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台湾】刘大贝语中评:两岸此消彼涨 台湾经济下滑

2020-10-18 02:41    

大陆去年底宣布多项惠台措施,今年逐步落实,国民党中常委、香港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刘大贝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两岸此消彼长很明显,台湾的经济趋势其实是下滑的,若不能力挽狂澜,就会随波逐流被冲走。

国民党中常委

香港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刘大贝

(中评社 倪鸿祥摄)

刘大贝1951年生,政治大学东亚所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企管硕士、莱佛大学公共管理博士,曾任铭传大学副教授、观光系主任,国民党投管会执行秘书,建华投资公司董事长,香港首都创投公司主席,香港京华山一证券公司CEO,兆丰票券金融公司董事长。现任香港经济发展委员会委员,国民党中常委。

大陆改革开放崛起后,近年来许多省市的GDP已经赶过台湾,两岸差距似乎不断拉大。

刘大贝表示,去年GDP还没完全统计出来,2016年台湾的GDP总值大概5500多亿美金,若以即期总值排名来看的话,和大陆所有省份进行比较,台湾大概是第6名,广东、浙江、江苏、河南、四川的GDP都比台湾还多,所以台湾的GDP总值已经不比当年。

他分析,今年是蒋经国逝世30周年,台湾在1970、1980年代是全盛时期,不但是亚洲四小龙,GDP还是大陆的几倍,但现在已经是大陆各省的第6名,而人均GDP大概是2万4900美元,大陆大概有天津等9个城市人均GDP都到1万7千美元。

他指出,目前两岸还有一小段距离,台湾人均GDP大概是全球30几名,大陆约70几名,可是大陆的经济体比较大,而且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总量也大,每一年成长率大概平均在6.5%至7%之间,各省的发展会加速成长刺激之下快速崛起,所以未来大陆不论是总量、排名或人均GDP就会赶上台湾,这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就是两岸此消彼长,而且很明显。

他说,当然经济的比较必需客观来看,台湾不能完全只以单一GDP的数字来看,因为台湾只有2300万人,贫富差距小,大陆有14亿人口。若以2300万人口的规模比较,大概是比照加拿大、澳洲的人口规模,但加拿大的人均GDP是4万多美元,排名约在20多名,香港只有700万人口,所以人均GDP的排名也很高,所以从GDP的关键要素,例如土地、人口来比较,台湾还是有落后的趋势,而且在亚洲四小龙现在是吊尾巴,所以台湾的经济趋势其实是下滑的。

他说,虽然台湾经济成长去年好像还不错,大概有3.29%的经济成长率,今年希望到3.5%。例如去年主要是靠出口,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出口大幅成长,主因是受惠于苹果iphone,也就是鸿海等公司手机代工,很多订单都转到台湾来;第二是台积电靠电子产品创新研发的优势;第三是大立光电,再来是一些苹果概念股,这些公司让台湾的出口成长,包括两岸及台湾出口到香港都成长。

他分析,这些出口成长很可能会受到一些地缘因素的影响,例如北朝鲜的因素;还有美国宽松政策可能要结束进入升息阶段;全球升息等因素影响,很可能会在2018年第一季就看出影响,还有台湾的汇率目前一直在升值,也会影响出口,所以今年在出口方面影响的幅度会比较高,会是一个很大的变数,今年经济情势还是要很谨慎。

他表示,GDP要成长有三头马车,一是贸易、二是消费、三是投资。台湾内部的消费目前并不好,别说陆客的影响,就是本身的零售业、服务业都萧条,过去非假日一般商家都人山人海,现在都没人就是证明,因为大家可支配所得减少,而且大家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没信心,因为政府没让人民有信心,所以人民消费就会趋于保守。

他指出,台湾的投资5年来都是负成长,尤其外国直接投资(FDI)负成长更大,所以蔡政府现在讲一些南向政策,是台湾要走出去,但无法吸引外资,中资又限制,其他的美资、欧资都太有限。

他说,贸易方面,台湾从2005年直接拉开两岸和平交流的序幕,2008年直接大三通,不必再透过香港等第三地,台湾的贸易大幅成长,当时出口成长很快速2013、2014年曾占出口总值的6成,后来有降下来,到民进党执政更限制,所以现在约4成左右,可以预见未来2、3年不可能成长,所以在此消彼长的趋势当中,台湾若不能再掌握竞争优势与策略规划,情况是今人担忧的。

他强调,国际贸易一定是有政治因素的,台湾想要前进东南亚,但因为没签自由贸易协议(FTA),出口产品在东南亚不能享受到零关税。尤其东盟现在已形成一个紧密的经济体,要享受大陆关税优惠乃至于零关税的广大市场才能有竞争力,而台湾的市场小,连大陆一个省份的市场规模都不如,所以东盟当然不跟台湾签FTA,这是自然的趋势,所以台湾要好好维持两岸的和谐,至少经贸关系要和谐。

刘大贝表示,两岸此消彼长的趋势很明显,台湾只要不能力挽狂澜,就会随波逐流被冲走,毕竟民间消费不好、制造业能走的都走了、房地产不好,股市目前全球效应的缘故看起来不错,但美股一旦反转一定会受影响。

来源:中评网

责编:福若拉

监制:中评社新媒体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