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军史 >正文

这位正面抗日战场的英雄,亲手创造日军史上首例中将师团长阵亡

2020-10-20 16:15    

酒井直次,日本战国中后期名将酒井忠次(德川家康之家臣)之后裔。1891年3月26日生,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192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32期,1937年来华参加作战。他多次率部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极力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犯下桩桩滔天罪行。

   1938年7月,酒井直次晋升日军第十六师团第十九旅少将旅团长;1939年7月奉调回国,出任日军通讯兵学校校长。

   1941年的时候酒井直次晋升为陆军中将,并被任命为第十五师团师团长,并派往前线作战。

    1942年4月18日,为报复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军出动16架轰炸机,轰炸东京等地。日军随后发现,美军的轰炸机在执行任务后,在浙江衢州、丽水等东南沿海机场降落。为摧毁这些机场,进而掠夺金华一带的矿产资源,日军发起历时3个月的浙赣会战。

浙赣会战开始,日军东路第13军出动58个步兵大队,近9万人分三路从杭州出发,向衢州方向进攻,以“摧毁中国东南地区供美军使用的航空基地”。国民政府军计划在金兰线给予顽强阻击,在衢州进行决战。因此,日军进军速度很快。酒井率部队从萧山出发,向衢州方向进攻。5月27日晨,酒井率部向兰溪进军。

国军第3战区长官部已由江西上饶迁福建建阳指挥,并先令一部固守兰溪、寿昌、以策应主力部队集中在衢州会战;为了避实击虚,又将浙江中部划为游击作战地区。命令各部在兰溪江东岸炸毁桥梁,埋设地雷,设置路障,破坏交通,截断水运,使敌粮弹不继,伤亡无法补充。为此,长官部工兵监调拔军列运输黄色炸药10吨及4号甲型地雷约两千余枚供各部队使用。

   这种4号甲型地雷有四种引爆方法:一是轻压即爆,炸散兵用的;二是重压才爆,炸车辆马匹的;三是用绳索拉发的,四是电发的,是预埋供伏击用的。

为延滞日军进攻速度,长官部于5月26日密令:第146师所指挥之独立工兵第8营副营长兼代理营长黄士伟率工兵一排,受该师第438团一个步兵营的掩护,夜间突进兰溪江东岸埋设地雷,限27日前完成任务。

   此时,黄士伟所在的国军21军146师正在寿昌大小长山一带阻击日军酒井的十五师团。接到命令的黄士伟思忖道:守城部队军也有自己的工兵营连,而且分配了不少的甲雷和黄色炸药,并早巳作好埋雷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我们工八营再去重复担此重任呢?可能这为特别任务,还有上级的信任。才21岁的他,年青俊朗,却思维慎密行动果敢,在军中已是很有名气的工兵专家了。

他回想起自己五年前参军的情景: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战全面爆发。9月,第23集团军21军和23军,计划在成都分别招收20名战地服务队队员。时年16岁、正读高中的黄士伟,和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准备投笔从戎。但他是家中独子,怕父母不答应,于是悄悄瞒着家人报了名。直到被录取后,他才将要去当兵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未曾想,参加过同盟会的父亲黄麟鳌不但没责怪他,还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为民族求独立,凡有志之士,自当投笔从戎,杀敌请缨,豪情壮志,不能阻挠。”

为鼓励儿子,黄麟鳌还专门写了一首勉子出征诗:“惊涛骇浪袭神州,锦绣河山沦逆流。破釜沉舟乘铁马,请缨抗日复金瓯。忧时应效范文正,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兴亡皆有责,岂图富贵著春秋。”

怀揣着父亲的谆谆教诲,黄士伟踏上了抗日之路,并三度进入军校学习,深谙埋雷排雷之道。

                             (图为晚年黄士伟)    

