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综艺 >正文

虎妈VS猫爸、婆婆VS儿媳,《育儿大作战》用“吵出的爱”诠释育儿大百科

2020-10-19 14:56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医学博士塞德兹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制作粘土有配方,教育幼儿同样也有科学的方法。

山东卫视《育儿大作战》针对育儿家庭这一群体,植根素人家庭的真实生活,每期邀请两组拥有育儿矛盾的家庭参加。嘉宾则分成美美队和贝贝队,针对育儿问题进行非正式辩论,加以金牌专家团的科学权威建议,所涉及面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到养成生活习惯、发展兴趣爱好、矫正等全方位的角度,专注于育儿干货知识输出。

节目直击家长们在育儿过程中的痛点和盲点,以此来满足观众希望解决育儿难题的刚性需求。而节目设计中,内容兼顾趣味性和社会教育性,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每一季的节目,都能掀起育儿讨论狂潮。

亲情天平、机智互辩、可爱萌娃

育儿理念表达可以如此趣味综艺化

许多观众心中有个刻板印象,即传授育儿理念的节目一定是严肃的。但一如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育儿大作战》便做到了寓教于乐,将很多科学、严肃的理念进行了综艺化的处理,趣味无穷。

这种趣味在道具上有着鲜明的体现。演播室现场设置了巨大的、颜色极为饱满的“亲情天平”。每一期两组家庭中,育儿观念互不融合的两者,分别坐在天平的两端,并讲述自己的育儿观点。

两队嘉宾和现场观众根据短片展示和现场陈述进行投票,天平的升降表明观众在这一环节对一方观点和做法的支持或否定,从而寻找这个家庭中育儿出现的问题,再由专家根据结果给出指导建议。

“天平”的倾斜不仅反映了观众对家长双方的支持程度,又在寓意着一个家庭中,关于教育、爱情、代际关系的盈缺状态。每组家庭都希望亲情的天平保持平衡、和和睦睦,然而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分歧却总是无法避免。这样的设置可以将育儿观的冲突更直观地展现出来,一升一降间的旋律和激起的讨论,也成为推动节目节奏的关键。

除了道具,嘉宾对话间的调侃、自嘲、互怼,也让节目的深厚理念得以轻松的表达。“时尚星妈”曹颖、“阳光奶爸”迟帅和“犀利辣妈”吴郁楠等,都已为人父母,对于孩子的情感更为细腻,观点的表达也更有代入感。

第一期中小毛豆妈妈和奶奶的秘密,就让曹颖潸然泪下。因为观点有共鸣,迟帅更是不顾“队长”身份的束缚,时常力挺曹颖。

而“辩论鬼才”花希、“综艺新秀”杨朵兰、“瘦身达人”金紫亦等,则会从自身经历出发。花希作为辩手,总是能以更加客观、犀利的视角讨论育儿问题,也经常和幼儿的动作、表情“神同步”。杨朵兰甚至在现场,自曝与小朋友相同的被妈妈强制学习的“悲惨”经历,而刘仪伟的再次补刀,让笑点更加升级。

为节目在无形中充溢了更多快乐的,则是幼儿的天真可爱。节目中没有浮夸的表演成分,观众看不到主持人在中间左右嘉宾的场面,也看不到那种刻意让人悲喜的表演,有的只是幼儿、家长和嘉宾之间的真实自然互动。

孩子们因为童言无忌,总是冒金句,比如被提问为什么不写作业,小朋友耿直的表示:“没有一个小孩的爱好是学习”;要求介绍从事电子商务的父母,小朋友则答“搬箱子的和写单子的”。小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胜过诸多综艺节目中预先设计的伏笔。

这些道具、流程的设计,兼顾了节目娱乐的表达和生活服务的作用,一改常规同题材节目的平淡乏味,既有与生活的强链接,又有综艺的趣味性,让观众在这样的氛围中,吸收节目养分,反思自己的育儿问题。

专家、明星父母多角度探讨“育商”

