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图说甲午:清军为收复此地先后五次反攻无果,海城战役战地照片

2018-04-11 15:17    

海城位于鞍山、盖平之间,为“辽沈之门户,海疆之咽喉”。1894年12月13日,海城被日军攻陷后,清廷为夺回海城急调170余营军队。清军首先于次年1月在盖平同进犯的日军激战,由于指挥失当而失守。图为甲午战争时期的海城街道。

海城是辽南重镇,地处交通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军在海城附近的牛庄、山庄台、盖平、鞍山和辽阳一带的兵力达170余营,约8万人。清廷曾多次明令“赏罚分明”,以鼓励官兵奋勇作战。在帮办北洋事务的四川提督宋庆指挥辽东战场屡战失利、辽南危急的关键时刻,清廷于1894年12月10日致电宋庆,令其“重赏严罚”,对“力战者,破格奖赏;畏缩者,立正军法”,以挽回不利局面。图为《电宋庆》原文。〔辽宁省档案馆藏〕

海城失守后,国内朝野震动。清廷急调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率部增援。依克唐阿抽调一部分兵力防守下马塘一带,并亲率镇边军等马步30营驰援辽阳。图为日军占领海城后,修整战备。

接着清军先后组织五次反攻海城作战(第一次为1895年1月17日,第二次为1月22日,第三次为2月16日,第四次为2月21日至25日,第五次为2月27日至3月3日)。五次战斗,双方伤亡甚重,最后均以清军未达目的而告终。图为日军一支炮兵中队在民家院前停留。

1895年1月17日,长顺、依克唐阿两军以长虎台为中心,从东西两翼的头河堡、波罗堡子、三台子等地,向日军占领的海城发动第一次反攻。图为当时被日军占领的海城西门。

图为日军在海城外晾甲山设置的炮兵阵地。

1895年2月28日拂晓,日军为解除海城之围,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率部猛攻欢喜山、双山子,混成第六旅团长大岛久直所部进攻沙河沿、小王屯、大富屯,均被寿山、德英阿、乌勒兴额、扎克丹布和贵权等清军诸将率部击退。日军又调遣大军,并从西土城子高地迂回袭击清军后路。清军受到夹击,寿山等力战三小时,直至黄昏,双方各自收兵。这一仗双方伤亡很重。图为大岛久直(坐左一)等在海城合影。

以上图文选自《日本侵华图志》第二卷《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关捷、关伟编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日本侵华图志》共二十五卷,南京大学资深荣誉教授张宪文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山东画报出版社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并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2014 年度入库项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