当日傍晚,黄士伟和担任掩护步兵营长阎泽民奉命一起赶到兰溪城,跨进守城的新21师师部。师长罗君彤已经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看见卫兵领进来两名年青军军官,一询问又是老朋友的部下,都是四川老乡。罗君彤更显得高兴,又问起黄士伟的任务,立即招呼自己的师属工兵连长和参谋长,拿来作战地图,详细介绍其前哨阵地的路线、地形、埋雷地区、绝密口令等,为次日晚进入现场作业作出了妥善的准备。

   作战地图上详细地标出了新21师师属工兵连敷设的雷区,上面表明兰溪城郊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地雷,唯城北兰溪江东岸还有一片地区是空白。黄士伟两眼仔细盯在这片空白区内,决定就在这里下手。他还提出的上级既然已经决定放弃金华与兰溪两座县城,预计次日敌军必来,必须采用短期突击埋雷的方式,即埋雷时间与敌抵达雷区时间在6小时之内。众人一致赞成。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亮晕暗,时隐时现,云层很厚。在步兵营护卫下,黄士伟率领工兵排趟过兰溪江,水深齐腰,他们将装地雷竹筐顶在头上过江。

布雷区为敌我交战无人地带,气氛相当紧张。黄士伟命令工兵排原地稍息,检查器材。他却四下张望,东奔西跑,必须尽快决定出方案:一是布雷的选点定位。主导思想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目标是敌军高级指挥人员。设身处地揣摸、分析日军指挥官最有可能的必行路线与地点。

   夜色里,他发现眼前三岔路口有一个隆然凸起的小山坡,约二三十米高,距兰溪县城垣约三里路。假想若在此处拿军用望远镜了望,是通视恰当的距离,并又在轻重武器射程以外。这处不起眼的高地,肯定为作战侦察地形最佳的地点。

其次是埋雷伪装问题。当时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的季节,绿草如茵,埋雷后纵然巧妙伪装,不到三天,就会叶枯发黄,肉眼立即识别。何况日军有精密的扫雷仪器呢!

      黄士伟详尽心中的盘算后,果断地命令环围小山坡,进行埋雷二、三十厘米深度的标准工兵作业,交错地将60枚4号甲型地雷全部埋下了,并将信管调在杀伤人马的100KG级刻度盘上。埋雷后的重点伪装,在恢复草皮后,又用落叶树枝掩盖可能留下的痕迹。

   至28日拂晓,布雷作业全部完成。昏黑的天空雷声沉沉,密密下了阵雨。撤离中,黄士伟抹了抹脸庞上混杂的汗水与雨水,回望了一下那座山坡,心中窃喜,嘴角绽出一丝暗笑,凭他的工兵经验,这样的天气是最利于地雷伪装的。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还在哗哗地下着,日军第十五师团在攻击中进入了兰溪城外雷区;“轰”、“轰”爆炸声不时响起,伤亡报告不断传来。7时许,前来督战的师团长酒井直次偕幕僚们,将石廓山下一处墓前石柱的地方当作临时指挥所。恼怒的酒井咬了咬牙齿,命令工兵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工兵小分队,探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上午10时左右,大雨渐停。工兵小分队报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过,酒井与他的师团部幕僚重新跨上东洋军马。

   为确保安全,骑兵卫队在前边开道,步兵尖兵分队跟进,其后才是师团本部。情报参谋间瀨淳二少佐、第13军总部参谋古谷金次郎走在前面,酒井走在中间,后面是参谋长川久保镇马少將和作战参谋吉村芳次中佐等人。

   当行至兰溪县城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时(今兰溪市北郊一里坛),前面开道的骑兵卫队不知走哪条道好,便折返报告。

   酒井直次策马来到前端,东洋大军马喷着响嚏;军用雨衣湿亮,戴着圆形眼镜的酒井,一副谦谦君子面孔却隐含凶狠嗜血;他一眼瞥见前方三岔道侧有一山坡,便跃马登高,欲察看地形。