“百科全书式”节目形态献妙招

《育儿大作战》的一个口号便是,父母成长第一站。如何让父母们,真正收获行之有效的育儿方法,三季节目都在逐步做深化和升级。

《育儿大作战》第二季中的“爱幼大百科”单向传播了许多如注意安全隐患、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等实践方法,第三季中的“育儿能量屋”,则由家庭自主选择咨询专家,然后再深度交流。

情商专家张怡筠、心理专家柏燕谊、亲子专家杨谨、亲子教育专家张雅莲组成的“金牌专家团”,都从科学的角度为家庭了诸多问题。如节目中,一位姥姥总是让孩子一直学习,柏燕谊非常犀利的谈到:“这是培养点读机,没有玩耍的童年无异于一个坟墓!”

而在能量屋内,很多原本在台前还剑拔弩张的家人则能平和的坐在一起,跟随专家的引导。专家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找到那个“结”,不仅是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更从整个家庭关系、社会维度出发,循循善诱。

明星嘉宾的育儿经验,也经常在现场被分享。对于父母与孩子互动的形式,已播的几期节目中,有认为要一起打电子游戏的,也有像“大孩子”的家长只顾自己玩,还有直接禁止孩子玩的。曹颖、迟帅、“槿汐姑姑”孙茜等都纷纷现场献出自己的必杀技。

“百科全书式”的《育儿大作战》让科学的、私人的育儿理念都在节目中频频交织,当很多综艺节目都在逗乐、竞技以至于进入学者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的时代时,《育儿大作战》让很多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观众,在关掉电视,回归生活后,能提高“育商”,轻松解决亲子、家庭问题。

矛盾、情感深度碰撞

亲情与家风才能真正润物细无声

我国的一个古训是:言传身教。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也曾感叹,“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可见,父母的教育理念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伴随二孩政策开放、各类儿童问题凸现的诸种背景,育儿问题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育儿大作战》为父母和家庭提供了一个对话平台,让彼此的观点在一个相对平视的空间中得以碰撞,在观察与思辨中透视出家庭教育的得与失。

节目名为“大作战”,试想一对对原本在婚前盟誓的夫妻、一个个希冀着幸福的家庭,因为一个稚嫩小生命的成长,而变成了在节目中互称“某人”的仇人,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之间的夫妻、代际、社会矛盾互相交织,剪不断理还乱。现场中的每次对话,都像一颗子弹,互相击碎对方的心房。

为人父母是不易的,一直高扬战斗旗帜的鲁迅都在此方面有所困惑,他曾撰文提到如何做好一个父亲,恒定的标准是:“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应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但是初为人父母,哪里能达到鲁迅的标准,很多父母就像第5期节目的母亲一样,虽然自己有心陪着孩子写作业,但总忍不住自己玩手机、发脾气。其实,父母们也是在一步一步的,摸索着学会与孩子相处,因此,夫妻之间、长幼之间、社会之中要多一些体谅,多一些理解。

而父母对于孩子因为有着无限的期待,才会有各种各样的规划,当孩子不能体会和理解时,便产生了节目中“我不逼你,你能长这么大吗?”、“你知不知道你错了?”的失落和愤怒。

纪伯伦那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或许可以化解心中的这份不甘,“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父母与子女,其实是互相成全和成长的。

亲情与家教,是血与水的关系,也是天平的两端。节目中每个家庭都有的矛盾,其实深究下来都是希望,以一个标准教育好孩子,只是标准的界定很难达成一致。这种教育子女的理念就是家风建设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颜之推、诸葛亮、曾国藩、傅雷等都有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家书传于子孙。而所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于个人、社会都有无尽的意义。

二孩政策放宽、社会竞争加大,幼儿教育的问题不容忽视。山东卫视《育儿大作战》关注社会焦点话题,独到点出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代际之间常有的教育理念冲突,也探讨了幼儿隐私、能否使用电子产品、如何平衡二胎关系等新兴问题。

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是有趣的、实用的、极具深意的,因此节目在两季连轴转的联播后,于第三季变为了全年周播。这本当代“育儿经”,不仅小而美,更是一击即中痛点,值得持续品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