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大清国一号界碑”巍然屹立120多年,清政府代表维护国家主权

2020-10-19 05:12    

位于广西防城港市东兴镇北仑河出海口小山坡上的“大清国钦州界”一号碑(也称为“大清国一号界碑”),高六尺余,宽二尺余,厚尺余,用沿海所产的海蚀岩凿成,上面正楷阴刻的字为“大清国钦州界”。该碑于清光绪十六年四月立,碑文为当时的清政府界务总办、四品顶戴钦州直隶州知州李受彤所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5年6月9日,清政府和法国在天津签订的《中法越南条约》,条约规定,两国边界自竹山起界,循北伦河自东向西,以河心为界线。

防城港市与越南的边界线,从竹山的北伦河口至峒中的北岗隘,长200多公里,全段共立1至33号界碑。其中以河为界的,双方各于已方河岸相对立石,以山为界的则双方共立一块界碑,一面书“大清国钦州界”,一面书“大南”(即越南)。因是第一块,故称“大清国一号界碑”。

据史料记载,公元1886年11月至1888年5月间,清政府代表邓承修与法使(越南当时为法国殖民军占领)会勘疆界。开始,法使要将白龙半岛一半划出中国,在白龙半岛上竖埋第一号界碑。邓承修据理力争,终将起界定在竹山,维护了国家主权。

“大清国钦州界”一号碑竖立在北仑河入海口的一棵大榕树旁,当时竹山属钦州所辖,故名“钦州界”。界碑正面,写着“大清国钦州界·知州李受彤书·光绪十六年二月立”字样。

为保护界碑,当地政府修建了一座亭台。在亭台的顶端,画着伏波将军马援的画像。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伏波”其意为降伏波涛,中国历朝出现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的人物,最为著名的当属东汉名将马援。

当年的“大清国钦州界”碑是主权的象征,该界碑正好处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与陆地边界线的交汇点。100多年来它记录着中越两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交往。

离界碑不远处,有一个用大理石修筑起来的平台,平台中央置放着巨大的石头圆球。圆球一边刻着两个字:“零点”,这里视为中国陆路边界的起点。

2006年8月,时任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的唐家璇在“大清国钦州界”一号碑考察时说到:“一号界碑是历史的见证,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今后凡是搞外交的同志都要来这里学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