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站在老家沛县的土堆上看先秦

2018-04-11 07:26    

文:王永生

知道沛县有个吕高群还是最近的事。

一直以来想写写我家乡的历史。我的老家在苏北沛县北部的农村。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因饱受黄河泛滥之苦,自山东嘉祥、巨野一带迁居于此,在微山湖西侧洪水淤积的土地上披荆斩棘,重建家园,并与原居民争土讼地,期间不乏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不失为一部上好的历史剧素材。

苦于手头的资料甚少,遂上网搜寻。天随人愿,远在沛县的吕高群先生近两年在网上发表了不少关于那段历史的文章,并且在网上发贴,说手头有很多关于那段历史的资料,希望有人能利用一下写出一部剧本。于是就电话联系了吕先生。

初秋的九月,几十年一遇的酷暑刚刚散尽余威,我驱车从徐州赶往沛县北部的龙固镇。龙固镇离我的老家杨屯镇相距不过几公里,我却从未涉足。一入龙固镇界,目之所及都和想象中的大不一样。灰黑色的马路,灰黑色的码头,灰黑色的民房,连路两旁的树木都是一片墨绿色,一看就知道这个小镇和煤炭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在吕先生的电话指引下,从镇派出所往南二百多米处,我看到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吕高群大夫”。

吕先生的私人诊所就开在这个街巷的尽头。吕先生站在牌子旁边迎接我,虽然暑热已过,四十多岁的吕先生还是度夏的装扮,一件半新不旧的蓝绿色T恤,灰色的长裤一条裤腿卷至膝盖处,脚上一双黄色的拖鞋,一副地道的农民形象。望着吕先生的老屋诊所,听着左右邻居的介绍,我方知吕先生原是一名中医世家的嫡传,推拿功夫在当地亦小有名气。

知道我正在研究那段历史,吕先生兴致很高,从清朝咸丰初年黄河水淹丰沛,到咸丰五年黄河兰考决口鲁西南遭灾,再到民间领袖唐守忠率众来沛、并与捻军作战英勇牺牲,曾国藩断案沛县土客之争,吕先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见我也了解不少,吕先生大有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一再表示一定大力支持我的写作,愿意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支持。

令我失望的是,在我到来的不久前,吕先生所在的整条街停电,吕先生电脑里的资料我无法得见。见我失望的样子,吕先生表示等来电的时候一定会发邮件给我,并有些神秘的对我说,其实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需要研究、需要引起重视的远不止近代一百来年。我以为吕先生指的是两汉文化。

沛县,因古有“沛泽 ”而得名。沛县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和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向有“汉汤沐邑”、“明先世家”和“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两汉文化的研究在国内已很深入,沛县、丰县,乃到整个徐州地区都在籍两汉文化之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的品牌。看我有些疑惑,吕先生从诊所的门后拉出两个大编织袋,袋上隐约可见“碳酸二铵”的字样。

吕先生从里面拿出一些古旧的砖块、瓦片、青铜器,说,这就是我多年的研究成果。世人只知道沛县有汉,却不知在汉之上,沛县还有先秦,还有东周、西周,这才是沛县文化的渊源。我不由侧目,再细看这些古件,或残破,或锈迹斑斑,但从细微处可以发现它们做工精细、纹饰精美大气,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但吕先生说,它们并不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只是承载龙固历史的器物,表明龙固镇曾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

吕先生介绍,据他的考古发现,在我们现在的脚下,二千多年前有着一座古城,叫胡陵城,又称湖陵城,初建于西周,兴盛于先秦。通过对《水经注》、《史记》、《资治通鉴》等各种古籍的考证,吕先生认为湖陵城呈方形,南北长应在七里左右。加之经年的实地考察,他基本掌握了湖陵古城遗址的规模和大致方位。吕先生还曾亲自参与了二零零三年对湖陵城的考古挖掘,并且做了大量的遗址保护工作。

我不知道吕先生的考古是否站得住脚,但在回徐后上网查阅资料时,我看到这样的报道:经过孜孜不倦的发掘、考察,一个深埋在地下的辉煌古城初步呈现在人们面前,那就是位于现今沛县龙固镇前程子村一带的湖陵古城。湖陵古城历史悠久,泗水穿城而过,曾为周朝至秦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载着把周礼传遍四方的重任,也是儒文化的龙兴之地。从考古结果看,基本证实了吕先生对湖陵古城遗址的推测。

另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发现这样的文字: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由此可见,楚汉相争的第一仗就发生在现今沛县龙固一带。这些考证令人不禁感叹,在这个平常小镇下,竟埋藏着这样一个有着千年辉煌历史的古城。

痴迷湖陵文化,自发研究湖陵古城已二十多年的吕先生,在当地不仅是小有名气的业余考古专家,还是一个公益慈善的热心人,并在龙固镇组织成立了泗上书画家协会和泗上书画院,旨在宣传弘扬湖陵文化。在和吕先生的交流过程中,吕先生拿出一块古代湖陵城的城砖,上面刻着一个类似英文字母“F”的字符,说上面这个字的意思目前国内外还无人能解。

湖陵古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在金戈铁马和黄河泛滥之下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今天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如何全面解读古城,还原先秦乃至西周时期湖陵古城的灿烂文明,有待各方共同的努力。

吕先生自发考古湖陵古城,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也投入了家庭的大部分收入。当问及当地政府部门是否支持时,吕先生有些暧昧地苦笑了一下,虽然没有明说,但我应该理解吕先生的意思。

在当前一切GDP至上、短平快见政绩的风气之下,很多文物不仅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反而受到现代建设的二次摧毁。谁还会去过问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古城呢?谁还会看一看那些残砖碎瓦和破陶断碑呢?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曾经在这片热土上演绎的秦汉豪情又有多少人去关心呢?

告别之时,吕先生一直送我到镇外。我的车缓缓地驶离,吕先生还站在镇外高高的土堆上频频挥手。徐州市近几年提出“舞动汉风”,深入挖掘汉文化,丰县和沛县也一直在争夺刘邦故里的称号,但是我们真正能看到的历史遗迹又有多少?当一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逐渐揭开面纱时,政府部门应该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而不应只是看到吕先生孤独的身影在土堆上捡拾一两块瓦砾,或在煤矿塌方地里捶胸顿足。

进出镇上的拉煤卡车川流不息,桥下码头内的货船慵懒地挤在一起,一切还是来时的模样,但我仿佛穿越到二千多年前:舞榭歌台,寻常巷陌,又或是金戈铁马,烽火烟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