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他们同是开国将军,抗战时情同手足,建国后为何反目成仇?至死都没解开心结!

2020-10-20 19:54    

他们同是开国将军,抗战时情同手足,建国后为何反目成仇?至死都没解开心结!

王必成(1912年2月29日-1989年3月13日),湖北麻城人乘马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王必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首任军长。历任浙江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高级将领中,能称为虎将的有许多人,比如大将徐海东黄麻起义时被称为“徐老虎”,上将许世友出身少林寺,武艺高强,也是赫赫有名的虎将,中将中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二十四军军长王必成,一军军长贺炳炎,二十三军军长陶勇,十二军军长王近山等,都是以虎将而著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虎将,却在晚年与许世友结下了怨恨,直至两人过世后,这段不愉快的往事才烟消云散。

许世友和王必成有很深的渊源——正儿八经的同乡关系,两家相隔没有几里路。1927年,许世友、王必成都参加了麻城地区的农民运动和黄麻起义,许世友当时是农民赤卫队的队长,王必成是队员。后来,他们共同参加了红四方面军。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胶东地区,王必成在苏南、苏中地区,相隔并不远,不久又汇入陈毅、粟裕的麾下,重新走到了一起。许世友担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王必成当时则是第六纵队司令员,但王必成一直奋战在前线,而许世友因济南战役不听指挥,被粟裕撤了职,错过了淮海战役和抗美援朝。

文化大革命初期,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王必成任副司令员。许世友跑到大别山后方医院躲避造反派,由王必成等人应付局面。王必成等接待“三团两队”等军内造反派代表,迫于无奈,说了场面话,签了些文件。

许司令获知后大怒,当众批评他们和造反派签的是搞乱军队的协议,分量已很重,还又甚而言之:乱军是为了夺权。一句话上了纲,一点回旋余地也不留。

后来,毛泽东、周恩来把王必成等人保护起来,住在北京总参第一招待所一年多。1969年12月,王必成被分配到昆明军区任第一副司令员。林维先调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鲍先志调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文革结束之后,许世友依然对王、林、鲍上纲上线。1980年初,年近七旬的王必成调军事科学院工作。后来,王必成身体不好,病情加重,中央军委关心他,于1981年12月批准他到南京休息治病。

春节这一天,王必成前往中山陵8号看望许世友。沉浸在春节的欢庆气氛,两位老战友心情都很好,聊了很久。王必成感慨地对许世友说:“许司令,当年我们100多位赤卫队员,现在只剩下你一个队长和我一个队员了,我们都是幸存者。”

然而没过多久,许世友再次对王必成翻脸,198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华东组在南京举行第一次会议,学习、贯彻中共第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会上,许世友发言,讲着讲着,突然话锋一转:“军区有三个老红军,他们都是过草地的,文化大革命中造反夺权,至今没有交待。”

一言既出,举座皆惊,大家都知道是指责王必成、林维先和鲍先志,而且王必成就在会上。王必成克制怒气没有当场发作,只是写了一份书面意见交给会议主持荣高棠,委托他转交中央。

1985年,许世友病逝于南京。4年后,王必成也在南京离世。一世恩怨终于宁静。

王必成将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勇猛顽强,大胆果敢,具有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他是很能打仗的,而且善于打大仗,打硬仗,从不打‘滑头仗’。他不愧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虎将。许世友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马列主义,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善于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指挥过一系列的重要战役、战斗,组织过大兵团作战,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我军从战士逐级成长起来的难得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之一。然而这样的两位虎将,最终却反目成仇,不仅令人唏嘘!

开国中将王必成在献身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川陕苏区历次反“围攻”作战,长征中两爬雪山三过草地。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发展苏北、苏中、苏浙皖抗日根据地浴血奋战,威名远扬,被称为“虎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