 10时45分,酒井的军马踏中了地雷。“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从马背上掀起,重重摔到地上。军马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脚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参谋长川久保立刻跳下马来,奔至酒井处,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军医。但野战医院的军医都已分散到各包扎所,迟迟不能赶来。

幕僚们慌乱一团,人马相撞。

约半小时后,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立即为酒井检查、处理伤口,採取急救措施,並对川久保说:“就目前情况看,师团长心脏无明显变化,生命可能无危险。酒井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可,还镇定地对川久保说:“参谋长,请你代替我指挥,麻烦你,很抱歉。决不要停止攻击!”川久保答道:“请阁下放心静养,我绝不会辱没师团的荣誉。”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约200米处的一栋房屋內,等待向后方医院转送。

不久又听到后面有地雷爆炸。兵器部长宫下,兽医部长佐野、兽医佐山中尉负伤。两位部长伤势较轻,佐山中尉伤重不治。没过多久,酒井的传令兵跑出来,喊道:“师团长的情況不好了!”川久保急忙赶至酒井身边,大声呼唤:“阁下!阁下!”酒井却毫无反应,完全昏迷。细谷大佐立即给酒井连续注射数针,並做人工呼吸,终因未及时输血,仍然无效,于当日14时13分气绝身亡。

次日,日军南京师团留守石川少将赶来兰溪处理善后事宜,在细谷大佐主持下,焚化了酒井的尸体,并保留了亡者的部分头发、指甲和骨灰。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建立新式陆军后.第一个被打死在战场上的现任陆军师团长。

四个月之后,在杭州西湖畔风景山庄刘庄,日军第13军举行了“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祭台上挂着5张照片,中间一张就是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左右各两张是同时被炸死的其他四名日军官佐。在其余的照片中,有一张注明是酒井等骑着战马上前线的镜头,另一张是酒井直次被炸死的现场,隐约可见更远处有华表石柱,那为兰溪石廓山下的一处荒野墓地。

这些资料是由重庆国府军统情报人员潜入日军会场,将重要文件照片翻拍回来的。当时还有一份材料说明,酒井在毙命前两天,曾有一奏折写给日本天皇,其中详述了中国士兵不怕死的顽强精神,请求天皇不要轻视中国的“国魂”,谨慎行使对华的战争步骤,等等。

很快,第3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汇集战况文件、照片印成专辑,上报重庆中央军事委员会,并向盟军通报。然而,在汇报材料中,却存在重大忽略:第3战区的那一支部队,何人用什么手段让酒井毙命的,也没有为此请授领军功……

由于1942年日军已深陷战争泥沼,于是严密封锁了酒井直次被炸死的消息。直到1984年,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写的《中国派遣军》被翻译成中文,才首次披露此事,书中哀叹:“现任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首次!”

后来在1985年,黄士伟参与四川省文史委员会组织编写《川军抗战亲历记》一书时,才从该书撰稿者那里了解到,酒井命丧自己亲手埋下的地雷阵。看着那些熟悉的时间、地点和名字,黄士伟想起了当年的那场地雷阻击战,想起了在兰溪战斗、生活的100多个日日夜夜。虽然这个好消息整整迟到了43年,但老人当时依然很高兴:“我对得起民族,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死去的战友。”

之后,黄士伟写下《江城子·黩武穷兵必自焚》:“日酋酒井战争狂,鼓声昂,马蹄忙。紫绶雕鞍,万骑渡兰江。为报天皇夸虎将,驱劲旅,攻寿昌。酒酣胸袒上沙场,豹驱羊,正鸱张。马踏埋雷,霹雳震山冈。血肉腥膻污净土,浙赣路,陨天狼。”字字句句,铿锵有力,仿佛让人置身当年战场。

2014年10月13日,黄士伟老先生在成都家中因病去世,享年94岁,但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兰溪五月之役”抗战成果纪念地已经建成揭碑。这对九泉之下的黄士伟老人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和肯定。

本文作者 :Deng,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微信公众号“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特别是最不要的铁血网、北京时间、360快资讯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