老友私下告诉我,他们了解美国文化:“你们这位将军有勇气为自己的国家仗义执言,会赢得美国同行尊重。”我也悄悄告诉韩国朋友,我跟美国老师学过美国史,知道美国一向注重爱美国的教育;我还知道,外国留学生不爱祖国,在美国同学中都很难交到朋友。

现实是好老师

2007年7月,应新南非创始人曼德拉总统邀请,我去约翰内斯堡参加一个“国际长老会”,发现我在与会者中资历最浅、年纪最小。与会的有美国前总统卡特。我敬重他,因为1979年元旦在他任上实现了中美建交;我感谢他,因为他曾热情邀请我和夫人去他老家做客;我给他提过意见,因为他曾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不够公道。想不到这次非正式交谈中,他诚恳地告诉我,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是对的,但现在有的非洲国家人均预期寿命才三四十岁,做到人人平等将是一个漫长过程。我听后颇受感动。

看来,历史和现实都是好老师,只要勇于面对,人的境界会有所提高。

勤学致远

2014年6月,我与意大利前文化部部长鲁泰利共同主持中意文化外交和创意论坛,鲁在会上照稿讲的话很好,会下单独同我谈的更令我惊喜。

此前两个月看到习主席关于“保护好每一寸绿色”的指示,我又像几年前告诉我外交部年轻同事一样,希望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和外交学院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的年轻同事结婚时一定要小两口一块去栽棵树;树比人长寿,可以象征将爱情进行到底。年轻人说好,我很得意。

想不到这位意大利新友鲁泰利自豪地向我介绍,他任罗马市长时曾成功推动国会立法,规定每个意大利家庭出生一个婴儿,市政府必须为这位新公民栽一棵树。该法1992年生效,2012年又补充规定,每一个婴儿被收养,市政府也必须栽一棵树。这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鲁泰利法》已为意大利增加了十九万棵树。他本人出国访问也爱栽树,一个月前在突尼斯栽了四棵棕榈树。他希望我将来能在中国帮他找地方植树,也邀请我和夫人方便时去意大利植树。

感动之余,我又想到习主席最近在上海说要学习各国人民的优秀文明成果,觉得这位部长真有文化,他的先进绿化理念和行动值得我学,而且学了得干。

几天后,在青岛流亭机场我对送行的市外办王珂同志讲了上面的故事。站在旁边的服务员管俊听后说:“我将来结婚时一定和爱人一起去植树。”我听后大喜,立即托王珂负责监督和奖励。我们老中青三代人轻松地达成了共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命,就是实实在在的软实力。

2015年7月17日于外交学院

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

本文摘自《李肇星散文集》

青岛出版社2017年9月出版

标签:李肇星 故事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