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南亚一国汉化程度极高,春联却全用字母书写,过年前必须预定亲戚

2020-10-19 05:03    

在中南半岛上有一个神奇的国家,汉化程度相当之高,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汉族节日一应俱全,风俗与我国滇桂等地颇为相似。这个国家就是“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在我国,春节是一年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而在山水相连的越南,人们同样十分重视这一节日。

▲越南村民在劳作

作为农业大国,越南的大部分人口仍是农民,因此对农历有着强烈的依赖性,这也正是农历得以在这个国家保留的重要基础。在传统农业社会,设立春节的本意就是希望人们在辛苦劳作一年之后,能够休息放松,全家人一起享受丰收的的喜悦,同时还能祈福,让神灵保佑亲人身体健康、来年风调雨顺。为此,越南人早在腊月中旬就开始准备年货。

▲越南春联

对越南人来说,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是鲜花,其次还要置备年粽、春联和爆竹。由于能看懂汉字的人日益稀少,越南春联已基本使用越南语书写。越南人的年粽和中国的端午粽区别较大,用糯米、猪肉、绿豆沙做成,外裹芭蕉叶。据陈朝学者黎文休所著的《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在古代越南,人们认为方形年粽代表天圆地方,绿色的芭蕉叶象征来年生机勃勃,猪肉与绿豆沙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更有意思的是,一只年粽的重量通常有一公斤多,一个人是肯定吃不掉的,因此当地通常将其作为礼物馈赠亲友,然后全家共同分享。

▲陈朝黎文休《大越史记全书》书影

根据越南人的习惯,从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起,春节就算是开始了。送灶君对越南人来说可是一个大事,等灶君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时,越南人就可以打扫庭院,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以便重新迎接灶君回来,这和中国倒是十分的相似。此外他们还有一个习惯,在送灶君的时候每家都会放生一条鲤鱼,因为在越南民间传说中,鲤鱼是灶君坐骑,而在中国,灶君坐骑则是赫赫有名的“灶马”——突灶螽。

越南人的春节,有三样必不可少的东西: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这些都可以在花市上买到,因此一到春节,越南街头到处都是卖花果的人。在越南人眼中,桃花具有辟邪之效,同时能带来幸运。不过在越南中部地区,囿于气候因素很少有桃花,人们就会用黄色的蜡梅花予以代替。金橘是取吉利之意,“五果盆”则用于供奉祖宗,最常用的是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等水果,在越南语中,荔枝的发音同“求”,椰子的发音同“余”,水榕果的发音同“充”,芒果的发音同“使”,合起来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越南人在烧香祈福

到了春节,越南全国都会放假三天,此时每家每户都会在在窗台插上一面国旗,象征着人们对国家的尊重和敬爱,这一点在中国几乎很难看到,就算是国庆节也很少见。这倒不是因为人们不爱国,而是民族性格不同,我国居民相比起来都很内敛,不喜欢将心中感情轻易表露出来。在除夕夜,越南人会全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进行“求禄”活动。一种称之为“采禄”,通常是人们在除夕当天从寺庙返回时随手摘下的绿色树枝,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家后就会插在神龛前,直到枯萎为止。另一种是则是带一些祭祀果品回家,以便在春节期间分发给朋友,人们将其视作散福。

▲越南年粽

对越南人而言,春节期间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大年初一到初三的三天,他们可以去亲戚朋友家相互拜访、馈赠年粽,去桃花林拍照片,同时还可以一大家子共同祭拜祖先。当然,在几天里也有许多忌讳,比如不能和别人说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吵架、不能打碎东西,就是怕影响到自己未来一年的生活。更有趣的是,春节期间越南家庭不扫地、不剪指甲、不理发,因为这样做会把“好运”送走。这样的忌讳,在公元十一世纪的越南李朝就已形成。

▲桃花林前身穿奥黛的越南姑娘

至于祭拜祖先,越南人一般会选在正月初一进行,他们会提前准备好年粽、红烧鱼等祭品,祭拜完之后才开始拜年。这就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小孩子给大人拜年,大人发给他们压岁钱,其乐融融。和中国唯一不同的是,越南人很看重第一个来自家拜年的人,称其为“冲年喜”之人。为此,许多越南家庭在过年之前就会提前“预定”一个忠厚善良、有福分的人来“冲年喜”,以求全家在新的一年诸事顺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