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10亿级国资信托爆雷!还有什么是安全的?

2020-10-18 05:09    

在工行爆出54亿银行理财产品大案之后,10亿级信托产品再爆出兑付危机。

2018年刚刚开始,理财市场就接连出事。

现在,到底还有哪些产品是安全的?

接连爆雷

1月12日,黑龙江省银监局称,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审议、告知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后,至2018年1月11日,依法查处了中国工商银行黑龙江省辖内6支、共计54.7亿元的违规对公理财事件,涉案银行包括工行黑龙江省分行及所辖13家二级分行。

无独有偶,中融信托10亿信托也出现了兑付危机。本应2017年12月15日到期兑付的信托资金,被延期到2018年1月10日,但1月10日限期来临,借款人仍然无法足额偿付,不得不继续延期。

一句话,高门槛、高收益、低风险的信托产品也不安全了。

中融信托踩雷

据悉,这次出事的是中融信托旗下的嘉润30号和31日两个产品,都是由一家省级国资平台借款或担保。这两个产品合计募集资金15亿元,期限24个月,2017年12月15日到期。

截至目前,两信托计划已累计还款6亿元,但借款方连本带息还欠近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出事的产品是由云南省级国资平台借款或担保的。

国资背景

中融嘉润31号的借款人是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中融嘉润30号的借款人为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并有云南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提供担保。

云南国有资本爆出兑付危机后,一度引发市场对省政府融资平台的恐慌。

根据以往的经验,省级政府国资平台项目安全性很高,是信托公司信赖的合作伙伴,一般不会出现兑付问题;而那些市级县级的国资平台则是防范的重点对象,出事的概率很大。

现在看来,省级平台也靠不住了!

打破刚兑

在中国,信托普遍具有刚兑的传统。刚兑即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需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利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对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

为了维护声誉、规模和珍贵的牌照,当信托在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一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刚兑,甚至自己垫付资金,然后再慢慢回款。

2017年11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俗称资管新规),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在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资管新规》在加大力度去杠杆的同时,一举打破了金融机构刚兑的魔咒。

风险自负时代

其实,全世界金融市场都不可能存在什么刚性兑付,存在的只有风险自负,愿赌服输。

中国长期以来的隐形刚性兑付严重扭曲了金融市场定价机制,导致资金缺乏风险识别能力,资金一窝蜂追逐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现象一再出现,这客观上也为庞氏骗局营造了良好的土壤。

客观来说,一切金融产品都有风险,不存在刚性兑付,股票、P2P(如专注车贷的点牛金融)只不过是不同风险资产中的一种。

结语

打破刚性兑付,有利于投资者明晰风险,在尽享收益的基础上自担风险。试问,如果平台不兜底了,你还敢不顾风险只买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么?

了解自己所购买产品的风险大小,并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这本身就是一个合格投资者的基本素质。

作者:点牛金融,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原创不易,请点赞或留言。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