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全盘西化”的观点竟然来自晚清时期

2020-10-19 05:25    

文|陈事美

我们一直在批判“全盘西化”,貌似这个概念只是最近三四十年才有。其实,远远不止。在民国时期,就有胡适等人大肆鼓吹“全盘西化”。但真正提出全盘西化的却是在晚清时期。为何晚清时期就有这么激进的思想呢?

全盘西化,这个设想就是要完全模仿西方。既然能提出这个观点,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危机非常严重。危机越重,思想就越可能激进。二是原有的改革不成功,全盘西化期待“直接到底”,简单省事。综上原因分析,只有甲午战争失败后才最符合这两条。而事实上,全盘西化的提出正是这个时间段。

甲午战争前,中国在“自强、求富”的大战略下,实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经过甲午战争的检验,洋务改革彻底失败。巨大的创伤刺痛了广大知识分子脆弱的心,康梁的戊戌变法正是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变法期间,思想异常活跃。思想活跃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大量报纸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那个年代,发表观点,必须要通过报纸来传播。报纸多必然观点多,各种思想林立,这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众多知识分子奋笔疾书,为国家的振兴走与呼。康梁等人的影响力最大,这自不必说。其中有两个不起眼的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那就是“全盘西化”。

樊锥的作品集

一个是樊锥。此人是湖南新邵县人,25岁被选拔为贡,是湖南不缠足会的董事。他思想激进,喜欢参与各种时政讨论。或是上书官府,或是参与团体集会。1898年二月,《湘报》创刊,樊锥成为主要撰稿人。他利用报纸平台,提出了众多启迪民智的新观点。例如立宪、平等、民权的设想。他在《开诚篇》的文章中说,“革从前,搜索无剩,唯泰西是效”。泰西,就是泛指西方国家。意思很简单,抛弃所有,全盘西化。

樊锥的观点由于过于激进,引起湖南保守派的集体讨伐,说他是散布歪理邪说,败坏伦常,甚至扬言要杀他。戊戌变法时,他因藏到深山中,才逃过一劫。

那时,连康梁都没有提倡全盘西化。我们心理阴暗地推测,或许他是太过年轻,也或许是太想出名,希望以此引起上层的关注。当然,也或许他确实认为这样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但他连外国都没有去过,甚至都没有走出湖南,就贸然提出这样的观点,根本没有任何说服力。

与樊锥一起,同是湖南不缠足会董事的易鼐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的观点同样发表在《湘报》上,在一篇题为《中国宜以弱为强》的文章中,他说,“若毅然自立于五洲之间,则必改正朔,易服色,一切制度悉从泰西。”易鼐也认为,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彻底更张易弦,全面学习西方。

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中国,还是有很大市场的。毕竟国家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又失败的情况下,似乎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政治正确。在中国,不讲政治正确不行。

日本全盘西化能成功,或许中国同样能成功。但问题是,日本传统包袱轻,历史问题少、危机意识强。而中国则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比如尊孔重礼、家国同构。以上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无法轻易推倒的,贸然提出“全盘西化”就意味着背叛国家与民族。

“全盘西化”的观点未必是错的,但问题在于太过急迫,步子也太大。其实最可行的方法则是,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一次洋务改革失败了,还可以再改革,直到成功为止。好饭不怕晚嘛。

还是那句诗说得好,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