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晚清版的“越出国越爱国”, 他为何爱得那么深沉?

2020-10-19 12:15    

文|陈卿美

越出国越爱国,是指只有经常走出国门后,才发现祖国的好。没有出过国,你会有各种抱怨与不满,对外国有各种向往。然而,当你在外国待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外国的月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圆,甚至还不如祖国的月亮圆。没有对比就没有对祖国的认同。其实,这很好理解。就像你从小在家里长大,对家庭、父母都有一肚子怨言,盼望早日长大离开家庭。但当你长年离家时,你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就越加深沉。

晚清中国,走出国门的人极少,但也出现了“越出国越爱国”现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度推崇,甚至到了“只要是中国的就是好的”的地步。这个人就是辜鸿铭。

辜鸿铭不是出国旅游,而是出生在东南亚的华人。他就是国人“下南洋”的后代。老爹在马来西亚槟榔屿的橡胶园工作,给英国老板当总管,老娘是欧洲白人。奇怪的是,按说辜鸿铭是典型的混血儿,但从他的长相上看,一点看不出来,完全是华人面孔。也许这也是他坚定认同中华文化的一个原因。

虽然辜鸿铭是华人,但他在28岁前一直没有到过中国。幼年时在马来西亚,少年时在英国,青年时又在德国。可以说,他接触的教育完全是西方教育。用现在的话形容,辜鸿铭就是一个“香蕉人”,外面是华人黄皮肤,里边是白人文化。在24岁前,辜鸿铭对中国文化懂的并不多,把智商都献给了西学。他会说九门外语,拿了十三个博士学位,简直是恐怖。

辜鸿铭

辜鸿铭欧洲留学归来后,受华人影响,逐渐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24岁的他就开始批判西方文化,或是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或是在公众场合演讲,基本都是以嘲讽、抨击西方的假民主、假仁慈为主。同时,他大力宣扬中国的儒家文化,视孔子为圣人,对其顶礼膜拜。尤其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时,辜鸿铭总是能想方设法通过儒家文化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说不好听的,辜鸿铭有点嘚瑟了。

辜鸿铭与西方人一起吃饭,洋人再三推让,非要让辜鸿铭坐首席。辜鸿铭为此大为得意。他得意的不是受此尊重,而是这礼节中的儒学。他当面嘲讽洋人,说如果按西方人的逻辑,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那吃个饭非要打起来不可。但大家相互礼让,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作用,你看我们的文化多优越。其实餐桌上讲文明、讲礼貌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是世界通行的普世价值。辜鸿铭非要与儒学挂钩,非要说受中国文化影响,这多少有点可笑。

凡是中国的就是好的,这点在辜鸿铭身上体现得最淋漓尽致。比如中国女性缠足,一直饱受诟病,但辜鸿铭却非常欣赏缠足,并一直为缠足辩护。辜鸿铭的老婆自然也是缠足的女性,据说辜鸿铭对老婆的小脚非常喜爱,每晚都要把玩、爱抚,甚至是又亲又闻。更夸张的是,辜鸿铭在写作时,只有摸着老婆的臭脚才有灵感。这哪是一代大师,简直就是一个变态的恋足癖。你恋足也要恋个健康的足,非要视畸形的小脚如珍宝,不能不说这审美是严重扭曲的。

他还是时常为缠足辩护,他认为,这是中国女性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可以避免过度劳作。怕女人干活累,就把她的脚缠到畸形,这逻辑也没谁了。

同对缠足一样,辜鸿铭对纳妾的态度也很男人。他认为,纳妾是男人尊严与权力的体现。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说男人纳妾,就如同茶壶配茶杯一样。一个茶壶总有配多个茶杯。这个比喻很经典,也很流行,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原来是出自他这里。辜鸿铭总喜欢进行中西比较,他认为,中国女人做妾,男人至少为女人提供了衣食住行及温饱、甚至富裕的生活。对很多贫苦出身的女子来说,这无疑是幸福的。相反在西方,一些有钱人夜里遇到无家可归的女人,只知道拉回家供自己消遣作乐,然后第二天,就把女人扔回到了大街上。

对于西方的种种误解,他曾公开撰文抨击。比如抨击英国人认为生活水平决定文明程度的观点。他认为,生活水平只是文明的一个条件,而非文明的核心。如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虽然比德国高很多,但只要游历过这两个国家后,就没人敢说德国人的文明程度不如美国。不得不说,辜鸿铭这个观点还是不错的。

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也让辜鸿铭的政治倾向过于保守。比如在清末国内外一致声讨帝制的时候,他却坚持为帝制辩护。辜鸿铭反对变法、反对革命。戊戌变法,他嘲讽康梁等人瞎折腾。辛亥革命,他著书立说愤怒声讨。

他不仅为帝制辩护,还坚持为慈禧洗地,为慈禧各种开脱。慈禧戊戌政变,辜鸿铭说这是慈禧以孝治天下。慈禧支持义和团,导致八国联军侵华,辜鸿铭说都是康梁等人惹的祸。

对于自己无限忠诚于清廷的态度,别人笑他痴,他自己如此辩解,说自己忠于清室没有错,因为是世受国恩,而且重要的是忠于清室就是忠于中国政教,忠于中国文明。这个说法估计会被很多人喷死。

你家本是祖辈下南洋,逃荒到国外,靠自己的勤劳打拼才有了今天,跟清室有啥关系,还世受国恩,受啥恩了?他祖宗要是活着,非扇他耳光不可。另外,说忠于清室就是忠于中国文明,就更可笑了。别人一直喊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你辜鸿铭却“认贼作父”,纯粹是民族败类。最后,辜鸿铭几乎走火入魔。大清亡了,别人剪辫子,辜鸿铭不剪。张勋要复辟,辜鸿铭点赞支持。

辜鸿铭为啥对中国文化爱得如此深沉?大致原因有几点,一是作为海外华人,缺少身份认同感,需要在文化上寻找归宿。二是中国不断受西方列强欺凌,中国人在海外备受歧视。三是极度自卑感。面对西方文明的强势,西方列强的霸道,辜鸿铭是自卑的。尤其是日本近邻的迅速崛起,更加剧了这种自卑感。

辜鸿铭的后半生,几乎就是以大骂西方人为主。但讽刺的是,国人对他并不感冒,反而西方人对他却非常尊重。不知在他临终时,他是否思考过,他如此贬低的西方文明,为何能一直对他尊重有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