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米格29和米格31两种战机截然不同的命运

2020-10-19 23:30    

米格29,是前苏联针对美国的“FX”计划而发展起来的一型前线战斗机,1977年开始首飞,1983年装备苏军。

此型战机机身由铝合金构成,安装有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采用双发动机,速度2.3马赫,机翼有7个挂点,载弹量2.5吨,航程2000公里,作战半径600公里。

自首飞以来,米格29已有40余年了,对此型战斗机,尽管苏俄对其评价颇高,但外界对其看法却很一般,600公里的作战半径,2.5吨的载弹量,纸面数据就放着那里,苏俄再怎么吹嘘,外界就是不买账。

九十年代初,国内军方去俄罗斯恰谈战机军购时,老毛子就极力推荐米格29,不惜展开各种手段公关,但并未入林虎将军的眼,咬住苏27不松口,最终结果军迷都知道了,苏27从共青城飞向了遥远的国内。

(米格29战斗机)

米格29缺乏独立作战能力,需要在地面指挥所的指挥下进行,且作战半径短,被讽刺为“短腿先生”,是一种简单的前线辅助机种,主要是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在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后起飞,执行前线拦截作战任务。

当初设计时,米格29就不必长航程,也无须独立作战,只需要和地面指挥中心配合协调作战就行了,这是米格29设计时的先天不足所致,其结果沦为口碑很差的战斗机。

(米格31截击机)

此机采用了新型流线装甲,即使被打得即将散架,只要油箱未爆,即可继续飞行与攻击,故战场存活度极高。

在当初苏空军的归划中,大规模的空中作战是以预警机和米格31为核心,苏27为辅助,米格29最后补缺,所以米格29作战范围最小,对飞行员的要求也最低。

先前的苏空军都是在地面指挥下作战,但从米格31开始,情况有所改变,因为米格31具备拦截SR-71侦察机的能力,相控阵雷达和数据链的配置,使其有组网探测手段,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作为协助米格31作战的苏27,其通信系统也可以自动传递数据,因此也有相当的组网能力,而装备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米格29则无此功能。

当时米格31与苏27能到地面雷达和预警机所达不到的地方作战,是相当牛叉的,F15那时还没有组网能力,但并不表示美技术差,而是当时无此需求,所以未开发此功能。

(米格31成了高速反舰巡航导弹载机)

米格31,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淘汰,相反在当下又获得了新生,因为俄罗斯人将超音速反舰导弹整合到了米格31的机腹下,蜕变成了一款强大的对海作战机型。

普京总统在国情咨询中,对外界透露时,引发了轰动效应。凭借米格31高空高速,在空中发射“匕首”超高速巡航导弹,对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攻击能力将大幅提高。

事实上,米格31变成了反舰巡航导弹载机,在发射完“匕首”反舰巡航导弹后,又是一型高空高速截击机,对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空中高价值目标,都具有强大的威慑力。

综上,因为腿短跑不远,且载弹量低,雷达配置落后,米格29战斗机,为外界所诟病;相反米格31也尽管垂垂老矣,但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高速反舰巡航导弹载机,又将延续其生命,服役年限将至少外推十余年。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